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的关系,对于探索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有计划地控制我国人口发展,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他们刚刚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就提出了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两个方面的理论和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写  相似文献   

2.
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统一,两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表明: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两种生产的发展史,两种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的。但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地说,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人口生产,人口生产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自18世纪创立以来,一直为世界各国平衡生产力与人口增长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导向。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的社会存在,是指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着手,认为社会生产有两种,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的对立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去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才能在世纪之交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宏观上调节社会主义生产是政府和人民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上看,社会主义生产的宏观控制是以调节物量为主的。可是,这样做能不能统率商品经济?能不能促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呢?对此类问题实在有必要进行总结和探讨。一、关于控制使用价值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古往今来,物质资料生产都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任何社会生产,在客观上都要求按照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这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的一个普遍规律。马克思曾经说过:“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直接统一于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双方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当然也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但是,人口自身的生产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或阻碍物质资料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恩格斯把人类自身的人口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看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理论,阐述了我国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现实情况,认为只有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同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人类自身的生产又对物质资料生产具有反作用。这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的基石。建国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分强调人作为生产者创造力的无限性,而对人作为消费者的一面估计不够。对马克思、恩格斯“两种生产”人口理论的误读,使新中国政府对当时人口问题的认识和政策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社会或过渡时期里,社会上全部或主要生产资料实行了公有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产生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法则。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法则要求在国民经济中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间有一定的正确的比例关系,即要求在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之间,工农业生产之间、产品与产品之间、劳动力资源与劳动需要之间、财政资源与财政需要之间等有一定的正确的比例关系。这些比例关系都客观地存在着。由于这些比例关系的客观存在,就使我们计划机关有心能正确地计划进行社会生产。如果计划机关没有认识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法则,即没有认识到这些  相似文献   

9.
社会生产包括三种类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物质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精神支柱;人类自身生产是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三大类生产之间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的产业之间都要实现动态的平衡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一个国家的人口状况固然不能直接影响社会制度,它却对生产的发展,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口——教育——就业——生产力这条经济链相互关系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我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在经济链良性循环中的意义。自从人类社会诞生起,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就同时存在,关系密切。无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无法生存,无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无法繁衍。两种生产互为前提、互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讨论这一问题,不仅有很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及其优越性,合理地分配社会总劳动,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在物  相似文献   

12.
人口与生活     
乎翻子一番,这样就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印度农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长期贫困低下,除了政治制度外,就是印度的人口增长率几乎是和农业生产率同步前进的。因此,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除了要搞好物质资料的生产外,也不能忽视人口的再生产。 人口的再生产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人口规律有一般人口规律和特殊社会阶段的特殊人口规律。一般人口规律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这是人类一切社会所共有的人口规律。特殊人口规律有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等。前资  相似文献   

13.
“现实生活的生产”不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前者是生产的客体,后者是生产的主体,两者相互生成,共同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排斥人类自身生产的历史作用,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历史是人类自身的历史。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人类自身生产的有关论述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把人类自身生产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起看作是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在(唯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不仅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包括“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  相似文献   

1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机制 在这一章中重点学习和理解的问题是: 1.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是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的: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就要求把社会劳动按一定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部门。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人们按照预先决定的比例来分配社会劳动,使各部门之间自觉地保持平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法则,给计划工作提出了一项重要的要求,就是必须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计划互相协调起来。列宁早就教导我们说:“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计划,必须严密的协调起来,并同时拟定我们所需要的统一的经济计划。”不仅如此,而且要把各个部门和经济区的计划互相协调起来,消灭一切环节上的脱节及不均衡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再生产各部分(生产、消费、流通、积累)之间的正确比例关系,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之间的正确比例关系,保证生产地域分布的正确比例关系,保证采掘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以及各生产部门内部的正确比例关系。为了全面地适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法则的要求,每一个经济计划工作者必须切实地掌握计划化的方法,并使其不断地趋于完善,要使国民经济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正确地反映这一法则的要求。在苏联编制计划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就是平衡法。平衡法的实质,就在于它通过一系列的平衡表把相互联系的指标加以比较对照,反映出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当然平衡表并不是消极的反映国民经济中已有的比例关系,相反地,它表示着扩大再生产的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它具有改变旧有的比例关系,建立适应於政治经济任务的新比例关系的生命力。对于编制国民经济计划而言,在各种平衡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物资平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如何根据生产和需要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使生产发展的方向、结构和规模与广大群众的消费需要相适应,搞好综合平衡,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这是我们在计划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所讲的生产,是指社会第二部类生产,即消费资料生产;需要,是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包括生产需要。一、生产和需要的“直接同一性”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有两种生产 ,即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以人类自身生产为主 ,形成原始社会 ,以物质资料生产为主 ,形成阶级社会。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是其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居主导地位的必然。母系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作为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的分界线 ,是人类自身生产的主导地位被物质资料生产代替的结果 ,原始社会的分期标准是婚姻发展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立的经济。市场经济建筑在生产社会化和私有制基础上。生产社会化使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生产愈来愈强烈地要求按比例地发展。而资本主义私有制阻挠这种要求的实现,社会生产过程没有统一的社会控制,处于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计划经济建筑在生产社会化和公有制基础上。千万个企业的个别生产过程汇成的社会生产过程,在统一的社会控制下发展着,社会生产处于计划管理的状态。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人口生产必须同物质产品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相适应人口生产,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产品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社会联系方式通过劳动对物质生活资料或物质财富的制造。生态环境的生产,是指与人类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关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按其固有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生产。在这三种生产中,人口生产同物质产品的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生产必须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条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方针,其中心内容就是要保持经济发展的宏观稳定性和协调性,在社会总供求的动态均衡中推进经济增长,其中心目标则是保持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均衡,做到适度速度、协调比例和良好效益的统一。实施中大体有以下内容: 第一,量力而行,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保持适度增长。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较少,我们必须根据这样的国情和国力来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否则,欲速不达,经济发展难免遭受挫折。第二,自觉遵循国民经济内部各种比例关系,保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客观存在各种比例关系,主要是农业与工业之间、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生产与人民生活之间、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都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保持这些比例关系的协调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第三,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动态均衡。总供求的平衡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从近期看主要是把握好总供求的均衡态势,适当控制总需求,使需求结构基本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