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生最不愿意上的学科之一.通过问卷调查.大多同学认为政治知识枯燥.记忆的知识点多.在课堂上教师讲课内容乏味.对学习没兴趣。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味如嚼蜡。所以.学生认为这种内容空洞、泛泛而谈的纯粹的理论知识.没有一点实用性.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政治教师上课.  相似文献   

2.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有了教学的兴趣,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搞好自己的教学。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就会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学生也只有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自主地去学习。关于政治课教学,由于政治教材的内容抽象乏味,  相似文献   

3.
吴小碧 《考试周刊》2009,(11):22-22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政治课缺乏兴趣。本文就如何改变学生对政治教材的乏味印象.激发他们对上政治课的兴趣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曹国银 《成才之路》2011,(18):25-25
高中政治课因其理论性强的特点,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和兴趣,使政治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政治教师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仅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和一张嘴,让原本学生认为枯燥的政治课程更为乏味,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借助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我就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6.
杨继宗 《教师》2013,(3):53-53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大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政治老师们无奈地戏称:政治课是“挨饿”的课,是“睡觉”的课。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因循守旧,一味照本宣科,“死教书”“硬灌输”,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般繁琐冗长。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课后更不想接触教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有效改善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7.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鲜明的个性:政策性强,概念、原理比较抽象,因而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高中政治教材不断修改、考题又越来越灵活,学生很难拿到高分,久而久之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既单调乏味,又不好考,老师不好讲,学生不爱学,让人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8.
初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在中学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初中政治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乏味无趣,激发不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影响课堂效率,也达不到我们预期中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研究知识的动力。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导入环节,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之爱上政治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9.
政治科试卷的讲评环节非常重要,它既是对前一阶段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又是对新阶段学习的连接和引导,但是我发现一些政治教师对此环节却不够重视或方法欠缺。比如,有的教师把讲评试卷弄成“一言堂”满堂灌,结果是教师台上讲得辛苦,学生不领情,睡觉者有之,老师感慨“皇帝不急太监急”,火气渐上,师生关系紧张;有的老师把讲评课变成出气课,把答错、  相似文献   

10.
初三生理卫生中“传染病”和“环境卫生”二章的教材,教师一般都感到很难将它教好。思想上总认为这二章的教材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他们都晓得,教师不讲,同学也能看懂,觉得除了照本喧读以外,就没有什么可讲了。这样就使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学生听起来也就感到乏味。我们认为这二章教材确实是比较难讲,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就更有责任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使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能很好的得以完成。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之一,即在于同学在课后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应用于日常生活上。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课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使政治课堂更加吸引学生呢?我觉得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素质,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让政治课堂也精彩。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一门新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这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初中化学课的特点之一是需要学生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特别多,因此,阅读教材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教材中的教学用语、化学概念读起来比较乏味,因此学生宁愿做一做习题,也不愿读一读教材。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提出问题引导入门大多数学生具有做题的兴趣,而缺乏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把学生做题的兴趣转化为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讲一节新课时,可先让学生阅读、讨论。学生阅读前教师应根据课…  相似文献   

13.
政治学科一向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呆板的理论说教,所以,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教师也说“政治课难教”。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政治课教学中突出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我摸索出几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中的政治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因而在政治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政治课教学感兴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上下工夫。一、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许多学生课下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都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又无精打采、哈欠连天。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政治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中生动的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时事新闻丰富生动并与教材有一定联系,而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这些事件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讲政治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创设情景,树立学生主体思想,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教学成效往往取决于能否增强学生的认知过程,能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愿学”,从而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为此,在政治教学中,我常常创设一定情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课的学习中,我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时事政治的运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往往一些经典且有新意的时事政治素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改变以往较为枯燥的政治课堂,而且还可以对书本知识进行直观的补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时事问题的能力。政治课堂较其他学科而言会显得有点单调和乏味,所以只能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时事政治来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时事政治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艺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政治教师早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说你做”,学生正襟危坐,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解。这种“满堂灌”的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使政治课失去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和亲和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素质的必然之举,也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理念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这两大核心因素的作用,切实做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从教师层面讲,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提升。从学生层面讲,要切实引导其在思想上接受、学习上自觉、思考上自主、行为上力行。  相似文献   

18.
"思品课,思品课,无非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因而,思想品德课往往让人觉得是一门严肃的课程.教师重在说教,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并时常使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则完全成了听众、观众.这样,教师讲起来感觉没有激情,学生学起来更是感觉乏味.长此以往,思想品德课堂成了"一潭死水".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普遍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感到政治课枯燥、呆板、乏味。认真分析其中原因,如教材内容的编排,学习目的的不明确,社会家庭的影响。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风格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授课艺术,逐步培养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这是政治教师需要迫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赵如 《学子》2013,(7):69
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主要课程,思想政治课是也是一门系统的课程。一直以来,升学依然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学方式的僵化,常常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和枯燥,没有兴趣去学习。这既有知识本身的原因,也有政治教材的原因,还有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