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曾说过:"如果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任何事物都有值得下笔的方面,都有别人未发现或未体验的东西。"从这可看出在写作中观察的重要性。同理,盲生对所要叙述和描写的对象观察得越细,印象越清晰,文章可能  相似文献   

2.
鲁迅小说对对话做了巧妙的安排,体现了鲁迅崭新的文学观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并产生了独特的魅力。鲁迅小说对话的场景性使得鲁迅的小说在人物刻画上有了戏剧化的特点。这与作者突破传统写作方式,追求写实的写作要求有关。鲁迅小说对话中的戏剧化处理,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达到了超高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3.
叙述与描写是记叙性文体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犹如雕塑的基本刀法,舞蹈的基本步法一样。从记叙性文体来看,报告文学、文艺通讯之类,叙述的成份多一点;小说、散文的描写成份多一点,但不可能分得一清二楚,两种成份都是有的。有人提出还有抒情,认为叙述、描写、抒情是记叙性文体的三种基本表达形式。这当然也有一点道理。但是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抒情不是与叙述、描写并列的东西,常常是在叙述中有抒情,在描写中有抒情。叙述是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内容的一种最经常的行文形式,常常是担负起文章树骨架的作用。通过叙述给人以全貌,使文章衔接、连贯,溶为一体。过去写作理论上一直传下来说,通过叙述要交代出六个“什么”: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写作主体观、学习观、实践观和表述观等四个方面对鲁迅写作教育思想进行探讨。认为鲁迅的思想、文学修养并重,对文本作比较鉴别,先写能写的再图变革和要使大家能懂爱看等基本观点,对今天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写作实践活动,和由“应试”向“素质”转轨的写作教育,均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文章阐示了鲁迅对传统作文和做人观、读书作文法、趋时苟安的实践观及朦胧难懂的表述观等的批判,以期对当今语文教育界建构写作素质教育的新观念,给予认知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在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在小学课本中,选进了好几篇他的作品,由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写作年代久远,思想内容深刻,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呢?我觉得可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析背景,悟含义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如《在仙台》写的是1902年,  相似文献   

6.
我今天想从小的角度来讲写作的基本问题。创新作文要求我们重视写作中的细节问题。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在思想主题、角度等方面花费很多的心思。但是很少有能表达自己想法的细节,文章写得比较空洞,也就是作文里缺少真实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写作的诀窍就是细节加上联想。这显然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7.
写作立意就是学生在语文写作开始之前,就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主题进行明确,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详细叙述,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以及认识。学生文章写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意层次的深浅,作文立意其实就是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本文从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出发,首先对写作立意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对语文写作的立意训练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今天想从小的角度来讲写作的基本问题。 很多同学写作时,在思想、主题、角度上花很大的心思.但是很少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细节,文章写得比较空洞。空洞即你的作文里面缺少真实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创新作文要求我们重视写作中的细节问题。很多同学写作时,在思想、主题、角度上花很大的心思,但是很少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细节,文章写得比较空洞。空洞即你的作文里面缺少真实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散文诗《雪》,收入了中学语文教材。近来陆续读到一些分析讲解这篇作品的文章,看来在对它的思想意义和写作特点的理解上是存在分歧的。这里,我们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进一步研究。《雪》,1925年1月18日写于北京。当时北方处于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鲁迅在极其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关于文章的思想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这些思想 ,不仅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于我们今天从事写作的人来说 ,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本文从文章作用、写作态度、读者、内容、形式、语言、修改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书的故事》(第十二册)选自唐弢为青少年写的《鲁迅先生的故事》这本书,文章篇幅不长,情节也很简单,然而读了之后,我们深为鲁迅先生关怀爱护进步青年的崇高品格而感动,卖票工人爱戴和感激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也会引起我们的共鸣。这是因为除了文章叙述的故事本身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鲁迅先生和卖票工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精神角度来看,鲁迅与新历史主义作家都秉持着"历史循环论"的基本观点,对正史的叙述强烈的质疑,进而在野史轶闻中寻找历史本真;关于历史与文学关系的问题上,两者都认同历史仅为文学提供了言说的舞台,文学为了揭示精神实质,完全可以砸碎时空的局限,使传统与现代并置于同一写作空间。从艺术手法上看,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作品与新历史主义的小说都采用了反讽和虚构的言说手法。  相似文献   

14.
<正> 鲁迅先生的杂文名篇《论雷峰塔的倒掉》入选全日制中学语文课本以来,不少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刊物上发表了评介、分析这篇选文(以下都称选文)的文章。这些文章或着重于选文的思想内容,或着重于选文的论证结构,或着重于选文的写作特色来评介、分析选文。本文不想对选文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而拟以形式逻辑的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要有“厚积”才能“薄发”的。厚积,就是要厚积语言,厚积生活,厚积思想,舍此,谁也不能在文学的园地里收获金秋。而要有这些丰厚的积累,就须广泛地读书和对生活进行深入地思考。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是人类思想的瑰宝,每个人都可以在阅读中和作家对话,与诗人唱和。吟颂《诗经》《楚辞》,我们能领略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品读余秋雨、贾平凹,我们能感受时代脉搏的徐疾舒缓。鲁迅敲击着每个中国人麻木的神经;巴尔扎克让我们环球同此凉热。从书籍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也可以学习做人,学会思考,学到语言,这些都是进行写作不可或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我之节烈观》是鲁迅的杂文名篇。在本文中,鲁迅采用了归谬法,从理性角度出发论证"表彰节烈"是何等错误与可笑,同时又从感性角度出发,唤起人们对女子同情。本文将通过分析《我之节烈观》的内容来浅谈鲁迅的叙述策略,接着进一步分析为什么鲁迅选择杂文作为他的写作体裁,又为什么采用如此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过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写作教材中常见叙述写作的程序,如定题、构思、准备材料、起草和修改等。这种过程是不是文章的过程呢?其实这只是从外部表现出来的文章写作过程。本文要论的是文章辩证法所认为的过程,即文章过程集合体。恩格斯很早就提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精神角度来看,鲁迅与新历史主义作家都秉持着“历史循环论”的基本观点,对正史的叙述强烈的质疑,进而在野史轶闻中寻找历史本真;关于历史与文学关系的问题上,两者都认同历史仅为文学提供了言说的舞台,文学为了揭示精神实质,完全可以砸碎时空的局限,使传统与现代并置于同一写作空间。从艺术手法上看,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作品与新历史主义的小说都采用了反讽和虚构的言说手法。  相似文献   

19.
曾有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请教鲁迅先生写作的秘诀,鲁迅回答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也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了。”欧阳修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戴布劳格林还总结出了治学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践。这些文坛巨匠,道出了写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多读与勤写。一要多读无字书。即多观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些同学说:我们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三点一线,哪有东西值得去观察呢?罗丹指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同样可以说:写作,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观察与思考。鲁迅先…  相似文献   

20.
龙铁成 《吉林教育》2000,(10):27-27
作文源于生活。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必须有事可说,有东西可写。所谓的“事”和“东西”就是写作素材。有了它,你的思想就自然从笔端流露出来。那么,怎样积累写作素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