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通过对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讨论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完善用户行为相关理论并为推进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 通过梳理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侧重于主题内容分析。[结果/结论] 详细探索流失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于社交网站情景下用户流失原因要素,特别是要素间关系的探索尚存在很大研究及整合空间,同时有关用户流失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尚缺乏统一框架。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用户流失背后的原因、规律、流失模型构建及相应的流失策略等,有针对性地对社交网站的失败案例进行个案分析,并且通过访谈等方式获取用户流失行为潜藏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信息分享行为的研究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中山大学大学生社交网站用户为样本,分析他们在社交网站上信息分享的规律,包括信息内容、信息来源、分享信息的动机等,方便学校图书馆更好地了解用户的信息习惯和偏好,提出了增强图书馆网站信息偶遏能力、营造信息分享氛围强化图书馆社交网站深度休闲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社交网站逐渐成为人们保持社交网络的主要工具。以社会—技术方法为理论背景构建社交网站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在问卷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204个社交网站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社会联系、道德文化、归属感等社会因素是用户进行知识贡献的关键因子,并进而影响到知识贡献意愿。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了解社交网站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同时对于在社会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知识管理系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交网站也称为社交网络服务。诸如MSN空间,QQ空间,校内网等,因能提供给网络用户一个个性平台,并可以在这里创建一份个人档案,从而和其他的用户建立联网关系而日益受到关注。这类社交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写博客,上传照片,个性化档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析用户在学术社交网站中社交不足的影响机理,为用户优化学术社交行为提供理论指引,同时也为学术社交网站探索和开发社交功能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借助NVivo 11质性分析软件,对获取的41篇研究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梳理出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的9个关键影响因素并聚焦为3个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通过文献梳理表明,个体意向因素是学术社交网站用户社交不足的直接影响因素和内部驱动因素,平台客观条件与信息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和外部情境因素。其中,个体意向因素包括学术资本、主观规范、分享意识以及时间精力;平台客观条件包括学术声誉机制和后发劣势;信息因素包括信息效益、隐私信息和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6.
MOA模型由动机、机会、能力三个核心构念组成,动机是导致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机会和能力则对这一过程产生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和实证分析,验证了内容开放式知识传播平台中的知识贡献行为的MOA模型中的有效成分:动机部分包括利他、互惠;能力部分包括知识组合、领域知识;机会部分包括感知的易用性、对组织形象的感知。  相似文献   

7.
社交网站的兴起,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在线交流互动的网络空间,改变了信息的呈现和披露方式,还将个人信息隐私变成可以售卖分享的财富。本文选取CNPP品牌数据研究院的大数据平台内2018年至2019年十大社交媒体品牌,截至2019年11月公开的隐私条例和用户权利协议为样本,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小范围样本尽量较为精准地代表整体。研究发现,社交网站的隐私条例与用户协议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条例照顾了网站的利益,忽略了对用户权利损伤的赔偿。相关法律规定有待细化。  相似文献   

8.
金琳 《新闻世界》2012,(4):94-95
伴随着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Facebook引领的社交网站浪潮席卷全球,国内的SNS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之中,其模式也一直处于模仿的尴尬境地。因此,作为舶来品的国内社交网站不断地改变且致力于将其本土化,这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之所在。娱乐化的起点、不断的抄袭状态以及依旧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面对着诸多需要调整的现状,我们该如何走下去?本文通过对社交巨头Facebook与国内大型社交网站进行研究,基于其所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国内社交网站在现今社会中如何度过瓶颈时期,走出阴霾。  相似文献   

9.
社交网站在21世纪初迅猛发展,"社交革命"波及整个世界,中国大陆和台湾也都身处其中。两岸都属于华语社会,但由于经济、文化、习俗等差异,再加上网站本身设计的差异,使两岸社交网站的使用行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从差异入手,以两岸最流行的人人网和Facebook为例,探讨两岸社交网站用户使用行为的不同,为两岸的社交网站提出可相互借鉴的盈利模式和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使用社交网站的数量迅速上升。就使用社交媒体网站的比例而言,从2007年的9%上升到现在的34%。使用社交网站的也有类似的增长,从2007年的13%增加到40%,增长了208%。  相似文献   

11.
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随机抽取部分用户及其关注对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共链关系建立社会网络结构,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并辅以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样本进行整体网络分析、内部子结构分析和角色位置分析,进而从微博关注数据中挖掘用户关注对象的分布及对象间的关联性,并对改进目前的微博关注推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Google搜索引擎采集数据集,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门户网站的整体网络结构、中心性、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研究门户网站的网络影响力,并从网络结构的角度揭示网站之间的联系,最后提出了推进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政务网站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SocSciBot软件对科技部门户网站科技网群栏目内的地方科技子站的页面进行链接下载,构建社会网络分析数据集,围绕科技网群进行中心性分析、核心-边缘分析和聚类派系分析,从结构关系的角度揭示科技网群内部之间的联系,为下一步科技网群的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知乎平台,采用Python技术获得用户信息行为中发表文章、回答问题、提问和参与live活动的使用行为数据,进行了使用时间特征、使用频次和时间间隔分析,探索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平台中产生消极行为的时间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部分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络平台过程中会出现减少使用、间歇性中辍和中断等使用行为,呈现不同程度的消极行为特征。对于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需要洞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引导用户继续使用和深度创作。  相似文献   

15.
以Web2.0时代的社会性书签网站的使用者为对象,采用内容分析、Q方法及访谈法,分析其书签及标签使用特征,并依据其标签选择行为,进一步归纳使用者类型及其标签选择特征。根据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与使用者选择标签取向,初步分析出4种社会性使用者类型,并探讨其社会性特征及在相关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探究引起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理论,构建合理的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用户服务和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分析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机理模型,在因素联动的数据标签映射下,基于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理念的PAGE理论范式内核,提出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管理与发展策略。[结果/结论]有效解析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的因果关系,构建的机理模型能够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黄昱方  庄静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0):121-125
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从组织环境层面出发,对企业内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一个概念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社会网络不仅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通过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进而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最后,根据该模型,从企业内部网络角度以及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方面,提出促进知识共享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知识付费用户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对现有知识付费相关研究的理论分析,归纳可能会影响知识付费用户消费行为的因素,构建知识付费用户消费意愿模型.再根据模型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回收,利用SPSS及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知识付费用户消费意愿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主观规范、感知价值以及低感知成本都与用户的消费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针对影响知识付费用户消费意愿的三个因素提出行业建议,以期能为知识付费行业找准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怡  盛宇  郭金兰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124-128
从中美对比的角度出发,通过全球通用的互联网统计工具,采集两国省、州级政府门户网站用户使用行为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进而引入人均GDP对各数据项做相关分析,探讨中美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归纳出对我国政府网站的启示和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网络分析在团体知识共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某科研团队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得出成员间的知识交流矩阵,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相关可视化工具绘制出团队成员间的知识交流图。然后从整体结构、节点中心度、小团体等角度来分析该科研团队的知识交流共享状况,发现团队中的关键人物、知识流动的瓶颈和孤立点。这些信息有助于发现组织的知识共享问题与特点,可以作为组织改善知识共享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