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明朝时,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奉皇帝之命,邀请书法名家,为山海关东门城楼匾额题写“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他亲自去请居住在本地的大书法家萧显。萧显提出了一个条件:“我什么时候写好,什么时候送到,千万不要催促。”  相似文献   

2.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任刑部、兵部主事.武宗正德元年(1506),宦官刘瑾专权,正直人士多遭迫害。二月,他以兵部主事疏救戴铣等,触怒刘瑾,谪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庐陵知县,有政声.后以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因平叛乱有功,封为新建  相似文献   

3.
珍惜拥有     
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小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3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 一天,有个赶考的秀才从米芾的家乡路过,米芾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  相似文献   

4.
“吃 愁”     
张丽钧 《河北教育》2013,(11):47-47
一个习练书法的朋友向大家现场秀书法,每人获赠的均是其最拿手的"吃茶"二字.轮到我时,我说:"我不要‘吃茶’,我要‘吃愁’."他愣了,问:"你确定要‘吃愁’?——‘愁苦’的‘愁’?"我点头.他冲我愣了两秒钟,然后,笔尖蘸饱了墨汁,开写.他似乎不曾练过那个"愁"字,拧着眉头跟它较劲.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围观者七嘴八舌:只听说过"吃茶"、"吃苦"、"吃亏",咋又弄出个"吃愁"来?写到第N遍的时候,"吃愁"终于写得颇像样了.我舒口气说:"好了,就这张了!"不想,书法家竟叫起来:"等等,这张我得留着!我再写一张送你吧."  相似文献   

5.
王学文 《河北教育》2013,(11):46-46
初识书法 父亲从小打下了欧赵的底子,尤以行书见长.每年寒假,父亲总要为乡亲们写几天春联.我从六七岁开始,就开始给父亲"拉对子". 村人管春联叫"对子".由于桌小纸长,每写三四个字,就要有人抻着纸向上拉动,以便书写者书写,这就是拉对子.有时父亲一边写,一边会教我认对联上的字.等我稍大些,他也讲些平仄对仗的知识.这对子拉着拉着,我就背过了百十副.再到后来,父亲出浅近的上联考我,我居然也能对出工整的下联了.  相似文献   

6.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  相似文献   

7.
生命无草稿     
小时候练书法,开始我都是用废纸来写。学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大的长进。父亲的一位书法家朋友对我父亲说:“如果你让孩子用最好的纸来写,他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便叫我按照书法家朋友所说的去做。果然,没过多久,我的字进步很快。父亲很惊奇,去问那书法家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纸上写了一个“逼”字。父亲顿悟:这是让我因惜纸而逼迫自己写好字。的确,平常的日子总会被我们不经意地当作不值钱的“废纸”,涂抹坏了也不心疼,总以为来日方长,平淡的“废纸”还有很多。实际上,这样的心态可能使我们每一天都在与机会擦肩而过。生命并非演习,而…  相似文献   

8.
儿子参加了市少年宫书法兴趣班,每天要练一页大字。一天,儿子正在写毛笔字,我看他字写得不行,就帮他写了一笔。没想到,批改时老师把我写的一笔给圈了出来。我佩服老师的眼力和认真批改的态度,我写的一个笔画夹在字里面,居然给了特别的“照顾”。看着被圈出的笔画,我灵机一动,借题发挥,颇有深意地对儿子说:“你看,老师多有眼力啊!一下子认出了一个好笔画。”儿子大概听出了话中之话,但只是笑笑,没说什么,因为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争也没有用。为激发他对写字的兴趣,我采用了激将法,对他说:“我们来比赛。以后你写字的时候,我帮你写一个笔画,只写一笔。老师肯定会把我写的一笔圈出来。绝不会圈错。如果圈错的话,爸爸罚写一页。”听说要比赛,儿子一下子来了兴趣,说:“说话算数,我就是不相信。”我说:“不相信没用,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比赛。”  相似文献   

9.
鞠建明  台功花 《山东教育》2012,(Z5):102-103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  相似文献   

