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A劳务派遣公司具有较好的声誉和专业能力,一直与当地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向当地很多企业都派遣员工。但是部分企业之间由于行业差别较大,所以岗位技能要求和职责也差别较大,不少企业提出要求对该公司派遣的员工进行试用期考核,如果在期限内不能符合岗位要求则要求公司限期更换劳务派遣员工。那么,如果公司在之前已经与劳务派遣员工约定过一次试用期了,是否还可以另行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  相似文献   

2.
挑战试用期     
对学生来说,试用期是从象牙塔走向职场的拦路虎,很多人因为试用期失去了第一份职业。但试用期中新人所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也同样让企业老板们颇感头疼。  相似文献   

3.
阿峰 《职业技术》2006,(7):47-47
我让所有的人吃惊了,因为在“10进3”的试用期里,我不仅位列其中,更是扶摇直上,成为分公司经理了。但愿我的菜鸟起飞过程能给你带来一点儿有益的启发,大家一起越飞越高。培训伊始3人出局进入公司伊始,我与其他9位新员工一起被公司人事部陈经理安排到了公司的培训中心,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4.
对公司的员工来说,看起来,一天当中从来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所有的工作。作为管理者,很多时候,你也不能够腾出时间来让员工们去接受培训——因为要完成的工作是如此之多。你似乎也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你不能够忽略了员工们的培训以及他们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5.
是否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只是口头上说有试用期,实际上没有签署动合同,则试用期不成立。没有试用期这个前提,用人单位就不能引用在试用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解雇员工。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是事实动关系,只能按事实劳动关系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需提前一个月面通知员工。用人单位是否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分,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理由辞退员工。所谓证据的充分性,实践中主要看两面:一是用人单位对某一岗位的工作职能及要求有没有作出描述;二是用人单对员工在试用期内的表现有没有客观…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保障责任包括法定保障责任和补充性保障责任。目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法定保障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企业刻意压低缴费基数、参保的险种不均衡且对员工区别对待、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等方面;补充性保障缺少制度性安排的表现是福利设计存在误区、参加补充性商业保险积极性不高、企业对员工的劳动保护严重不足、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7.
企业应注重培训投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企业与员工对投资理解的冲突员工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对企业的贡献有所增长,员工自然会想到自己的薪酬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自然就会有加薪的要求。当员工找到人力资源经理要求加薪时,人力资源经理很可能会告诉他:培训是公司安排的,培训费用也是公司支付的。培训使你的工作增加了对公司的贡献,是培训的必然结果。另外,公司为你付费培训,使你增长了工作技能,这本身就是公司对你工作的肯定和回报。而员工则认为,培训作为公司的一种投资,并非投资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产生效果的。公司选择我进…  相似文献   

8.
权益保护     
危险的试用期,你准备好了吗?试用期间有很多相关问题,包括试用期合同、试用期限、试用期担保、试用期离职等很多方面:第一,单独的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这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而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9.
作为企业老板,不知你是否曾为遭遇个性员工而烦恼:公司内的骨干员工和自己因为工作冲突而吵了起来,并且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作为老板,自己的权威遭到员工的挑战;公司的个别员工从来不加班,即便其他员工都在加班,但也从来不迟到、不早退;个别员工不按《员工手册》要求着装、打扮自己,装束过于个性,行为举止也很怪异:个别员工总是很固执于自己的方法或想法,不愿意采纳团队其他人的意见……其实,遭遇个性员工的企业老板不在少数,管理个性员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每个应聘者一旦取得了“试用期”资格,就等于获得了职场的“入场券”。你能不能在职场里站稳脚根,就看你在试用期内的表现了。  相似文献   

