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快乐     
麦克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做亲子鉴定,还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是祖母把他领回她的家。从此,他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一次。在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狠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没有爸爸妈妈的麦克一开始是个忧郁的孩子,但是祖母让他学会了怎么使自己快乐。祖母在世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  相似文献   

2.
警惕“心灵施暴”●张晶从某报上读到:一个小学四年级女孩,喜欢家里养的猫,有时做作业间隙也给猫添食,勾画几笔描吃食时的模样。她父亲认为分散了精力,为了"治"住孩子,让她考上重点初中,便让女儿把热心爱的猫随他到工厂,让她亲眼瞧看小猫被扔进锅炉,在炉火中挣...  相似文献   

3.
爱的门票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人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去购票观看马戏表演。一个孩子听说后跑回家,央求父亲带他去看。他的七个兄弟姐妹也跑过来,围在父亲的身边哀告请求。父亲耐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这是一个俭朴的家庭。  相似文献   

4.
圣经     
一位出生干有钱家庭的年轻人即将高中毕业。作父母的要给毕业的孩子买一辆小汽车是那个富裕地区的风俗。比尔跟他父亲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看样品,终于在他毕业前的一个星期选中了一辆令他们十分满意的车子,比尔断定这辆车子在他毕业的那天晚上一定归他所有。可以想象得到比尔是多么失望啊!在他毕业的那天晚上,他父亲给他的是一本礼品装的  相似文献   

5.
让孩子有一个"文学情人",这是说,应培养孩子对文学的挚爱之情,让文学成为孩子心中的最爱。法国思想家、教育家、作家卢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他自五六岁时跟他父亲一起读小说,"我母亲留下了一些小说,吃过饭我就和父亲读这些小说。  相似文献   

6.
近期,湖南卫视有一档名为《变形计》的节目很是火爆。何为变形?就是把一个在城市富裕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和一个在农村贫穷家庭长大的孩子互换位置,让他们去对方的家庭生活七天,感受和自己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笔者最近看了一期名为《变形计——少年几何愁》的节目,感触颇深。也许变形的只是富孩子易虎臣,对于穷孩子吴宗宏来说,在七天之后,只会被打回原形。湖南卫视宣称要给吴宗宏一个开阔视野的机会,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繁华,以此激发他的斗志  相似文献   

7.
最近阅读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初中)》2014年第4期第37~38页的一篇文章——《对苏人版〈思想品德〉一则寓言故事的探讨》。看完后,突然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则外国故事:父亲让孩子餐前祈祷,5岁的孩子问父亲:为什么上帝长得和我们一样?他也有嘴巴,也会吃饭吗?父亲觉得应当回答"是"。孩子又问:既然吃饭,他一定也吃到肚子里去了,也就是说他有肠子,对吗?父亲想了想,也说"有的"。孩子接着问:既然有肠子,那就不可能没有屁眼,对吗?父亲很惶恐,但也承认"上帝有屁眼"。孩子说:我懂了,上帝和我们一样,也会拉屎,也会放屁。一个5岁孩子很容易便推论出"上帝和我们一样"!奇怪的是,成人却不敢这样想。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有这么一个儿童,父亲在远洋轮船上工作,经常出海.在他4岁时,父亲出海前留下一本<走遍美国>和它的录像带给孩子看.回家后,发现孩子竞能将录像带上的发音和书上的一些单词对上号.父亲发现儿子学习英语的潜力,决定加以引导.经过刻苦学习,孩子小学二年级就拿到了上海市通用英语考试初级证书.后来,为了继续学英语,父亲干脆让孩子停学,参加自学考试夜大辅导班.通过自学考试,12岁那年他竞拿到了英语大专毕业证书.接着,他又专攻计算机,计划两年内拿到计算机本科证书,然后到美国去读研究生.这个孩子,名叫丁磊.  相似文献   

9.
雪莱的诗剧《饮契》中的父亲(Cenci)是一个家庭暴君。女儿(Beatrice)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联合继母,除掉了这个共同的敌人,结果触犯了法律,被判处极刑。从心理分析上看,这位父亲更像一个依恋母亲的孩子,他对女儿有一种乱伦的渴望。而女儿在家中不知不觉地充当着母亲的角色,保护着弟弟和继母。  相似文献   