10.
人生随想     
生命并非演习 ,而是一场真刀真枪的实战。生活不允许 ,也不可能给人以打草稿的机会。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教学生练字。一次 ,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恭恭敬敬走到老师面前向老师请教 :“老师 ,我跟您学书法已经很长时间了 ,但进步老是不快。您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书法家不假思索地对他说 :“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 ,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个学生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了 ,果然没过多久 ,他的字进步很快。他奇怪地问书法家这是什么原因 ?书法家说 :“先前你用旧报纸练字的时候 ,总会感觉自己是在打草稿。反正旧报纸也不值钱 ,所以写好写…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清乾隆年间,有个充当衙门走狗的土财主,他胸无点墨,又偏爱附庸风雅。他想,郑板桥是当今大书法家,何不重金聘他为自家写一幅匾呢? 依郑板桥的脾气,即使财主堆一座金山来,也不会为他写一个字的。但这次他却慨然应允,提笔写起了“雅闻起敬”四个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面的字.根据要求作。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其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借好纸逼自己写好字。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二七八《王养正传》,附载江西新城抗清义士“徐伯昌”死节事迹,云:“伯昌,字子期,唐王时由举人授兵部主事,改御史者也。”按“徐伯昌”为“涂伯昌”之误。涂伯昌,字子期,江西新城(今黎川)人,崇祯庚午科举人,隆武间授兵部主事,改御史,奉命督江西义旅。金声桓反清,涂伯昌举兵响应,守新城,城破,自经死,见徐《小腆纪传》卷五○及《(光绪)江西通志》卷一五五本传。所著《涂子一杯水》,收入《四库全书》别集类存目,《提要》误载其邑里为南昌。《明史》目录及《明史人名索引》、《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徐伯昌”名,皆连…  相似文献   

14.
珍惜拥有     
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米芾,小时候曾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学了3年,费了好多纸,却写得很平常,先生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一天,有个赶考的秀才从米芾的家乡路过。米芾听说他的字写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说:"要我教你,就得用我的纸才行。我的纸5两纹银一张。"米芾听后,  相似文献   

15.
原文:不久前去拜访一位知名的书法家。这位书法家虽已年过八旬,依然耳聪目明,他的书法作品更是别具一格,自成一家。言谈之间,出于对书法家的仰慕,我恳切地向其索求墨宝。书法家并没有拿架子,欣然提笔,他问我写什么字,我说随便。只见书法家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个书法家教学生练字,一个经常用废旧报纸练字的学生说他练了很长时间却进步不大,书法家对他说:“你改用最好的纸试试。”那个学生照他说的去做了,果然没多久,他的字进步很大。他问书法家是什么原因,书法家说:“你用废旧报纸练字的时候,总觉得是在打草稿,即使写得不好也无所谓,反正废纸有的是,所以用心不专;而用让你心痛的最好的纸来练时,就会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去练,进步自然就大了。”这个故事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呢?请以“生命不打草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导写】平常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天下第一关     
古长城山海关东门箭(jian)楼上,挂着一块巨匾(bian),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笔法苍劲有力,庄重潇洒(xiao sa)。这块名匾,传说是明朝一位名叫萧显的书法家写的。 明朝宪宗皇帝时,有一年,萧显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他穷得叮当响,怎么也凑(cou)不齐路费。邻居有位老人,得知萧显的难处,就  相似文献   

18.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因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皇帝告示天下,向全国书法名流征集那个“一”字,希望恢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令人惊奇不已的是,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写的“一”字。在题字当天,只见店小二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蘸,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原来,这位店小二打工所在的客栈,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着“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  相似文献   

19.
丁亥初秋,王友谊先生到泰山有活动。于是,笔者便有机会向王先生问字和采访。王先生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是书法教育家和书学理论家,于书法谈古论今,思维敏捷,往往语惊四座。他说:学习小篆,《泰山刻石》、《峄山刻石》都是临习的最好范本。如果写《泰山刻石》,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自学丛帖》中有165字本,可以由  相似文献   

20.
"势",是中国古代书论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论书以势为先。通过对历代书论中"势"的梳理可以看出"势"主要是指法度、力度、速度、趋向。"势"在中国古代书法中不仅表现在用笔中、结字中,也表现在书法审美欣赏之中。考察"书势"、"笔势"、"形势""体势"在书法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研究、探索中国书法文化。书法家要创作出得"势"的作品,必须要理解和掌握"势"的概念,书写者要注重字形之外的神韵、骨力等笔势方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