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玲是一位悲剧意识浓厚的女作家。其悲剧意识的形成是由于缺少关爱的童年生活、遭受重创的婚恋经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经典《红楼梦》的文学影响。本文从爱情的现实性、爱情是获得婚姻的手段、爱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三个角度,解读了《倾城之恋》并阐述了作品中的爱情观,及人物的爱情悲剧。从女性之间的斗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如同博弈般的爱情与婚姻等方面,剖析了作品中的悲剧色彩,表达了张爱玲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同,折射出作者对当时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沉香屑第一炉香》虽然借用了传统小说的题材,并且给它装上传统的小说惯用“套子”,但无论是思想主题,还是叙述话语,都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古典小说,更不同于通俗小说,其思想与艺术具有明显的现代性,体现张堂玲对“纯文学”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3.
海派作家擅长以性爱为视角阐述都市情爱的纷杂、人情的错综。张爱玲更是以其对于性与情感的独特认知在现代作家群中独领风骚。她的小说《沉香屑·第二炉香》以性的本能缺失为构架,通过文中各个人物的悲惨经历发出了对性与本能、人性与社会甚至时代苍凉的反思与批判。借助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剖析该作品,可知性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混乱是爱情难以维系、男女关系最终破裂的深层原因,从而肯定性爱的重要性与女性直面性爱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详细地诉说了人生极端的生存境况下的种种变化与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其核心思想是倾诉了人生作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沧桑感。这与存在哲学的人生观是很相近的。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况味对存在哲学来说是很好的注脚。作者所言说的是无限人生的沧桑,而且通过特定意象的塑造使得这种感觉具有无限的感染力。而且通过情节的构造表现出价值观的冲突,并在冲突中见证人生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从女性生存困境这个角度谈对《倾城之恋》的理解和思考。《倾城之恋》写的不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障,而是展示旧式女性陷入绝境如何艰苦挣扎的辛酸故事。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姝颖 《文教资料》2015,(4):6-7,19
本文以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Leech)的礼貌原则(Manner Principle)为理论依据,以张爱玲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人物对白为实例,分析人物对白对礼貌原则及合作原则的违反所表达的会话含义,最终探析不同人物的个性及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海龙 《学苑教育》2012,(10):19-19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就演绎了这样一段喧嚣中的浪漫,不算惊世,却也骇俗。  相似文献   

8.
开健 《现代语文》2009,(10):84-85
爱情是人类精神最深沉的冲动,是具有永恒魅力的文学母题。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把现实中掺有杂质的爱情写成千古绝唱的作品。深爱只是为了谋生,这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追求,也反映了张爱玲本人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9.
当下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已屡见不鲜,对改编作品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其实对原著的改编是一种作品的再创造,改即改动,编即编排,二者是一种父与子的关系,相似而不相同。纠缠于二者的相承关系是无意的。既是再创造就该用新的眼光去对待,就该有新的鉴赏和领悟。在鉴赏改编作品的同时也有助于对原著的进一步理解。本文先从作品、作者、读者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倾城之恋》的改编是再创造,即小说与电视剧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再从女性观、集体意识、社会主题等方面来论述《倾城之恋》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0.
《倾城之恋》描写了一段圆满的爱情,但令人悲哀的是,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不仅毫无浪漫可言,还始终笼罩着恐惧和绝望,究其根本,是因为作者试图借恋爱中"放恣"的男女传达普通人真切的人生体验以及真实的人生境况。在纷扰、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被赤裸裸地抛置于莫名的恐惧中,当无力面对这恐惧和绝望时,普通人发明了各种方式来挣扎和逃避。  相似文献   

11.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成名作,也是《传奇》中惟一以团圆结局的作品。但是这种团圆却又并不属于喜剧范畴,反而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它想讲述的并不只是俗世男女的婚恋,而是战争与爱情交织中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在创作艺术上,《倾城之恋》采取了参差对照的手法,结构则显示了非封闭性回环特征,在高潮中沉入反高潮的渊底。  相似文献   

12.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通过白流苏的形象揭示了受西方个性解放思潮感染的亦新亦旧的女子,在勇敢地冲出夫家之门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现实的逼迫使她不得不竭尽全力,重返传统女性的终极理想——婚姻;通过范柳原这个形象,揭示了所谓西方现代明的实质:在温情与真爱的外表下,掩盖的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在对一场“倾城之恋”的故事的叙写中,张爱玲完成了对男女主人公的婚恋心理所占据的化背景——中国传统化和西方现代明,而尤其是西方现代明的审视和批判。  相似文献   

13.
艾丽丝门罗的《忘情》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主题和写作手法上均有相似性,主题上的相似性在于同是书写战争时期女性的孤独处境,差异性在于一个是隐形书写,一个是显性书写;写作手法的相似性在于留白艺术的运用,差别在于一个是服务于结构,一个是服务于内容。相似性中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两部作品相似又相异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的小说有着独特的风格,其中许多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而这种改编会引起许多变化。以《倾城之恋》为例,它既被改编为电影,又被改编为电视剧,具有代表性。从故事情节的变化、作者导演风格的不同、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这三个方面可以比较出《倾城之恋》从小说到电影再到电视剧的变迁,从这种变迁中又可以看出小说、电影、电视剧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呈现故事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译《金锁记》与金凯筠译《倾城之恋》同样采用了异化策略,疏离了西方读者,但两者在西方市场被接受程度迥异,本文从文化转向角度出发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16.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重要代表作,后被香港人文导演许鞍华改编成电影。许鞍华在改编过程中,虽然忠实了原著的情节,但是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把握有误,导致电影整体风格改编发生偏差,人物形象突出的是对爱情的渴望,而不是原作中对爱情的算计。这种误读式改编的原因在于小说的心理描写很难通过画面表现出来,误读使原作的苍凉意识削弱了,而苍凉意识是小说原本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有着卓越的时空叙事艺术,在<倾城之恋>中,她时而天马行空,超然度外指点人生;时而深入人的内心,千回百转浅吟低诉,诉说看中国女性的哀与乐,讲述着上海都市女性的悲与愁.这种叙事艺术使小说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复杂的内涵,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非凡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海外转向大陆的张爱玲热引发了无数“张迷”的思考。她的小说意象迷离,幽玄冷寂。《沉香屑.第一炉香》堪称她的代表作。小说借葛薇龙这个张爱玲笔下的女子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影视作品多出自对文学作品的改编,一大批文学经典被搬上荧幕,从小说中的文字到荧幕上的光影声音,改编者为迎合时下审美心理需要而努力再次生产。从电视剧版《倾城之恋》的成功改编,充分看出改编者的当下意识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小说《倾城之恋》以上海外来者的身份对香港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张爱玲的视野中,香港对于上海而言是一个充满色素相冲的异域都市;而香港导演在《倾城之恋》中又以文化寻根者的身份对上海的旗袍、上海菜等具有上海特色的元素进行回顾.张爱玲文本中上海是本土中国的象征,但在许鞍华的影片里上海只是香港回忆自己的底本,香港比上海更加自由与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