10.
程刚 《少年文摘》2016,(4):96-97
一只鸡蛋,如果从外打破它,它就是食物,可如果让它积蓄能量成为小鸡,那么它就是生命。1马歇尔从小体质很弱,经常受其他孩子欺侮,每一次,他都哭着跑回家,要求父亲替他出气。他的软弱让父亲非常着急,经常训斥他。一天,他再次被打了,哭着回来找父亲。父亲手里正拿着刚刚在鸡场里捡回的鸡蛋,突然灵机一动,对他说:"孩子,你看,鸡蛋,如果我们从外打破它,它就是食物,可如果让它文◎程刚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参与。但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常常被认为是子女教育的主导,而父亲则被描述成养儿育女的局外人,事实上,父亲与母亲一样,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父亲在家庭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单亲家庭和留守家庭的骤增,父亲缺失和父亲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所以从父亲投入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发展,可以为家庭教育的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如何出色地扮演这个角色,需要每一位父亲用心思考:陪孩子玩耍、让孩子明理、懂调解关系、炼坚忍品质、学平等交流、做学习家长,说起为容易,做起来难。父亲是楷模,父亲是航标,父亲是巍峨的山峰,更是润物无声的清泉,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生动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别饿坏了那匹马》为苏教版12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讲述了一个当代社会中非常平常但却十分感人的故事。一个家庭贫穷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却苦于没钱买书看。他的父亲告诉他用扯马草换钱的方法去书摊看书。书摊的主人是一个残疾青年,被孩子的勤奋所感动,编造了他家有一匹需要  相似文献   

13.
标准答案     
李良旭 《下一代》2014,(6):24-24
正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题目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办?"一个学生答道:"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孩子的父亲感到很困惑,觉得孩子这个问题没有回答错,怎么打了个叉?于是,他找到了老师。老师听了家长的疑问,笑着将标准答案给他看。他看到,标准答案是:让梨。  相似文献   

14.
李阳波 《成才之路》2011,(20):9-I0005
学生整天上学,不仅有功课上的压力,也常有跟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困扰,所以下课回家后,家长要营造一个欢乐的家庭气氛,让学生忘忧解劳。一要"笑脸相迎"孩子一回家,家长就要满脸笑容地招呼他,并问他:"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有趣、好玩的事吗?"你的问话会引导孩子,让他觉得上学是一件美好的事。家长千万别劈头盖脸就问:"数学考几分?"  相似文献   

15.
晓川 《中华家教》2011,(1):40-41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好,决定培养他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收集阳光     
在芝加哥,有位叫麦克的小伙子,他11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母亲扔下他,和一个他不认识的男人去了纽约,她说,麦克的父亲是个不配有家庭的人。而父亲却说麦克不是他的儿子,要送他去社会福利院,这时,祖母把他领回了她的家。麦克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而父亲又总是酗酒,难得回去看祖母。麦克13岁那年,他父亲因为伤人进了监狱,当他跟着祖母去探望父亲时,父亲瞪着凶恶的眼睛对他说:你不是我儿子,不要让我再见到你。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想过要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7.
从生物角度讲,父母双亲是一个孩子诞生所必须的条件,但从社会角度来看,父母在养育中的地位却不相同,母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照料者,父亲却常常被描绘成与育儿无关的局外人。父亲缺席现象不仅社会上普遍存在这种观念,男性自己也是这么看。上海最新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很多父亲认为自己在家庭中应该充当的是养家糊口的角色,而不是带孩子的角色,所以,不了解孩子也是理所当然。据报载,当代社会中“父亲缺席”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34%的美国孩子不和自己的生父住在一起,香港父亲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平均只有6分钟!可能少部分家庭是因为…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孩子,在学校时的功课差极了,老师说他智力有问题,看上去,孩子的确有些沉默寡言,他可以一个人坐在屋前的花园里看着花草、小虫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教训他:“除了打猎,养狗、捉老鼠以外,你什么都不操心,将来会有辱你自己,也会有辱你的整个家庭。”他的姐妹也看不起这个学习成绩平平、行为怪异的兄弟。他在家庭中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但是他的母亲怜悯他,她想如果孩子没有那些乐趣,不知道他的生活还会有什么色彩。她对丈夫说:“你这样对他很不公平,让他慢慢学会改变吧。”丈夫说:“你这是怜悯,不是教育,你会毁了他的一生。”但他却固执已见。…  相似文献   

19.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更多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