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构成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为倒置,古汉语借代词中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素逆序词。既有词义完全相同的情况,又存在词义部分相同和词义完全不同两种情况;一组同素逆序借代词或者出现在同一年代或年代相近的文献之中,或者一个出现年代较早,另一个出现年代较晚,出现年代较早的生命力较强;同素逆序同义借代词出现在古代诗词和骈赋韵文中,在照顾韵脚、协调平仄以及对仗等方面起到积极修辞作用;同素逆序借代词大多数属于并列式结构,以名词居多。它们的出现适应了语言表达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方言中有许多同素逆序词。文章选取连云港方言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同素逆序词,以古代和近现代的代表作品作为语料进行历时考证,从历史演变、词语结构、词性以及词义转变等方面对同素逆序词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3.
请先看下面四组例子。A 组煎熬——熬煎察觉——觉察B 组气力——力气来往——往来C 组油菜——菜油白银——银白D 组火柴——柴火人为——为人这些词都是由两个相同的语索前后颠倒顺序而构成的,称之为双音节同素逆序词。另外。像“骨头——头骨、鸡子——子鸡”这两组双音节逆序词,其中的“头”、“子”,就不是同一个语素,前者为虚语素,读轻声;后者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系统里有个很特殊的语言现象,构成词的语素一样,但是语素的顺序不同,此类的双音节合成词很多,有的词义相同或者相近,有的则不同。这类词在宽泛意义上统称为同素异序词。论文从同素异序词的研究现状,"代替"与"替代"的词语意义,两个词的相同点,两个词的不同点,如何区分这两个词,以"代替"和"替代"为例说明同素异序词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说。  相似文献   

5.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体系独特的组成部分,指的是构成语素相同,语素的组合顺序不同的两个双音节合成词。这类词的起源久远,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存留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极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宝库。本文试图通过全面整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同素异序词,来探求其规律性和系统性。着重从概念所涉及的“语素”、“语素顺序”、“词”的各自界定入手,对这类词的具体范畴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同素异序词的语义关系进行详细解构,划分出具体类型,深入把握“同素异序词”这个特别聚合体系的语义规律。  相似文献   

6.
唐素华 《文教资料》2010,(25):73-74
本文从词义、结构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了同素逆序词的特点,揭示了同素逆序词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同素逆序词在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对方言同素逆序词进行历时考察,归纳出同素逆序词在方言中淘汰保留的13种模式.运用"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制约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发展使用的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从不同候选项对制约条件等级序列的违反程度,比较这些生成的输出形式的合格程度,得出优选项并说明其在方言中的和谐性,对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的发展加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8.
孙悦 《文教资料》2010,(25):28-30
本文作者抽样调查了2009年7月7日的《联合报》和《自由时报》两份网络报纸,收集了两岸近200个同义异素词语进行研究,并将收集到的同义异形词语分为三类:同素异序词语、同序异素词语和异序异素词语,分析它们的词性、语素构成和语素的顺序。从词性来看,名词性词语与动词性词语占很大比例,形容词及其他所占比例较小;从词语结构来看,三类词语中同序异素词语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其次为异序异序词语,同素异序词语所占比例最少。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影响两岸同义异形词语差异的两个因素中语素影响较大,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紧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同义异素词语的数量将逐渐减少,词汇系统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同素逆序词的研究现状,从微观角度探析同素逆序词"积累"与"累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三个不同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检索语料库分析两个词之间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探究同素逆序词的构造规律、发展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同素逆序同义词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同素逆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构词现象,通过这一方式所构成的新词,有不少与原词存在同义关系。在现代汉语中,虽然同素逆序词为数不多,同素逆序同义词数量更是有限,但是作为同义词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同素逆序同义词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本主要从词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语法特点等方面入手,讨论同素逆序同义词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1.
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的历时考察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素逆序词汇现象为汉语所特有,其中的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是汉语词汇习得和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AB与BA两序在汉语史上的发展变化加以考察和探讨,通过典型性的个案调查,深入分析了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两序的产生、分化、淘汰和保留情况,辨析AB与BA在意义和使用上的异同,揭示了日韩语言中的逆序汉字词与汉语之间的传承关系;并对联合式同素逆序副词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现象运用实例和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的相关方面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的分析,旨在发现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近年来对外汉语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的相关方面进行综述,内容主要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的分析,旨在发现同素逆序词教学研究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同素逆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构词现象,本文通过讨论同素逆序词"来往"和"往来"发现其在古代汉语词义并比现代汉语多,是词义缩小的表现;"来往"可重叠使用,而"往来"不能;"往来"多用于正式场合,而"来往"则没有限制。  相似文献   

15.
同素反序词及其语音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语汇中,有少量词是靠语素换位构成的,即同素反序词。同素反序词包括同素同义词和同素非同义词。同素反序词丰富了汉语语汇,为人们精确表达语言创造了条件,同时在语音修辞上又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从现代汉语词汇中搜集整理出的300来组构词语素相同而语素顺序不同的双音合成词,命名为同素异序双音合成词,并对其特点、分类、作用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引起更加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词语素与普通话相同,但语素顺序与普通话相异的词。《李十三十大本》属清代陕西著名剧作家李芳桂的皮影戏剧本集,其中保留了大量的近代汉语异序词,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古汉语同素异序词的继承。2.双音词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3.方言的影响。4.照顾韵脚的需要。探讨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对词汇史研究、训诂学、文献整理、修辞学等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汉语同素逆序物象词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词汇类聚现象。从词义类型上看,同素逆序物象词分为词义完全相同、词义不完全相同两种;从语法结构上看,主要有偏正式、联合式两类;从年代分布上看,有些产生于大致相同的年代,有些产生于相隔较远的不同年代。  相似文献   

19.
商州方言里有许多逆序词,兼论汉语中的语素颠倒构词以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不论日常生活、影视节目,还是报刊书籍、权威辞书,“合适”和“适合”二者的混用、误用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一是使用者自身语言素养不高;二是受“同素逆序词”的影响;三是语法知识的缺失。其现象背后的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只有加强同素逆序词理论研究,重视语法教学,注意使用规范,才能避免此类混用、误用现象的发生和泛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