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涛 《考试周刊》2014,(59):14-14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可以看做是研究文学与性别意识的最经典作品,通过《简·爱》,读者可以清晰地从字里行间看到,在成长过程中和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找寻到所谓的幸福,知晓作者幸福的标准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对简.爱的描写,塑造了一个自强不息、独立的女性。本文通过比较近年来不同学者们对简·爱作品以及人物的分析,得出了人物自身在反抗精神之外,存在着一种妥协精神。如果说反抗是打破旧的事物,那么妥协则是建构一个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强调文学与哲学的结合,突出文学的介入功能。夏洛蒂?勃朗特创作从不因循守旧,重视自我感情的抒发和女性书写,《简·爱》是其本人梦想历程的写照。探索女性从“房中天使”到独立女性过程中的存在主义心路历程,包括分析自由选择、孤独与死亡和他人即地狱,从而使文本解读具有存在主义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我们由简·爱而与夏洛蒂·勃朗特相识,又因夏洛蒂·勃朗特更加深入的理解简·爱。心灵契合的时刻,她们互为彼此,寄托期望的时刻,夏洛蒂又成为一个画家,极力描绘着理想中的自己。《简·爱》的出世,让平凡的夏洛蒂不再平凡,而简·爱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尊严与自由,始终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5.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洛蒂·勃朗特的宗教观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反基督教的,本文通过对《简·爱》的分析,论证了夏洛蒂的宗教观并非是反基督教的,其实质是一种新教思想,同时又夹杂着矛盾因素。  相似文献   

6.
《简·爱》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有显著地位的小说。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成长之路,塑造了一个独立自强、不畏权贵、不向世俗低头的有反抗精神的人物角色。文化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说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本身经历的写照,可以从简·爱的经历与作者的真实经历对照中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简·爱>是一部带有作者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借简·爱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平等、互敬互助、坚贞不渝的爱情观,并通过创作发挥向世人展示了她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理想.  相似文献   

8.
由《简·爱》谈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的作品《简·爱》,以其进步的思想性成为影响深远的一部小说。本文将通过对作品中主要女性角色的比较分析,来讨论作者对于女性的观点和态度,以期客观而辩证地鉴别此部作品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1847《简·爱》出版以来,众多的文学研究者已从不同角度对夏洛蒂及其《简·爱》做出了相关研究。不论是读者还是文学批评家都比较倾向于认为夏洛蒂是一位独立、自尊、自强的维多利亚时代新女性形象,然而却少有人注意到夏洛蒂独立自强的背后其实纠缠着她自身强烈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外表的自卑心理。本文将主要运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解析夏洛蒂的外表自卑心理及其在小说《简·爱》中的投射,进而揭示这种自卑心理形成的文化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0.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通过简·爱形象,传导了十九世纪英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自我实现的愿望,展示了知识女性对自身的思考,体现了作家"肯定自我"为核心的理想人格.所以,简·爱形象是作家高出于时代的精神产儿,是她的理想人格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简·爱》作品的认识,分析该作品的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作为女性作家其写作具有的时代束缚性:她无法摆脱当时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她的影响,没能塑造出真正独立自主的简·爱。同时,深入探讨其作品具有时代束缚性的具体表现,并对产生时代束缚性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使广大读者在了解《简·爱》作品的同时,也更加了解夏洛蒂·勃朗特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大师小传 夏洛蒂·勃朗特,1816 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8 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而先后死去。于是夏洛蒂和妹妹爱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1 5 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的学校读书,几年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后来她曾当过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和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刻薄与歧视而放弃了这条谋生之路。她曾打算自办学校,并前往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虽然创办的学校因无人就读而以失败告终,但在意大利的经历却激发了她表现自我…  相似文献   

13.
以女权主义批评来解读<简·爱>女主人公简·爱这个女性反抗的代表人物性格中顺从的一面.目的是想把<简·爱>文评中长期被忽视的简·爱性格另一面提出来, 抛砖引玉, 希望对简·爱这一深受读者喜爱的女主人公能有更多、更客观、更辩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4.
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借助古希腊的犬儒主义-斯多葛主义,来实践"有病然而幸福,处于危险然而幸福,颠沛流离然而幸福"的生存观。福柯也曾借用古希腊-罗马修身观来阐述一种生存美学思想,通过福柯的生存伦理美学来解读《维莱特》,可以洞悉夏洛蒂的生存状况,也使作品的"粗鲁、夸张、突兀"与"高贵、纯真、质朴"并存的矛盾特性豁然明了。  相似文献   

15.
朱海燕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01-103,111
夏洛蒂.勃朗特的自叙体小说《简.爱》着力描写了主人公多姿多彩的情感世界,纵横交错的情感轨迹和心路历程。爱情心理的交织,使人物的心态世界尤为饱满、丰厚,从而刻画出具有艺术魅力的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6.
说起《简·爱》这本小说,大家可能都相当熟悉。那个倔强聪慧、富有反叛精神的家庭女教师形象早已深入全世界读者的心扉。本期“阅读”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另外一部作品——严格地说那并不是一部刻意为之的作品,而仅仅是夏洛蒂日常生活中信手写下的书信。这本是一些从未预备拿来发表的文字,因而它们比小说更加直白、率性,更加令人唏嘘感叹,痛彻肺腑。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外论者对她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对其文艺思想则很少论及。本文认为,夏·勃虽不曾专门著书立说论述其文艺思想,但散见于她书信之中基于自己文学实践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创作经验、文学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则颇有见地;特别是她有关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及其作家有社会责任感等问题的独抒己见,阐明了作家怎样才能向人类奉献出更真实、更精美、更有益的精神食粮,这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繁荣,都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淑荣的《夏洛蒂.勃朗特传》中译本中存在不少错译误译问题,很值得商讨。结合有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类似作品翻译,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谢妍 《语文知识》2013,(4):100-101
《维莱特》是一部超越了《简·爱》的自传式小说,其中所展现出的语言表达、意境描写、气氛渲染和人物刻画都较《简·爱》更胜一筹。同时,作者在这部自传式小说中暗藏了更多的自我意识,主人公在性格、爱情观、命运等各个方面都无限接近于作者本身。  相似文献   

20.
<简·爱>中多次出现了月亮与火的宗教色彩的描写,以多侧面、多角度的方式预示着主人公爱情的命运,从而为作品增添了神秘朦胧的色调.月亮与火这两个现实的物化体也在月亮的清冷与火的炽热中尽情地舒展着爱情的激荡与超越,诠释着现实与理想,地狱与天堂的希冀与升华,揭示着男女主人公受难-追寻-获致幸福的主题.从而在浓厚的宗教色彩的重幕下构成小说的主题意象,令作品意义更为厚重,拥有永恒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