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小说中,对于上海都市生活的各个侧面展开了生动的描绘,而都市民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了近代,上海崛起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小说描写上海民俗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又表现出强烈的洋场风情。内容上,近代小说中有关上海都市民俗主要集中在岁时节日、婚丧嫁娶、生辰寿诞以及宗教信仰民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伴随着上海的开埠和租界的设立,苏州评话离开其中心地,开始向上海发生位移。这种位移的发生,既有来自经济方面的原因,更有政治上的考量。进入上海之后的苏州评话,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发生紧密关联,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自身的繁荣与嬗变。  相似文献   

3.
穆时英小说后期的以新感觉为主的都市小说,在文本的叙述上存在着圆形结构的模式。从情节到人物的深层次分析来看,小说文本里都有着情节与人物情感上的扩大、缩小、回归的独特叙述。论者试图站在叙事学的角度来剖析穆时英小说叙述里的圆形。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及其小说与上海都市民俗关系密切。上海都市民俗中的居住习俗、交通习俗以及民俗时间,对张爱玲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推动以及主题升华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张爱玲小说着重描写了弄堂和洋房、三轮车和电车以及都市民俗时间。张爱玲小说交织着传统和现代两种文化因子,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特有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5.
小说作为文学样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其中,教育小说也是历来受到广大小说家、教育家和批评家们共同垂青的一种文学样式,尤其在中国清末民初之际,社会动乱、外侮频仍、人心思治,纵观时人的教育小说创作,很多都涵盖了当时中国近代社会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教育思想新旧杂陈的状况,其中折射出来的现代性尤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代上海作为远东的国际都市,确实是中国现代化的主力与重心之所在。在这一过程中,进步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便开始追求自身的幸福——既探寻中国传统,也览顾西方文明。汽车在近代上海的历程和际遇就展现了这种现代性在社会层面的展开。伴随着汽车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程,现代的、快捷的、便利的"现代交通"的概念在中国近代城市中逐渐散布开来,这一话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人们通过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产生的对进步的接纳和热情,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尤其关键。而汽车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则是这种现代性与进步的逻辑的具体展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对都市是陌生的。人们对都市的熟悉和了解是随着都市的迅速崛起、发展而逐渐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都市文学风起云涌的时期,在北京有京派作家和老舍的京城文学,在上海有左翼作家和海派文学,他们都以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式,展示着都市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开埠后,都市文化对市郊农村的辐射强烈,并促使后者人们的思想观念、职业选择、社会习俗乃至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颇应时代潮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都市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创作现象,它有着不同于其它文学类型的艺术品格,即着眼于特定的都市社会环境,以都市人的欲求和生存为出发点,力图多视角、多层面地展示中国现代都市的人文景观.而其中追寻与迷失这个似乎悖论的都市人生现象,又成为新都市小说多视角叙述的一个聚焦点.  相似文献   

10.
巴尔扎克小说中的描绘是典型的现实主义笔法,它们详尽、细微、生动、具体,呈现出一幅真切的图景,是现实生活场景最忠实最严格的临摹。巴尔扎克小说中的叙述层层深入、精简得当、引人入胜,象生活一样真实,但又比生活更富有戏剧性。  相似文献   

11.
穆时英小说在欲望化表征下,运用现时性叙述方式、特写、陌生化等多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现代都市特有的符码、生活状态以及现代情绪,反映了都市中个体的生存体验,为都市文学提供了式样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近代小说惊人的数量,而且还因为它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本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近代小说的整理与研究作了历史性的回顾,在肯定近代小说研究成绩的同时,重点言说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指出研究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的环节:一是近代翻译小说研究;二是近代小说的传媒研究;三是近代女性小说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蒙小说中的准自传型主人公叙述视角往往具有双重性,即一个是追忆往事的主人公的视角.一个是被追忆的主人公在当时正在经历往事时的视角。这两个视角是成熟与幼稚、超然事外与不明真相之间的对比,于是构成叙述张力。由于主人公视角的双重性,就使这个视角同时成为叙述人视角;由于主人公的准自传身份,实质上又折射出作者的声音。这样,王蒙的小说就成为由两个世界叠加而成的立体世界,一个是作者所在的现实生活世界,一个是虚构的小说世界。这两个世界的相互审视,就使王蒙小说具有了历史的纵深感。  相似文献   

14.
《上海摩登》是李欧梵的作品,作者通过“物质生活上的都市文化和文学艺术想象中的都市模式”从不同层面想象、重构了上海的现代性,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上海的新的想象方式。  相似文献   

15.
都市文化既是都市内涵之凝聚,又是其特色的表征,也是都市个性的体现。上海出版业在都市化的进程中形成和发展,必然体现着这种文化。同时,出版业对于上海这种独特的都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从都市商业发展的需要呼唤出版业、近代上海出版业中具有的普遍性的商业化市场运作方式以及商业化的出版物竞相迭出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近代上海出版业这一特定侧面,对都市的商业性文化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出版业与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现代派小说,从整体上看表现出了深深的都市文化意识。它主要表现在对都市生活的现代性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多手法的描绘;对都市人深层心理的挖掘;现代派艺术手法的大量运用。  相似文献   

17.
多种叙述角度的运用是现代小说的一个标志.而叙述角度的定位需要明确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的区分.鲁迅小说的叙述是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完美结合,他对叙述眼光和叙述声音的明晰和灵活运用,形成了叙述的复杂性特征.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组合与离析带来的艺术效果.本文试从叙述眼光与叙述声音的相互关系着手,展开对鲁迅小说的叙述艺术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作品,从“选材”、“心理动态”、“女性化特色”和“语言内容”四个方面论述了张欣小说的都市化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周宁 《现代语文》2006,(4):86-87
三十年代,“东方巴黎”上海造成为典型的国际大都会,电灯、电报、电话,火车、轿车、无轨电车,西方工业明和商业明的登陆,不仅给都市人提供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而且还带来了舞场、赌场、跑马场,戏院、影院、大世界这样的娱乐场所。身居闹市的新感觉派作家,既为都市新鲜、刺激、眩目的生活所吸引,也为都市明对人性的物化扭曲所困惑。试图以现代的词汇、现代的句法、现代的结构来写现代人的感觉、现代人的心理、现代人的思想的“新感觉派”作家对都市上海的感觉如何呢?在施蜇存的《鸥》里,银行职员小陆眼前的这座城市是如此陌生,所有美好的事物就像城市本身那样游移不定,乡间初恋的女孩一旦进入都市便变得庸俗轻薄,像白鸽一般扑刺刺飞走。作为一种心理补偿,作家在其《旧梦》、《上元灯》、《扇子》中远离满目疮痍的都市社会,对乡村(人类纯净的童年)作了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回归。在黑婴的《春光曲》中,都市是灯红酒绿、疯狂的舞场、金钱与肉体;乡村则是盛开的桃花、慈爱的母亲、纯洁的荷妹。在穆时英的《黑牡丹》中,那个离开了爵士乐、狐步舞、混合酒、秋季流行色、八跑缸跑车便像失了灵魂的“黑牡丹”,却感到只有在乡间米勒田园画似的风景中,才恢复了年轻的活力和被都市强奸了的愉悦。“乡村美,都市恶”实际上构成了曾被斥之为“在一片虚无中全盘向都市认同”的“新感觉派”作家最基本的审美心理模式和潜在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孔乙己》的叙述特征:叙述者的性格和叙述结构。由于叙述者的叙述是个性化的叙述,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由此亦使我们认识到小说更为深刻的思想主题。叙述结构的“散文化”特征,尤其使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与传统小说区别开来。这两个方面的特征,正是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