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小娟 《教师》2012,(28):77-77
"生命在场"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肉身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精神全面参与为保障,以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生命主体存在"。[1]就语文课堂而言,"生命在场"至少应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主体积极参与,构建生动活泼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2.
3.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本注“风”为“吹风,乘凉”。这样的诠译是与情理有悖的。“莫春”是指三月底四月初。当时通行的周历,比夏历要早两个月。周历的“莫春”,夏历还只一、二月间,气候还较冷,从“春服既成”句中也可以窥视到这一点。这种气候是不适宜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成为有"生命"的课堂。本文从创设趣味情境、创设质疑情境、创设合作情境、创设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一直是课改的焦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重知识轻应用,重教师轻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究其原因,是简单地割裂了语文"知识"与"生命"的统一性,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语文能力差。新一轮课改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应从关注"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温度的语文课堂,强调"知识"与"生命"的统一,着力构建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高效语文课堂。立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着力探寻构建有温度的语文课堂的路径,实现"知识"与"生命"的高度融合,彰显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丽萍 《考试周刊》2014,(40):44-44
<正>2014年4月2日下午,惠安实小语文学科片段教学比赛活动拉开了帷幕。新多媒体教室里,全校语文教师正襟危坐,求知的眼神是那般执著。十二位挑战者登台打擂,夺人心魄;十二个片段教学精彩纷呈,各显神通;十二朵铿锵玫瑰竞相怒放,芳香迷人。与会领导和老师被震撼折服了,心里有种暖暖的感觉。回味十二个片段教学,最大的感觉是:课堂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有温度的课堂必须有情感的体验和语言的训练。以下  相似文献   

7.
基于"儿童的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心理原型,以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创编教学情境"的模式应运而生,如何权衡教师的预设和学生个体生命幸福、健康的发展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这点考虑,本文从"课堂预设应有‘生命发展’的高度"出发,试图寻找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和最深入、最具创造性的课程改革实验。对每位教师来说,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已成为事关教师从业状态的根本问题。基础教育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9.
面对新课改,语文课堂要注重师生平等的对话。那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课改,语文课堂要注重师生平等的对话。那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呢?一、平等———“对话”的前提李镇西博士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中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图景:“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美味食物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又平等地交流;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地分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这种“共享式”对话教…  相似文献   

11.
"生命课堂"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的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一、"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命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共同体,是为了师生的发展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对于"生命课堂"的构建需要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更需要在改革中探讨和创建新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3.
"生命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共同体,是为了师生的发展而进行的课堂教学。对于"生命课堂"的构建需要观念的更新,理论的批判,更需要在改革中探讨和创建新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4.
刘帮平 《湖南教育》2002,(14):26-26
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这已在广大教师心中形成了共识。广大教师把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操作、说理、评价等当做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极大地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而笔者却发现:有的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与“动”,盲目地设计一些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的活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让学生动的时候没让学生动,不该让学生动的时候又强迫学生去动,导致课堂高耗低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学生的活动一要有“机”,即把握好学生活动的有利时机,要在知识的疑难处、重点处、转折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义务教育2022年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语文学习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追求有温度、高品质的语文学习。然而,现实情况却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谈语文“色变”,语文学习让他们苦不堪言。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使许多教师都深切体会到:语文课堂必须育人,这是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如果语文课堂只管教书,不管育人,这书是不可能教好的。建立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观察我们的课堂,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自以为是的目标解读,脱离生活的豪言壮语,肤浅游离的文本阅读……在这样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教者光彩照人,学生暗淡无光,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究其原因,少了两个字:尊重。只有尊重文本的内在联系,才能使教学环节更加简化;只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加简明;只有尊重生活的真实面目,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简约,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建的基点是课堂生活的重建,而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转换,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活重建的根本。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课堂"的构建,必须做到"目中有人",遵循"主体性"与"活动性"、"序列性"与"适切性"相结合等原则。学生的积极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命课堂"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操作性”教学,是一种“死的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被当作是无生命力的机器,在接受完机械、繁琐的训练之后,还得接受教师强加的评价,这样的课堂禁锢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学生的个性、灵气一点一点地被抹杀了。这样死气沉沉的课堂怎样能培养出适应高速发展的时代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我们呼唤作文“生命”课堂。作文“生命”的课堂,是一种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的教学”,它是按照学生的重要天性———探究性、创造性所设计的教学。一、构建作文“生命”课堂的理论基础传统课堂是建立…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教学面面观走进今天的语文课堂,这样一些现象不禁让人"心有千千结"——第一,"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读"经久不"衰"。教师依旧滔滔不绝,将知识点逐一"灌"给学生,或是一问一答,兴致勃勃。也有一读到底的,课堂里书声琅琅,但到底读出了多少理解,读出了多少内涵,从未思考过。第二,"自主""合作"频频亮相。学生行走在课堂学习与发展的"探究"主干道上,"自主"有了地位,"合作"有了市场,但总感觉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典型的"储蓄式教学,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以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