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教育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审美与快乐"是目前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拥有快乐的学习环境,提高审美水平。在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增加学生审美体验、让音乐回归于生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三种方式来完成"审美与快乐"模式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2.
谢雯 《青海教育》2021,(4):40-40
音乐是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的重要艺术课程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音乐学习的方法,可促使学生融入音乐课堂中,充分感受音乐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陈慧芬 《天津教育》2020,(1):133-134
音乐课堂教学的拓展环节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音乐本体进行音乐审美,着眼于学生主体进行音乐立美。通过审美与立美,促进学生音乐学习力的提升和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让学生享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形成学生音乐学习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课堂教育改革要求我们的学生要快乐地学习,同时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同学们一听到快乐的音乐,就会感到很快乐,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在音乐中得到快乐呢?钱钟书先生说过:"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的文化又进了一步。"开心只是一种心情,而快乐是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表现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艺术灵感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接受音乐的陶冶,使学生享受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音乐是一种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表现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艺术灵感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教师更应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小就接受音乐的陶冶,使学生享受音乐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构建音乐快乐课堂,可以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音乐教育.构建音乐快乐课堂,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中音乐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高中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致力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引导其掌握知识、学习技能,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谭晶 《甘肃教育》2014,(23):117-117
正音乐教学是一种"美"的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创造美,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快乐地学习。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快乐学习学生在听、说、唱及感受与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音乐审美能力提高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教学方式,激发学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审美过程,它不仅注重于学生的知识、技能等能力的培养,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使学生乐学、会学,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音乐课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课不仅要教授给学生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新时期发展中获得全面培养。音乐课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相关知识,还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新时期小学生音乐教学进行简要探析,希望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提高自己,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快乐着、创造着。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学中音乐情境的创设可以很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音乐教学氛围,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感知、理解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的快乐,体会音乐的真正魅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性情陶冶的熔炉。"音乐学科除了教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歌唱知识和技能外,还有一个教学任务就是音乐欣赏,这种欣赏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欣赏中审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不仅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需要使之得到快乐体验,由此获得较高的音乐素养。为此,通过"审美与快乐"式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展开相关探讨与分析,希望可以在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美妙的,但没有音乐审美意识的发生也就没有音乐艺术的美。音乐是快乐的,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主动探索音乐的美,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感受、体验、创造音乐的美,从而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吴竹青 《考试周刊》2014,(65):179-180
作为典型的听觉艺术,音乐主要通过听觉与学生的心灵接触,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感悟、理解及与音乐产生共鸣的过程。在音乐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构建"审美与快乐"式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智力开发,并让他们在美的享受中开发创新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房倩 《山东教育》2008,(6):50-50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喜爱音乐,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自动、积极地学习音乐、感受音乐。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细胞很容易被充分调动起来,走进音乐渲染的环境和氛围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感,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此,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重视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讲述了三种提高音乐鉴赏效率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的音乐教师顺利开展音乐欣赏课。  相似文献   

19.
<正>在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音乐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一轮课标的设计,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将原有音乐课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大多音乐课忽视在快乐体验中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喜爱音乐,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