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孩子智力开拓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幼儿时期,在这时候,幼儿有着最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中,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对幼儿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必须在幼儿阶段培养他们的初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绘画活动 ,指的是让幼儿学一些最基本的、最必要的绘画技能技巧 ,着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陶冶幼儿的情操 ,逐步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1)在观察中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幼儿早期的思维离不开形象的支持 ,形象思维的基础在于观察。观察有助于幼儿获得广泛而丰富的知识 ,激发幼儿求知欲。幼儿是通过视觉形象来认识事物特征的。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事物 ,经常领幼儿到公园、动物园、游乐场及户外玩耍 ,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人、物及大自然四季景色的变化 ,让幼儿…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幼儿时期最具学习能力,通过一个实体的感官,幼儿能联想到十分丰富的画面。幼儿有极大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因此如何选择并利用好玩具十分重要。"一物多玩"正是在幼儿时期需要做的,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利用高新技术制作出可以"一物多玩"的新颖的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成长,从而极大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扩散性思维,是指求异思维,幼儿会从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去思考。要想让"一物多玩"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放飞幼儿的天性,使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收获,家长要正确地引导,让幼儿的发散思维得到绽放。旨在探讨"一物多玩"在幼儿发散思维培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后天教育与训练的结果。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萌芽时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之门、智慧之门。美术活动是一种最易开展的创造性活动,容易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造型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美术作品优化幼儿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思维的独立性与独创性;三、通过参与“快乐”的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四、美术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整合。同时阐释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虹 《教师》2013,(24):110-110
美术创作,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幼儿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呢?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脑左半球是逻辑思维中心,右半球为视觉即形象思维中心。人们的形象思维发展早于抽象思维。为了促进思维的直观因素和抽象因素间的联系,我们设计了由几何形体构成的生动、有趣的图画,对幼儿进行计算教学。这样,既能激发幼儿学习抽象事物的兴趣,开拓思维、想象、创造的天地,而贮有科学信息的抽象几何形体构成  相似文献   

7.
幼儿蕴藏着创造潜力,但这种潜力具有稳定性差、可塑性强等特点。因此,利用幼儿的可塑性,使他们的创造性趋向稳定,让他们处于萌芽状态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每位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本文拟对此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在创造性活动中,幼儿应具有的潜在特征新奇的想象力与自由的创造本身是绝大多数幼儿的一种天性。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行为表现在语言、动作、感知觉、想象、思维,甚至是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1.对未知事物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也就是说,幼儿具有好奇的本能。无论是新买的玩具,还是观看动物园中的动物表演,幼儿都会兴奋大半天。在他们…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活动隶属于创造教育的范畴。它是指在美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用自己创造的图式表现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如何对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进行指导呢?本文通过以下几点的论诉从而阐明自己对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组织绘画教学,创造轻松快乐、自由自在的气氛,让幼儿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想象很大程度上是无意想象,属于想象的低级阶段,可以向有意想象、创造想象也就是想象的高层次发展。因此,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中,重点要放在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创造想象上来。努力创造一种情境,让幼儿喜欢画画,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幼儿对事物的反应是单纯的和直接的,他们的思想情感天真而朴实,想象无拘无束。当教师给他们营造出可充分想象、快乐、自由自在的气氛时,他们往往能创作出连成年…  相似文献   

10.
吴彦娜 《新疆教育》2012,(19):108-108
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发挥幼儿主体性,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创编,需要幼儿在具备一定舞蹈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积累创造素材。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幼儿体验创造的快乐。循序渐进,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创造力,尊重首创,使幼儿成为主动发展的人。不仅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进行创编,而且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节目排练中找机会,让幼儿进行创编。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的发问技巧是指教师提出一些没有一定标准答案的软性问题,让幼儿运用发散思维,产生多样、新奇、独特的思维反应。现列举13类创造性的发问技巧。 1.详列用途:所提问题旨在要求幼儿列举事物的用途、作用。如问:树木有什么用途?水有什么用途? 2.属性列举:提出事物的某一特性或标准,要求幼儿列举出此类事物。如问:会飞的动  相似文献   

12.
刘雪静 《教师》2021,(9):121-122
创造思维作为幼儿的一个重要品质,对幼儿现在和将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作者通过探索大班常规区角活动,深入挖掘幼儿感兴趣的区角游戏内容,每个大班可以打造一个重点区角,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教师跟进、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与数据分析,通过一系列的区角游戏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促进其创造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观察是幼儿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观察可获得感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本学期我园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特点,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上了三节不同类型的观察课。由于观察要求明确,方法对头,让幼儿对所要认识的事物仔细地看、听、摸、  相似文献   

14.
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贯穿于幼师数学的整个体系。集合思想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及分类思想,培养学生寻求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归纳的能力、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逆向思维及触类旁通的能力。感知集合是幼儿学数的准备教育,集合思想用于幼儿数学教育中,能促进幼儿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发展,活跃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此,集合思想在幼师数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数学教育是幼儿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依靠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促进幼儿思维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在他所著的《怎样进行创造思维》一书中强调:“发现问题的意识是创造思维的力量源泉。”只有发现问题,有了一个思维指向点,创造者才能运用所有的知识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发散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让幼儿发现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革命家、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他形象而又概括地说明了数学在发展思维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学前班的数学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一、在形象思维中渗透抽象思维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由浅入深促进幼儿思维的健康发展。我在教幼儿认数时,开始用实物或图片让幼儿具体感知数。如教学数“3”时,让幼儿感知3棵树、3朵花、3条鱼……接着让他们说说与3相应数量的物体。幼儿就会争先恐后地说出:3辆车、3个球……然后我再指着四周一些与数字3相应数量的物体问:“那是什么?”让幼儿回答。最…  相似文献   

17.
发展幼儿智力,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扎扎实实地加强三方面的基本训练,即:感官训练、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一、加强感官训练。幼儿认识事物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学龄前幼儿的感觉器官发展还没有完善,因此必须加强感官训练,积累感性知识经验,这是发展幼儿智力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幼儿通过他们的眼、耳、鼻、舌等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积累各种事物的表象,逐步形成事物的概念。如有的幼儿园用“比较法”认识水的性质,教师  相似文献   

18.
黄伟  吴丽芳 《福建教育》2022,(29):23-24
<正>美育是审美、情操与心灵的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幼儿园阶段的美育重在让幼儿通过感受、表达与创造美,逐渐懂得珍惜美好的事物,拥有美好的心灵,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幼儿园的美育活动应当符合幼儿思维与认知特点,立足幼儿学习与生活经验,以生活化、形象具体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让美育连接幼儿的日常生活,伴随幼儿成长。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年来,幼儿园研设“生活实践场”,创设了“宝贝厨房”生活体验馆及班级生活操作台,  相似文献   

19.
一、设计意图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当有具体有趣的形象刺激和启发时,幼儿便能积极活跃地思维。此故事内容既新奇有趣,又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具有很多的发散点,能开启幼儿思维的闸门。因此,将此内容作为中班语言活动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启发幼儿想象,点拨幼儿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和意识是幼儿获取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前提。教师如果给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中活动;会极大地激发幼儿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和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只有让幼儿对所学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鲜明清晰、呼之欲出的构想,使他们内心产生创造的欲望。 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幼儿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尝试,让他们大胆地、毫无顾虑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