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源CaCl_2和SA处理对甜瓜弱光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方法:以甜瓜‘羊角酥’为材料,对材料进行遮光(约50%自然光强)并结合外源CaCl_2和SA处理,测定植株的生长和光合指标。结果:(1)弱光处理7d会抑制甜瓜植株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使Pn和Gs显著下降,Ci显著升高,说明弱光胁迫导致甜瓜Pn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限制因素。(2)弱光胁迫下喷施CaCl_2的植株其叶长、叶宽和株粗显著高于对照T4,分别提高了20.44%、17.15%、30.77%,除了株高,其它四个生长指标达到自然光下(T1)生长水平;SA缓解甜瓜弱光胁迫伤害的效果不明显。(3)CaCl_2和SA处理能提高两种光照下的甜瓜生物量,但弱光条件下CaCl_2处理促进植株生物量积累的效果更明显。(4)两种光照下喷施CaCl_2和SA促进叶绿素合成的效果不显著。(5)自然光下外施CaCl_2和SA对甜瓜植株的光合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弱光条件下,CaCl_2和SA处理植株Ci分别降低了20.98%和14.75%,Pn提高了30.04%和55.79%,说明弱光下外施两种物质对甜瓜植株的光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两种光照下CaCl_2和SA处理对Gs改变不大,但能使Tr降低,尤其是弱光下Tr降低程度显著。结论:外源CaCl_2和SA能维持弱光胁迫下甜瓜植株的光合能力,对甜瓜植株的弱光耐受性具有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脱毒裂萼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裂萼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 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 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l 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测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对脱毒裂萼草莓的叶绿素含量、生长温度、光强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脱毒裂萼草莓叶绿素含量为2.885 mg/g.fw,较病叶提高了21.58%;在光强为0~2000μmolm-2s-1范围内,净光合速率(Pn)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直到光饱和点,最大值为10.5μmol CO2m-2s-1;在温度为0~17℃时,Pn随温度增加而升高,17~40℃时,Pn随温度增加而下降,测出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7℃左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
用150ppm的2,3-环氧丙酸钾喷施水稻植株,能明显地提高叶片Fd/Fs的比值和叶绿体的Fv/Fo及Fv/Fm的比值,即提高叶片的潜在光合作用量子转化效率和叶绿体的PSⅡ潜在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在Mg~(2 )的存在下,能提高PSⅡ与PSⅠ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在叶绿体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的情况下,能提高PSⅠ与PSⅡ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表明它具有提高Mg~(2 )和膜蛋白磷酸化对两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 2,3-环氧丙酸钾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并且在水稻生产上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几种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的水稻具有较高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Mg~(2 )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高产品种的Fv/Fm和Fv/Fo的比值,并对高产品种叶绿体的PSⅡ和PSⅠ之间激发能分配的调节能力也较高,这可能与高产品种叶绿体的内部结构有助于外加Mg~(2 )更充分发挥提高它们原初光能转化效率、PSⅡ潜在活性和调节两个光系统之间激发能分配的作用有关。 Ch1a荧光诱导动力学的技术,有可能运用于早期检测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该实验研究不同浓度的锌对小麦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在处理浓度为2.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10.17%,荧光动力学参数NPQ的值在处理浓度为5.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34.31%,ETR的值在处理浓度为3.0 mg/L时比对照组增加了26.18%,qP和φPSⅡ的值在处理浓度为5.0 mg/L时分别降低24.17%和27.47%.但锌处理对小麦幼苗荧光动力学参数中Fv/Fm和Fv’/Fm’的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品种"冬棚瑞丰"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腐胺(Put)对弱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和同工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弱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SOD同工酶表达减弱,SOD活性降低;而外源Put诱导弱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出现新酶带SOD2,SOD同工酶尤其SOD3~5表达增强,SOD活性升高;Put对弱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SOD活性和同工酶的调节作用以1 mmol/L比5 mmol/L Put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高浓度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干旱胁迫下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中的三种抗氧化酶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但经SA处理的水稻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较对照的低,而且这三种抗氧化酶同工酶谱带数目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表明,高浓度的SA使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大大降低,使水稻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9.
以红肉脐橙[Citrus sinenisis(L.)Osbeck'Cara Cara']幼树为试材,采用4个水杨酸(SA)水平(0,0.1、0.5和2.5mmol/L)叶面喷施并结合根部灌溉后进行干旱处理,清水正常灌溉为对照.对干旱胁迫过程中幼树叶片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产物、脯氨酸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相比,干旱胁迫下,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增多,脯氨酸(Pro)积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显著;另一方面,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红内脐橙经SA处理后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Pro的积累显著高于未用SA处理的叶片,同时,SA处理能显著降低叶片MDA含量.  相似文献   

10.
杉木幼苗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5,(5):28-31
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材料,测定杉木不同叶位的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杉木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P<0.05),但各叶位间的叶绿素a/b的值差异不大。Fo、Fm和Fv的值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减小,Fv/Fm、Fv/Fo、Qp各叶位间差异不显著。ΦPSⅡ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升高,NPQ的值则是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与中部叶的Fv'/Fm'差异不大。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绿素与Fo、Fm呈显著负相关,但与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1年生的杉木幼苗的功能叶为植株中部的叶片,底部的叶片虽已趋于衰老,但对杉木的光合作用仍有一定的贡献,初展的上部叶虽然叶绿素含量最低,却已具有较高的转化光能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