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9月18日至24日在陕西师大召开。出席会议的国内学者103人,国外学者17人,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著名魏晋南北朝史专家周一良、黄烈、朱大渭、简修炜教授及日本著名学者谷川道雄先生、藤家礼之助先生、窪田庆文先生,韩国学者朴汉济先生、池培善先生等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文化史研究是近年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研究相对而言却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次会议着重围绕这个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从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来看,相当一部分涉及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宗教、社会风气,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有的学者认为,魏晋名理学、玄理学、佛理学等三大主流思潮的相继肇兴,使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山西大同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和大同市平城北朝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北朝都城与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23日在山西大同大学召开。来自  相似文献   

3.
王银田,1957年生于大同,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曾任大同市博物馆副馆长,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现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辽金史学会理事,山  相似文献   

4.
学术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日前在我院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辛德勇,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陕西师大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伟洲,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凭,中共大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邹玉义,大同市人  相似文献   

5.
<史通>有关史书体例的理论知识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史通>较为详尽地考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言体、国别体与通史的编撰;揭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年体的盛行状况及其原因,指明这一时期史例中兴与编年体撰述盛行的特殊关系;批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纪传体史书撰述中种种"体统不一,名目相连"的弊端.<史通>对魏晋南北朝史书编撰中体例运用情况的考察,论证并充实了<史通>的史书体例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6.
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的资源开发力度经历了由弱到强,开发区域经历了由中心地区到边远地区的走势,生物资源亦是如此。文章将巴蜀作为一个整体,主要叙述分析了巴蜀生物资源中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的相关情况,为了使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个时段的叙述更加明确,笔者将这个大时段分为先秦、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分时期、较详细地叙述分析了这一时段巴蜀地区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灵活多样的私学教育形式,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当时社会动荡有关,私学的昌盛保证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和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与谢灵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但他们二人的诗歌创作却有着明显的区别.陶渊明的诗是写意的、含蓄的;而谢灵运的诗则是摹象的、写实的.他们诗歌风格的不同也体现着魏晋南北朝诗歌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文女祖的嫘祖,其传说事迹大多与纺织业有关,嫘祖的传说故里目前统计的有十多种说法之多,但是嫘祖传说与本地纺织业发展结合起来并促进本地纺织业发展的却主要是巴蜀地区。文章将巴蜀作为一个整体,主要论述分析了巴蜀魏晋南北朝以前这段时期纺织业发展的概况。为了使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个时段的论述更加明确,笔者将这个大时段分为先秦、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分时期、较详细地叙述分析了这一时段巴蜀地区纺织业的发展及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对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较少,《魏晋南北朝"论语学"研究》一书弥补了此缺憾。此书的特色在于从学术的层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语》诠释方式的发展与演变予以全方面、多角度地论述,注意吸收学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探讨《论语》在政治、教育、社会风尚与宗教方面发生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充满重大变化的时期。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激烈动荡之中。长期的混战,加之饥荒、天灾和疫病,迫使广大的北方人民离乡背井,向南方迁移。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迁徙,社会生活的动荡变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形势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变化对人们服装观念产生重大的影响。南北各民族间的服装观念影响了汉民族的服装文化,为隋唐服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魏晋南北朝服装表现出多民族性的特征北魏为鲜卑拓跋政权。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公元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传文学的嬗变轨迹表现在:(一)人物范围逐步缩小;(二)由性格化向叙事化转变;(三)思想感情由浓而淡;(四)语言向骈俪发展。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继汉乐府之后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府诗(包括民歌)既因乐府而得名,就必然与音乐机构、乐官制度密切相关。梳理魏晋南北朝主要朝代乐府官署的设置情况和分析乐府文学发展趋势后可以发现:完备齐全的乐府机构是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乐府歌诗的发展趋势也会影响魏晋南北朝乐府官署的设置,甚至改变乐府机构的格局;乐府机构是实现乐府歌诗雅俗交融的催化剂;乐府机构是促进南北朝乐府文学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的审美主体。审美主体的含义有二:一是超越现实人格的理想人格,一是超越现实个性的艺术个性。审美主体的出现,意味着由普通的人转化为审美主体,这包括现实人格转化为理想人格,现实个性转化为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遗产极为丰富,大师迭出。笔者试从《典论》、《诗品》和《文选》中吸取一些有用的东西,为建设我们当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学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图书管理的机构,图书管理的方式,图书管理的特点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管理制度加以探讨,说明它在中国图书史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为隋唐图书事业的进一步兴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成县大云寺石窟部分唐、宋时期题壁、石刻文字尚存。寺内"汉永平十二年"刻字说明佛教很早就已传入今陇南市境内,"梁大同九年"刻字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曾经在陇南境内兴盛及萧梁曾经统治陇南部分地方的史实。大云寺石窟开凿于北朝,创始于北魏的可能性最大,至隋唐时期已具有一定规模,"千佛"(遗迹)塑造于北朝至隋唐期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立于中唐时期。"大云寺"之名始自唐代武则天时期,石窟主要表现佛教内容,也包括儒家、道教和社会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的传播使用是各民族相互往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直接例证。论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传播使用”为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梳理历史史料,运用语言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从中央对西域的治理、政治和亲、屯田活动、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以及汉语学习、语言借用、民汉翻译等方面,梳理出汉语言文字在西域传播使用的脉络;接着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传播使用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中原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治理力量有所减弱,但是汉语言文字在西域的官方地位却一直保持不变,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对西域的影响依然卓有成效,促进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不断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人画山水诗的产生都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强烈精神还乡思潮的风会有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大分裂、大动乱的年代,广大文人士大夫在极度悲苦彷徨中,在毅然走上怀疑、否定名教道路的同时,总想有一个可以栖身的避难所,于是在诗画艺术这一人化的自然中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获得了精神上的快慰与满足  相似文献   

20.
殷宪,男,1943年生,山西太原人,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汉族,教授,现任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多年来,殷宪先生致力于书法和北魏平城历史文化的研究,曾先后担任中国书协第四届学术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七届和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