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典》的反讽意味及其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领域中,《何典》一直很冷清。《何典》是一份别致而且独特的文学遗产,长期以来难得有人问津,这或许也就表明了学术界对于它的一般评价。笔者不揣浅陋,要在《何典》式的幽默上做做文章,目的是想在学术界所描绘出来的中国古典小说的整体形象之上,再添加一点色彩。  相似文献   

2.
清人张南庄的小说《何典》是大量使用上海方言俚语写成的作品。鲁迅《题记》中说:“谈鬼物正像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这两句话是对《何典》一书的很好概括。“谈鬼物正像人问”是评价其内容,写的是鬼,实际是写人世间的百态。“用新典一如古典”是说其写作方法,即大量用“典”,但是,他所用的是“新典”,不是“古典”。所谓“新典”就是民间流行的熟语。正如刘大白在他的《读(何典)》一文中说的,《何典》是“用小说体裁编纂成一部俚言土语的成语辞典”。对这样一部蕴涵丰富语言材料的作品进行研究,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豆腐西施’一词,早在清人张南庄所作的《何典》申已经出现。该书第八回说,有一位叫臭花娘的漂亮姑娘,因为色相而遭到识宝太师的女婿色鬼的侵扰,并由此牵连到另一个年轻的漂亮女子,她叫做‘豆腐西施’,虽不能与臭花娘并笃齐驱,却也算得数一数二的美人了。一九二六年,刘半农先生在校勘出版《何典》时,曾请鲁迅先生为之作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故乡》一文中的‘豆腐西施’一词,是渊源于张南庄的《何典》的。尽管《何典》是一部谈魔说鬼的章回小说,但它‘谈鬼物正象人间’(鲁迅语),因此  相似文献   

4.
《故乡》中被称作“豆腐西施”的杨二嫂是一个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的形象。作者怎么会想到给小说中的人物加上“豆腐西施”这么一个特殊称呼的呢?有人发现晚清小说《何典》中就有“豆腐西施”。(见《语文月刊》1989.3.孟宪爱文)查张南庄的《何典》(又名《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问世早于《故乡》43年。但鲁迅在1926年5月25日为刘半农校点的《何典》所写的《题记》中称:“我知那名目,却只在前两三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我国出现了中篇小说的兴旺时期。根据郑振铎同志的看法,“中篇小说大都是写才子佳人,数量虽很多,但在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上并不重要。不过其中有几部讽刺小说还值得提出来,如《捉鬼传》、《常言道》、《何典》”(见《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小说传统》)。《捉鬼传》一名《斩鬼传》,写的是钟馗捉鬼故事,同样题材的还有《平鬼传》,都是民间常见的讽刺作品。《何典》流行范围虽较窄,但因为是刘复教授1926年发掘重印的,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中国的讽刺小说出现过两次繁荣,第一次在明中叶以后,以董说的《西游补》、烟霞散入的《斩鬼传》和云中道人构《平鬼传》为代表;第二次繁荣在清乾隆年后,产生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李汝珍的《镜花缘》和张南庄的《何典》等一批优秀作品。由于政治、经济、宗教的大背景有所变化以及文学本身的差异,讽刺小说的两次繁荣在思想、艺术等方面也相应的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文试图通过对部分作品的分析,探究明清讽刺小说艺术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何典》本中艺术辩证地运用了虚实对比、悲喜对比、雅俗对比和断续对比的表现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讽刺风格,增强了小说的主题表达和本的艺术张力,从而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显得“分外精神”。  相似文献   

8.
范晓红 《云南教育》2008,(10):44-46
教育部2007年8月16日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公布了171条新词语,其中关于群体类别称谓的不少,以“族”命名的就有15个。许多词语确乎很新,难以顾名思义,究竟语出何典,词表何意?笔者在此一一列举并试作解析。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经典诵读之风吹遍全国中小学校,一时间全国上下大多数语文老师都在名师们的影响下,在教学第一线进行经典诵读的尝试、研究活动。《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道德经》《中庸》《论语》等中华古代经典诗文陆续走进学生的课堂;《飞鸟集》《晨读对韵》《绕口令》《儿歌集》这些中外现代经典诗歌也常从学生的口中说出来。应该说,经典诵读的盛行,给一批喜爱文学的学生带来了福  相似文献   

10.
陈桂生 《中国德育》2009,(11):39-41
最近刚从张思明老师访谈记录中,知道“无痕德育”一说,又从《中国德育》杂志2009年第8期刊载的楼江红君的《让无痕德育走进课堂》一文中,知道一个“无痕德育”的案例。尽管不知“无痕教育”出自何典,单从不同地区出现同一教育趋向的提法,就感到异常兴奋。仿佛从风萧萧、雾茫茫中发现了一缕霞光。  相似文献   

