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年前的4月18日,百年科学巨匠、物理“至尊”爱因斯坦溘然长逝;50年后的这一天,一项最重要的纪念活动———全球“物理照亮世界”光束传递———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开始,然后遍及世界。在这项活动中,上海崇明岛成为“光传递”中国区首站。“物理照亮世界”从普林斯顿开始综合英国、美国媒体4月18日报道,为了隆重纪念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有关组织者从2004年就开始策划一项计划:全球数十万人参加的“光束传递”活动,并称之为“物理照亮世界”。根据计划,美国当地时间4月18日傍晚,“物理照亮世界”活动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爱因斯坦故居开始…  相似文献   

2.
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相继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学说、质能关系等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震动了整个科学界,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100年后的今天,为了纪念相对论诞生100周年和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把2005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北京时间2005年4月19日上午8时45分,作为“世界物理年”重要的全球性纪念活动之一,“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播活动开始了,一束光信号从爱因斯坦曾经任教的普林斯顿大学发出,很快全美所有城市都亮起纪念爱因斯坦的明灯。19日晚7时,作为“物理照耀世界”光束全球传递活动的中国区首站,上海…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革新》2000年第11期中有贺道德先生的一文“关于‘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探讨”,笔者有如下异议:两事件的光信号到达中点观测者的时刻同时与否能等同于两事件同是发生与否吗?    在“爱因斯坦火车”中,同时性定义为:两处事件的光信号同时到达中点位置,则该两处事件为同时性事件。贺先生的文章,自始至终建立在这个不严密的定义基础上。爱因斯坦的定义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把事件发生时刻偷换为事件光信号到达某地点的时刻。须知,任何信号的传递都要有时间的,光也不例外,因此光到达观察者的时刻已经不是事件的发…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5,(5):28-28
1905年,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领域奠定了基础,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  相似文献   

5.
为了纪念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发表的“光量子”、“狭义相对论”和“布朗运动”等论文对20世纪物理学革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决定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以促进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吸引广大青年热爱与走进物理,使物理学在新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2005年为什么叫“世界物理年”吗?为了纪念爱因斯坦100年前对物理学界做出的贡献,唤起人们对物理学的热爱,2004年6月,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将2005年命名为“世界物理年”。德国、英国等国家,则干脆将“世界物理年”改名为“爱因斯坦年”。  相似文献   

7.
《科协论坛》2005,20(4):20-20
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等重要论一百周年。100年来,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对人类明与进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为此,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将2005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并得到联合国的高度重视,通过了决议。其宗旨就是通过展示物理学在社会、经济、技术、化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公众对物理学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8.
1905年是世界物理学光辉灿烂的一年,也是科学史上翻天覆地的一年。伟大的物理学巨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在这一年里接连发表了5篇论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学,为以后的物理学研究的诸多科学技术领域奠定了基础。值此百年之际,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年10日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的决议,以纪念这个“奇迹之年”。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爱因斯坦1岁时,全家从乌尔姆市搬到慕尼黑,慕尼黑是当时世界科学中心地之一。17岁时,爱因斯坦考上了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内容分析法,从科技期刊史和科学传播史的角度研究《改造·相对论号》首次集中传入相对论的科学意义。研究结果认为:1921年4月出版的《改造·相对论号》,全面介绍了爱因斯坦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思想,拉近了我国与当时世界物理前沿的距离,促进了国人对现代物理前沿知识的了解和研究人员的成长,在中国近代理论物理学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   1905年通常称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奇迹年“(Annus Mirabilis).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一个26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如何能引起如此深远的观念变革,因而打开了通往现代科技时代之门?当然没有人能够绝对完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也许可以分析他成为这一历史性人物的一些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5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科学与中国’庆祝2005年世界物理年院士专家巡讲报告会”上作题为《百年物理学的启示》的报告。路甬祥说,100年前爱因斯坦发表的5篇论文,引发了以量子论和相对论为基础的近代物理学革命。这场近代物理学革命将科学引入到一个新时代,人类认知的触角伸向宏观和微观世界,催生核能、半导体、激光等技术,改变了人类现代的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路甬祥从8个方面谈了爱因斯坦等近代物理学家的成就及发现历程带来的启示。一是实验和理论之间的矛盾催生新的科学概念。19世纪末,人们陶醉于经典物理学的解释,甚至认…  相似文献   

