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前者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世家,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如放鸽、养蛐、驾鹰、走狗、掼跤、烹饪,而且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一段时间。中医里对人体"上火"症状的描述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常见症状为胃疼口臭、咯血咳嗽、烦躁不安、心烦意乱、心悸失眠等。中医又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火乃必需,超过正常就属邪火。人人力争上游自然是好,否则也不会有这30余年的经济奇迹。而一旦有用之学主宰一切,成功学成为时代主旋律,就会使当今社会如一个典型的  相似文献   

2.
有用和无用     
有朋友在博客发来纸条:王老师,我读了你的很多教育随笔,特别喜欢。我发现你的文章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叙事过程中使用一些精短的小故事,借助小故事来点亮你的观点。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找到这些恰如其分的经典故事的,请赐教!我很感谢这位朋友,能够耐心读完那么多闲散的随笔,更感谢的是他的用心,一语道破文章的基本架构。离开一线以后,我很少有机会写以校园故事为主的教育叙事,而是把更多笔墨转向偏重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无用之有用     
前段时间.不少高一的同学跑来问我高二文理分科的事,劈头盖脸地问我学文科有什么用,学理科又有什么用。也听到很多参加高考后的学生在填志愿时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大学学这个专业没用,学那个专业没用.  相似文献   

4.
有用与无用     
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薄的黑绢衫子,亲密贴身。我一路问女儿课上学了些什么。我听完一堆"八分音符"后,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了美国,大家听不懂我讲  相似文献   

5.
<正>怎么才算"让培训有用"呢?这个问题从2008年开始就困扰着我。2012年,我加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培训经理专业认证项目。在担任了该项目的专家和授课老师之后,我对"让培训有用"有了更多的多系统性思考,并且在实践中收到了成效!2012年,在我负责讲授的"培训运营与管理"课程上,我分析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制造企业的"MTP项目(中层管理干部培训)会不会搁浅"的案例,得到获得了学员广泛共鸣,因为这个案例具有普遍性——作为培训负责人大家最为关注和思考的就是"培训如何有用"。  相似文献   

6.
理论对于人类是有用的,估计这不会有太大的争议。没有电磁理论,就没有电动机、发电机,就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机,就没有现代生活;没有经济学的理论,社会经济发展就缓慢,人民生活就难以较快提高。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当今史学的无用性和有用性进行了一些的申论,认为史学的无用性是相对的,有用性是绝对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史学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同时又不能超越一定限度去追逐时代热点。  相似文献   

8.
当效率至上、利益为先的功利主义在时代上空投下阴影,煮茶品茗的"无用之事"似沦为高速赛道上的愚蠢之举.然我认为,"无用之事"正是给这个浮躁时代降温的一剂良方. 当下,一切皆以投入产出的效率量化,独立个体被置于极速运作的社会机器中充当日夜飞转的齿轮.随着"不做无用之功"的口号、"多快好省"的标语而来的便是自我价值的消弭."...  相似文献   

9.
关于读书有没有用的讨论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实,这始终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读书本身无法以有用没用来衡量,真正的读书,要么愉悦身心,要么丰富思想,要么增长见识,要么提升才干,所谓"开卷有益"是也。所以说,读书没有有用无用之说,只有功利和非功利之别。自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伴随着时光推移,朝代更迭,读书的功利化色彩也就日浓一日。相信科举初创之时,经由科考进入仕途者,应该都是些实实在在的读书人,唐太宗李世民颇为自负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之说绝非虚言。因为那时的读书大多还是非功利的,科举只是让社会低层的读书人意外地获得  相似文献   

10.
理论对于人类是有用的,估计这不会有太大的争议。没有电磁理论,就没有电动机、发电机,就没有电灯、电话、电视机,就没有现代生活;没有经济学的理论,社会经济发展就缓慢,人民生活就难以较快提高。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无用”?什么是“有用”?这似乎与时间期限的长短很有关系。让我来举三个例子说明那些短期看上去“无用”的知识,在长期的巨大有用性。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理科的,是物理学的例子。佛来克斯纳是一位对美国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当年  相似文献   

12.
<正>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薄的黑绢衫子,亲密贴身。我一路问女儿小年课上学了些什么。我听完一堆"八分音符"后,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又说,"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了美国,大家听不懂我讲话怎么办。"很抱歉,她五岁,已经很自然地有了美国梦。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这么直接地从儿童身上体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3,(19):17
张涨7月1日在《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南海石门中学的国外班主任Neil火了。当初这位牛津高材生被小广告吸引来华,又在隔壁班遇上真爱……如今已成"中国通"的他仍在纠结一事:"我16岁就完全放弃了数学……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学文科的人必须学数学?"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看到丹尼尔·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就被书名所蕴含的诡黠之处所吸引。初读者很容易陷入这一修辞学上的陷阱,无用在此被赋予了一语双关的涵义:相对于实用原则而言,在功利主义喧嚣尘上的今天,无用被描述成象牙塔生活所造成的必然结果;然而教育又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其无用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一个美国人参观了北京、上海、西安几所中小学,回国后写报告说:"中国学生喜欢早起,7点前的中国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点。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教师解释,它是学校作业在家庭中的延续。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  相似文献   

16.
《教育》2013,(7):17-17
张涨7月1日在《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南海石门中学的陶外班任Neil火了。当初这位牛津高材生被小广告吸引来华,  相似文献   

17.
《围城》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道德寻问一支的提升与改写,方鸿渐是都市世俗漩流中仅有的一点道德的血脉。方鸿渐之所以逃避自我生命实现的责任即自由,一是因为其对现代以来荒诞与虚无的病态人生的消极认同,二是因为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消极面的渗透、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人物。他们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大师是怎样炼成的呢?胡适的好友、北京大学的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曾对女儿任以都说:“我们那一代人出去留学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学成归国,要为国家、人民尽点心力、做点事。你们这一代却对公众的事没有什么理想,只愿念个学位,找份好差事,这算什么?”  相似文献   

19.
教育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背景的转换,教育却在有用与无用之间徘徊。教育无用的观念给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扭转教育无用论。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有用与无用价值观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提出了教育由无用向有用理性转换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7):F0003-F0003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行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养生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