11.
现实工作预展 现实工作预展,一般是在招聘过程的后期向应聘者提供关于企业内和工作相关的一些现实情况,使应聘者在加入企业前,心理调整上有所准备。过去,一些企业在招聘时,过于注重技术而忽视了对个性的考察。如果应聘者应聘的岗位和追求的工作环境不相匹配,就会跳槽。这主要是因为员工对企业的预期和现实有差距,而员工又无法做出调整,只好辞职。针对这一问题。国外一些大公司如美国的思科公司就经常在面试时,采用现实工作预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9):198-199
来到GE公司,你会感到这确实是一个大公司,尽管在这里没有豪华的陈设,只有员工们一张张温和、真诚的笑脸.GE公司的传播及公共关系经理王晓忠说,在中国乃至在全球,GE的员工遇到一起,即使不提公司名字,只要有过交流就可能认定对方为GE的员工,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企业精神,GE的价值观已融入到我们的行动中.GE为什么能够成功,它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信仰之上的,这些价值观会带领GE向何方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GE公司.……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1,(8):198-199
来到GE公司,你会感到这确实是一个大公司,尽管在这里没有豪华的陈设,只有员工们一张张温和、真诚的笑脸.GE公司的传播及公共关系经理王晓忠说,在中国乃至在全球,GE的员工遇到一起,即使不提公司名字,只要有过交流就可能认定对方为GE的员工,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企业精神,GE的价值观已融入到我们的行动中.GE为什么能够成功,它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信仰之上的,这些价值观会带领GE向何方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GE公司.……  相似文献   

14.
时代在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的素质提高。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倡导企业内训,并着力将本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我也曾供职在一家学习气氛很浓的企业,老总对书的迷恋至今令我佩服,并且企业很早就开始企业内训,包括将一些中高层领导选送进行MBA课程系统研修。但是即便如此,在企业内训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使企业人员参加内训的热情骤减,有时进入了时断时续的尴尬境地。我认为这与企业在安排内训方面存在一些误区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有的企业故意在试用期给很高的工资,吸引来毕业生,但是试用期过后却开始实行"无底薪"工资,这时毕业生已经错过了去其他单位就业的机会,往往被迫接受该企业的"无底薪"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因员工跳槽引发的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培训费用争议日益增多,为了使用人单位正确规避培训风险,笔者建议,用人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合法有效的培训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在试用期内培训员工。虽然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合同期限,但由于试用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加之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性格、情况等不甚了解,如果急着送其出去培训,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二是一次培训费用不要太大,避免受培员工由于赔偿不起巨额的培训费用不辞而别。三是用人单位委派员工出国培训,应尽可能让员工到投资的外方总部受训,以便管理。若条件不成熟,用人单位与…  相似文献   

17.
刚刚毕业的小刘最近有点烦,再有一个月就通过试用期,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了,但公司主管昨天只说了句:"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明天不用来了."一切就结束了,小刘被炒鱿鱼了.虽然小刘对公司不怎么满意,但就这么被炒实在有些不甘心.  相似文献   

18.
如果你幸运地拥有一支稳定的员工队伍,你就不会因下属的忽然辞职而费时操心不得不去处理新员工的招聘及培训等相关事宜。但,人各有志,若有朝一日你的下属有意离开公司,你可千万别最后一个知道。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透过观察下属平日的行动去洞察下属跳槽的先兆: 一、一段时间内不时接听私人电话。 接听电话的时候该名员工大多会小心翼翼地看看四周,谈话的重点内容别人通常是不清楚的,因为他可不想在未  相似文献   

19.
要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正因为其特殊性,试用期中的很多问题都得不到详细的规范或者即使有规范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尤其突出的便是试用期内的劳动关系解除。根据笔者在暑假做的实践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20.
工伤员工是否也可辞退 Q:2004年底,我公司有一员工右手被高温烫伤,经鉴定为5级伤残,公司已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并在公司内为该员工安排了适合的职位。该员工出院后,公司曾以书面和口头的方式通知其来上班,但该员工既没有来上班也没有做出任何说明。根据我公司规定,该员工旷工15日按开除处理。如果企业第二次以书面形式通知该员工上班,该员工继续如此,企业决定开除该员工时,是否可以不支付解除合同所需要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