12.
“挑战与争鸣”栏目已刊出多篇批驳爱因斯坦同时性命题的文章(见如2000年第5、9与10期,2001年第3、5、8与11期,2002年第6期和2004年第8期),笔者也参与了这场大争论。在拙文《关于“同时性的相对性的探讨”的探讨》中,笔者揭示了爱因斯坦的“同时性的相对性”命题存在的悖谬问题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对论的相对时空观被认为比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更接近客观真实。但实际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自我矛盾的理论,不可能具有客观真实性。相对论是建立在三条假设的基础上的。第一条叫“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的原话是“物理体系的状态据以变化的定律,同这些状态的变化与以两个彼此作相对匀速移动的坐标系中的哪一个作参考是没有关系的”。第二条是“任一条光线在‘静止’坐标系中总是以确定的速度C运动,不管这条光线是由静止的还是运动着的物质发射出来的”,也就是说光在真空中…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今年(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所确定的“国际物理年”,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同时也是爱因斯坦发表他的著名理论,狭义相对论的100周年。狭义相对论深化了牛顿所奠定的牛顿力学,深化了牛顿所提出的时空观,从而影响到当代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人们公允地认为这是物理学领域里的大突破,亦即由宏观低速运动领域的突破,进入到宏观高速领域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6月10日通过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庆祝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05年做出三项伟大成绩100周年。爱因斯坦于1900年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1901年入籍比利时。这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为了生活就做了专利所的小职员(“苦力”,爱因斯坦自称)。他认为当时的物理学家“欠缺深度”,就利用业余时间和在工作余暇偷偷地研究物理学,他的研究工作除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之外,还涉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化学和生物技术也得益于爱因斯坦关于分子和分子运动见解。在这奇迹的一年(1905年)中,爱因斯坦的贡献足以和牛…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往事:1905年,爱因斯坦揭示了“第一种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1916年密立根对此进行了验证,两人分别在1921年、1923年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23年,德布罗意揭示了”第二种波粒二象性(电子的波粒二象性)”,1927年戴维逊和小汤姆逊对此进行了验证,这也令他们分别在1929年、1937年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7.
2005是世界物理年。1905年,也就是一百年以前,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著名的文章。这5篇著名的文章分布在三个主要领域:一是关于光电子理论,他把光看成是具有量子性质,并首次给出了E=hv的公式;二是发表了两篇文章,提出了分子运动论,从实验上证明了分子、原子的存在,第三方面更为重要,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狭义相对论,第二篇文章是质量与能量的等价性,E=mc^2。  相似文献   

18.
李文 《华夏星火》2004,(12):22-23
信息技术“三大”进展,早期生命研究有重大发现,SARS攻关“马不停蹄”,量子领域进入全球年度“十佳”,推动世界“光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西阳 《今日科苑》2005,(6):38-38
有时候,一个人的好坏是很难界定的,比如美国的托马斯·哈维博士,是他制造了“爱因斯坦大脑之谜”;50年后的今天,又是他自己揭开了这个谜底……悄悄取走爱因斯坦大脑50年前,他悄悄地取走属于艾尔伯特·爱因斯坦遗体一部分的一块2.7磅重的灰色物质——以致  相似文献   

20.
规范理论的创始人外尔,在1918年运用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的思想和方法,把“尺度相对性原理”同“运动相对性原理”相比较,大胆地提出了规范不变性原理,这勇敢的一步在得到了爱因斯坦由衷赞赏的同时,也遭到爱因斯坦的严厉批评,可贵的是外尔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规范不变性原理的思想。文章使用“剩余结构”理论详细分析了规范理论发展的这关键一步,有利于深刻理解规范不变性原理与数学和物理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