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词有豪放、婉约二派吗?戴建华高中《语文》六册入选《宋词两首》:苏武《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材提示:"本课两首词都是宋代豪放派的词。"这确是现代中国文学史家们的一般看法。如余冠英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苏武在我...  相似文献   

2.
《三字经》成书于宋代,流传至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国学启蒙经典之一,在诗学、蒙童教育、文化传播学等诸多领域具有深远影响,鉴于其丰富的文化负载和广泛影响,这本小册子于16世纪便有了拉丁文译本,并从此开始外播的步伐.在《三字经》的诸个译本中,英国外交官、汉学家翟里斯(Herbert Allan Giles)的译本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竟”)词有云:“已放笙歌池院(一作苑)静。”其中的“放”,在现在通行的宋词选注本中,有的认为相当于今语“放假”、“放学”的“放”,有的训作“停止”。如,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注“放”云:“古代歌舞杂戏,呼唤他们来时,叫‘勾队’;遣他们去时,叫‘放队’,略如现在放假放学的‘放’。”唐圭璋等先生《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胡云翼先生《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吴熊和先生主编《唐宋词精华》(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并注云:“放:停止。”  相似文献   

4.
怎样读宋词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宋代则是词的鼎盛时期,所以历史上唐诗、宋词并称。词是中晚唐、五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抒情诗体。唐圭璋先生编辑的《全宋词》,著录词人一千  相似文献   

5.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五次高峰,涌现出不计其数的佳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流传下来的女性作品历历可数,能够千古留名的更是凤毛麟角。但在宋代的词坛上,却出现了几位知名的女词人,如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等。在《唐宋词鉴赏辞典》中收录了李清照的词25首,朱淑真的词6首,阮逸女、蒋兴祖女、淮上女及慕容卿妻等词均为一首。据《唐宋词鉴赏辞典》记载,有《李易安集》十二卷,《漱玉词》一卷,《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六卷等,今均佚失。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漱玉词》一卷。李…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宋代乐舞的研究成果颇多,但对于宋词中描写的宋代舞蹈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在已现有的关于乐舞词的研究中,多为从音乐、舞蹈和歌妓等方面展开的片面研究,如金千秋的《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一书主要着力于对全宋词中关于乐舞词进行文献梳理,但缺乏进行系统性的文学研究。或者是简单的从文学角度或从艺术角度进行的简单统计和分类研究,如刘艳超的《全宋词中的乐舞词研究》。而关于音乐、舞蹈和歌妓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尽管有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浅谈辄止,如李剑亮的《唐宋词与唐宋歌妓制度》,通过对前人关于宋词和舞蹈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阅读和品评后发现,我国目前对宋代舞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关于宋词中描写的舞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关于对宋词中的描写宋代舞蹈风貌的研究尚处于研究的空白。这说明尽管当前我国在词学研究在许多方面有了突破,但仍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疑点、难点和空白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材料进行补充研究。  相似文献   

7.
魏丕植先生编写创作的《解读诗词大家》五卷本由中国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套《解读诗词大家》五卷本是魏丕植先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以一个诗学学者的认真、严谨、严肃、缜密的精神,沿着中国诗史的足迹,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对唐诗、宋词、元  相似文献   

8.
正一、课前导入师: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唐诗并称"双绝"。以前,我们也学过一些宋词,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出示第一首《清平乐·村居》,学生背诵,接着背诵第二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师:宋代涌现了一大拨词坛高手,刚才大家背诵的这两首词的作者辛弃疾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了解另一位宋词大师李清照。(板书:李清照)对于李清照,你有多少了解?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阅资料,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地向大家介绍。生:李清照生于1084年,死于1155年,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相似文献   

9.
《词境新诠》一文是詹安泰先生发表在1947年第1期《文教》杂志上的一篇长文,但詹安泰先生的《词学研究》、《宋词研究》、《宋词散论》、《詹安泰词学论稿》、《詹安泰词学论集》以及《詹安泰文集》都不曾收录,此文应是詹安泰先生词学研究中“论境界”的原稿。该文一是对《词境新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评述;二是追溯詹安泰先生本人对此文...  相似文献   

10.
杨柏岭(以下简称杨):邓先生,您好!您是成名较早的词学家,我在读1990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百科大辞典》时,已经看到收入的研究家中有您,该书虽所收的国内研究家从古至今有将近120人之多,但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只有4人,可见您的研究成果在10多年前已经得到词学界的承认。现在,您是怎样评价10多年前的成名的呢?  相似文献   

11.
宋代对宗室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邓广铭先生将宋代经济所达到的高度,判定为:“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估计之高,无以复加。那么,对宋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其情形又如何呢?清代学者顾炎武断言:“宋世典常不立,政事丛脞,一代之制,殊不足言”(《日知录》卷15)。或许是这一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继汉代之后《易学》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思想迭起,派别繁多。为了挽救封建社会危机,思想家普遍借《周易》以立言,蔚然成风。他们借《周易》阐发宇宙和人生的哲理,重整儒家伦理纲常,建立稳定的长治久安的统治秩序。根据今人邱汉生先生考证,所有著名理学家几乎都为《周易》作过传注。由这点看,统治中国思想界长达七百年之久的宋明  相似文献   

13.
宋代社会的历史特殊造就了对词的巨大需求,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条件;"重文轻武"的政策导向以及良好的尚文风气,促进了一个庞大的高素质的文人群体的形成,是宋词质量的有力保障;词至宋代,自身发展已经成熟,宋词的兴盛繁荣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4.
本期《当代学者研究》栏目刊发论文三篇。孙维城教授所评邓乔彬先生一文,重在评论邓先生之新作《唐宋词艺术发展史》,可以视为一篇精彩的书评文章。邓先生为当代词学大家,其《唐宋词艺术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宋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能与唐诗争齐,与元曲斗艳。《宋词三百首》词人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让宋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经典宋词也成为许多翻译工作者难以割舍的翻译素材。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第一人"的许渊冲先生所翻译《宋词三百首》英译本成为宋词翻译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文化缺失补偿的视角对许渊冲《宋词三百首》中的《青玉案·元夕》的英译本,进行文化缺失补偿策略分析,以诠释宋词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二十四诗品》“非司空图作”驳议刘倩自陈尚君、汪涌豪先生撰文对《二十四诗品》的年代及作者提出质疑后,这一问题成为唐代文学与批评史领域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陈尚君先生发现从公元908年司空图去世,直到明末的七百多年时间里,《二十四诗品》一书不见著录,进而...  相似文献   

17.
许伯卿先生历时八年撰写出版的《宋词题材研究》,是唐宋词研究领域内的一次重要突破。它见解新颖、方法新颖、语言优雅。体现了极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杜甫在宋代备受推崇。杜诗中塑造了大批典型意象,相较于宋诗多喜其中的鹰、马等硬朗意象,宋词偏取诸如"鸣鸠乳燕"、"引雏巢燕"、"留人樯燕"、"衔泥归燕"以及"江城归雁"等纤巧意象。除此而外,杜诗中的"豪爽少年郎"以及《醉时歌》中的人物意象群等也颇为宋词所关注。  相似文献   

19.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共编选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时间跨度自唐直至南宋末年。这部词选在选词方面总结了一代词史的创作,具有选词学意义;在注释方面则是尽量贴近词人词心,展示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张先《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词有云:“已放笙歌池院(一作苑)静。”其中的“放”,在现在通行的宋词选注本中,有的认为相当于今语“放假”、“放学”的“放”,有的训作“停止”。如,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注“放”云:“古代歌舞杂戏,呼唤他们来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