11.
通俗小说自产生之日起,即在道德劝戒和娱乐大众之间摇摆不定。至清代中叶,通俗小说在文人化的同时,其反映世界的方式也发生变化。这些被称为文人小说的通俗小说将道德问题提高到社会政治批判的高度,并与文人的济世情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批判成为个人情怀抒写的方式之一。虽然《儒林外史》、《何典》、《钟馗平鬼传》等小说讽世的形态不同,但其内在精神则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2.
对《何典》“烊易”一词中的“易”字,通过系联同源词、清理引申义列以及分析语义特征,对其本字为何再加以考辨,说明考订方言词本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与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注重对引申义列与语义特征的清理;遵循语音、语义、文字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文献用例进行分析的原则,以及历时与共时的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是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所沉积下来的,《唐诗》《四书五经》《老庄》以及《楚辞》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国学经典。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国学经典的学习,能使这种经典文化对孩子们的心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看待经典的现代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经典呢?这是一个问题。通常人们都认为,经典应当是第一流的,最好的,最高级的。有人说,“所谓经典作品是指这些作品属于最优秀的著作之列”。但凡“经典”无异于有了一张质量免检证书,这使“经典”在今天,成了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形容词。到网络上去搜索,出来的一多半是“经典游戏”啦,“经典流行音乐”啦,“大话西游经典对白”啦,“经典影视”啦什么的,还成为了不少服装、房地产的广告语。于是就有这样的误会:有一位教授在清华大学上《中国文化名著导读》课,给学生出考题曰《感受经典》。他想的经典是《周易》、《论语》、《老子》、《史记》、《说文解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坛经》等等这一类书,可是同学们想的,是《巴黎圣母院》,是《红楼梦》、《三国演义》,还有《乱世  相似文献   

15.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是一部翻译研究经典文集。引用《论集》的文献揭示了其静态经典为主、动态经典为辅的独特经典性,说明了中国传统译论在现代译学体系中依然被边缘化的现实。而对《论集》经典建构的内外部要素与中介要素的分析,从历史的维度辩证地认识了它的经典发生法则,则展现了其经典建构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诠释是儒家核心价值得以传承的基本形式。《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历代诠释者通过对《大学》文本的诠释,表达对社会与时代问题的思索。中国古代的《大学》诠释,存在《礼记》之《大学》与《四书》之《大学》两种路径,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品格和价值取向。文本承载思想,不同的诠释路径背后是诠释者对经典思想意义体认的不同,表达了自身的看法,丰富了经典的文化意蕴。只有不断赋予经典新义,经典才有生命力,传统才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7.
在《大正大藏经》、《本缘部上·下》里搜集有《譬喻谭》、《因缘谭》、《本生谭》等佛教经典,在这些佛教经典里,可以得到许多难得的汉语翻译佛典的语言方面的研究资料。本文拟从《本缘部》这部经典中,就《生经》一书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并对其语法特点作一调查(《生经》以下简称《生》)。  相似文献   

18.
施一新同志的考据(见《中学语文》今年七月号《“豆腐西施”源于〈何典〉》),有一个不能算小的疏忽:《故乡》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五月的《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见《鲁迅全集》第一卷《呐喊》注释);就是课本原文后面,也明白印着作者自注的写作时间——“一九二一年一月”。可是,如同施文所说,鲁迅却是在一九二六年刘半农先生校勘再版《何典》请他作序的时候,方才读到这本书的;这以前两三年,他仅仅在《申报馆书目续集》上偶然看到过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读了两篇有关儿童经典诵读方面的文章,一篇是《我的儿童阅读观》,另一篇是《13岁以前的语文》。前者认为儿童应该读的书,首先是儿童文学作品。后者认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个"大石块"是国学经典,其中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显然,这两篇文章的观点不太一致,甚至有相悖的地方。由此引发了我对儿童经典诵读的一些思考。思考一:何谓"经典"?说到"经典",许多人一直以为就是指"唐诗""宋词""四  相似文献   

20.
<正>"经典"一词最早出自《汉书》,在唐代《史通·叙事》中给出的词义是"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即圣贤所著述的作品就叫经典。之后人们将经典所指的范围扩大,宗教方面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基督教的《圣经》等,历史文献方面如《论语》《史记》《三国志》等,都属于经典。"经"在这里就是指规定人们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典"就是标准。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经典的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