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是自1992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以来的首次修订。为此,记采访了长期从事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佟丽华。佟丽华认为,与过去相比,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七大亮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湖北教育》2007,(2):56-56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凸显了政府执法主体的地位,全面充实了家庭、  相似文献   

3.
杨路 《天津教育》2008,(5):37-38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针对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方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4.
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实施以来,该法对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当时所依据的社会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党的十六大和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对新时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最近几年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少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5.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  相似文献   

6.
热点传真     
政策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表决通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常委会经过3次审议,对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这部法律从1992年施行十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8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会议。会议由路甬祥副委员长主持。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今年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执法检查。这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第一次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于今年6月分成5个小组赴5省区进行检查,并同时委托6省市人大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进行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向会议报告了这次执法检查情况。他说,我国有3亿多未成年人,他们的健康成长,是亿万家庭的最大关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根本保障。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粮宜 《新教师》2020,(3):10-11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未保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预防法(修订草案)》)。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发展,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不断产生,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网络成瘾等现象引发了社会多方的警觉与担忧。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手段成人化等不良趋势也引人重视。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空间,对未成年人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基于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强化以学校为主体的未成年人保护。  相似文献   

10.
《新教师》2020,(3):5-5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这两部法律与教育工作息息相关,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密切关注,提高法律意识。本专辑呈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有关此次修订的所思所想,希望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针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和政府执法主体的地位,充实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大保护的内容,强化了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之友》2006,(9):64-64
日前,《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草案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等权利,确立未成年人优先原则,并强化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等,力求以此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新法规定,对未成年人实行全方位四大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明确未成年人享有四大权利: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国家根  相似文献   

14.
柯常达  陈淑琼 《新教师》2020,(3):12-12,22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下文简称《草案》)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这两部法律的修订是为更好地适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其背后凸显的是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毋庸置疑,未成年人保护需要法律明晰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更多的是起到兜底作用。因此,除却法律的政策设计和制度要求外,未成年人保护实际上也亟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起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社会责任感。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建设的基础上,家庭、学校、社会积极形成合力,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卫道 《素质教育》2006,(6):14-14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审议《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会议。会上,许嘉璐副委员长带来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校园里发生的毒品,暴力和性犯罪不断抬头,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6.
关颖 《家庭教育》2007,(11S):4-10
《未成年人保护法》自从1991年颁布到现在.已经跨过了16个年头。2006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这部法律的修订案,2007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施行。在修订后的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之相联系,“家庭保护”部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内容。赋予家庭新的责任.对于广大未成年人的父母来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认识和面对许多新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吉林教育》2007,(7):10-1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为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家长更好地了解和遵守这部法律,本刊现将与这部法律相关的知识进行简要汇编,供广大读者学习时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立法背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在13年的实践中,《未成年人保护法》逐步显露出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公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不少青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修订了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七十二条,分别为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