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展开深入研究,首先分析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为社会矛盾化解带来的机遇,然后以实现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构建有效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提高社会矛盾化解成效为目的,为其提供几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拓 《传媒》2020,(10):37-39
电视调解节目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议程设置由来已久,曾经遍地开花,创造了可谓辉煌的收视表现。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调解类节目观众黏度日益下滑,收视表现承受重压。如何不落入琐碎、低俗的收视陷阱,让电视调解节目在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成为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又兼具社会管理功能的媒体重器,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地域性、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用真诚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掌握的司法调解资源增强地面频道的地方服务性功能,建构媒体参与的社群管理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3.
姚博 《中国广播》2012,(4):46-48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媒体和司法部门的合作现状喜忧参半,司法部门的宣传工作有待加强。本文分析了双方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公众对于媒体和司法部门不同的社会功能具有不同的社会期待,并依此就解决媒体和司法部门合作共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视调解节目进入地方电视台节目议程设置由来已久,曾经遍地开花,创造过可谓之辉煌的收视表现。而如今,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调解类节目观众黏度日益下滑,收视表现承受重压。如何不落入琐碎、低俗的收视陷阱,让电视调解节目在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成为既践行"依法治国"方略,又兼具社会管理功能的媒体重器,就需要传统电视媒体通过地域性、差异化的转型升级,用真诚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社会矛盾,建构媒体参与的社群管理形式创新,即通过掌握的司法调解资源以增强地面频道的地方服务性功能。本文以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社会民生类节目《调解有一套》为例,通过分析其作为电视媒体的内容导向与功能担当,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地面电视频道民生节目体系提供新的思考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调解节目悄然出现,以解决情感问题、注重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口号,以其创新式的调解方式在社会中掀起了收视热潮。在面临社会转型以及生活节奏迅速的当前,电视调解类节目已经不再局限于它本身的一种大众传播功能,它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成了除了司法、行政、人民调解这三种调解方式之外的又一解决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平台。本文就调解节目以及调解节目出现的背  相似文献   

6.
《庐州和事佬》是合肥电视台生活频道推出的一档全新的民生互动栏目,它采用全新的制作思路,以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事佬作为矛盾的主要调解者,两者的联动形成合力,现场帮助老百姓解决切实的问题。打造了一个以专家型和事佬为核心的民间团队与媒体强强联合的传播平台。《庐州和事佬》虽然解决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小矛盾,但以小见大,以小矛盾的调解彰显了栏目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李洋  李君 《报刊之友》2014,(3):129-130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为了维护平等和谐的医患关系,社会往往偏重于强调医护人员在构建医患关系中的责任。由于媒体、舆论对医疗行业的不客观评价及患者角色意识的增强,导致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并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媒体不应只以凸透镜来聚焦个别医生的不当行为,甚至放大到整个医疗系统,须知扭转当前媒体对医患报道的凸透镜效果刻不容缓。当前媒体营造客观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对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受众的信息需求基本由网络媒体来满足,一大批主流媒体开始在网络上发挥环境监测、社会协调等职能;而自媒体则在社会热点信息传播过程中承担起快速传播信息、关注草根、缓解负面情绪等职能,主流媒体与自媒体相互监督与补充,形成了良好互动并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杨国蕊 《青年记者》2012,(18):38-39
医疗纠纷调解存在媒体监督缺位的问题 1,医疗纠纷频发,各地纷纷建立调解机制化解纠纷 最近几年,医疗纠纷频发,不少地方的患者,不是走正规法律途径解决,而是采用烧纸钱、在医院门诊设灵堂、聚众抗议甚至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等自力救济的方式,媒体称这种现象为“医闹”.每次有关“医闹”的新闻报道都引起了社会多方关注. 为破解“医闹”难题,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希望通过设立一个独立于卫生部门和医院的人民调解机构,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上海、山西等16个省和直辖市的56个地市,启动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媒体生活政治话语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诺 《新闻战线》2016,(5):107-110
国家发展的主题变化了,新闻话语也跟着变化,当代中国媒体新闻生产越来越注重将个人群体命运与国家的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媒体开始注重呈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微观话语。媒体参与具有重大公共意义事务的讨论与呈现,是转型期解决中国发展各种矛盾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协商与对话的存在是社会中公民之间相互尊重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1.
《金牌调解》是江西卫视2011年3月推出的一档“以调解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社教栏目。每期节目邀请一对或多个相互之间有矛盾的当事人进入演播室,由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当事人排忧解难、化解冲突和矛盾,以调解成功为基本目的,以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宗旨,开播一年来.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好评。《金牌调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契合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性诉求.体现了一个主流媒体的文化追求和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12.
宋倩倩 《新闻世界》2012,(1):177-178
媒体对深圳“联防队员施暴”事件的报道引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口诛笔伐。众人责难媒体为了抢发新闻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逼迫受害者回忆受辱经过。而媒体辩解,采访第一当事人是对新闻的尊重,是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要求,是对新闻价值的挖掘。一方面是新闻价值以及媒介生存现状对轰动性新闻的需要,一方面是采访对象的感情,媒体应该如何选择?本文以“联防队员施暴”事件为例,试从事件的分析、挖掘新闻事件与维护采访对象情感之间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三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3.
传播内容的低质量、传播主体的非理性和话语权力的不平衡使得自媒体陷入公共性的困境。解决自媒体技术发展与公共性建设之间的矛盾,需要提高自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构建自媒体平台审核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刘力豪  闫航 《今传媒》2012,(8):102-103
2011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调解的力量显得愈发强大。近段时间以来,以解决公众纠纷为目的的调解类节目收视不断创出新高,甚至成为了地方媒体的炙手可热的品牌栏目。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调解类节目创设的社会背景、河南电视台《爱心调解》栏目设置与传播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电视调解类节目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既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在社会矛盾的凸显期。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正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媒体宣传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宣传如何坚持正确导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科学把握的问题。面对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特点,媒体既要宣传民主思想消除社会矛盾,又要宣传用法制手段处理社会矛盾。由于受多  相似文献   

16.
资讯定制型平台媒体兼具商业、技术与媒体三重属性,本文运用理性协同的框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如何调和其商业、技术与媒体三重属性之间的矛盾.资讯定制型平台媒体的伦理应以人类社会的价值尺度为本,让价值理性发挥"指挥棒"的引领作用,使得商业和技术的逻辑以人与社会的价值体系为前提,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协同以及人机协同,从...  相似文献   

17.
马婧 《出版广角》2019,(12):61-63
自媒体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力量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态。政治传播亦同时面临复杂而矛盾的新局面。当前,政治传播需要研究自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规律,提高主流媒体的公共责任意识,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协商对话。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5,(6):50-5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期,并使得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变得日益纷繁复杂。如何在这一社会变革期内,更好地发挥大众媒体的社会职能,履行其公共责任,从而形成推动社会明进步的良好氛围,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何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把握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从而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大众媒体在新形势下应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谭天  于凡奇 《视听界》2009,(5):63-65
由于社会矛盾的凸显和媒体环境的变化,长期居于强势地位的电视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与网络媒体互动融合,成为电视媒体应对日益改变的社会舆论构成的一个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