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才气焕发的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爵士(1829—1896)是拉斐尔前派社的创始人。约翰·埃弗雷特·米莱斯出生于南安普敦。他的父母看出他早熟的天资,在他九岁时便迁居伦敦。是年他荣获皇家艺术学会绘画银质奖章。他十一岁进入皇家艺术院附属学校学习后,荣获一系列的奖赏,其中包括1847年的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2.
米哈依尔·努埃曼(Miklla"N。'a,m。,185。一1075),黎巴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诗人。他的作品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对阿拉伯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画家基多·雷尼(Guido Reni,1575-1642)以由他而得到发展的巴罗克古典主义那种优美的、富于装饰性的艺术形式而著名于世。基多·雷尼1575年11月4日出生于波伦亚。他先师从风格主义画家丹尼斯·卡尔瓦埃尔特,后进入一所由卡拉奇绘画世家新开办的比较先进的艺术学院学习,这对他的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卡  相似文献   

4.
英国王室家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私人艺术藏品,而66岁的汉斯·海因里希·蒂森-博内米扎男爵则是世界上第二大收藏家。他那位于瑞士卢加诺湖①畔的博物馆般的宅第——法沃里塔别墅看起来已容纳不下他的收藏品了。他将把全部艺术藏品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自《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第14章。作者列·格罗斯曼(1888—1965)是苏联著名的文艺学家和文学史教授,是苏联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权威。他一生中撰写过许多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论文和专著,1963年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一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集中体现了他在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该书已由译者译成中文,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7年2月15日同自己的女速记员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结婚,4月携夫人出国旅游。在漫游欧洲的4年期间,他兴致勃勃地参观画廊,欣赏艺术古迹,对西方艺术特别是绘画和建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受到其强烈的影响。在西方美术馆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们使他为之倾倒,而汉斯·小荷尔拜因和克洛德·洛兰的绘画作品则给他以灵感,鼓舞他创作了《白痴》和《少年》中那些伟大的艺术篇章。在米兰、科隆和巴黎,他对欧洲中世纪典范的哥特式建筑赞叹不已,他在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中通过伊万·卡拉马佐夫之口,对那个“创造过神圣奇迹”的国度发出了极为热烈的赞美。本文标题为译者所加,内容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6.
安布兹·伏拉德(Ambroise Vollavd,1866~1939)堪称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活跃于巴黎艺坛的传奇人物。他慧眼独具,在欧洲现代绘画初露曙光之际,便大力推广保罗·塞尚、毕加索、马蒂斯、高更、梵高、那比派画家。年仅29岁便成为当时巴黎最具影响力的画商。安布兹·伏拉德凭着对艺术品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为艺术家举办展览,通过交易艺术品,支持当代新兴前卫画家,无形中推动了现代绘画风格的发展。他鼓励画家尝试蚀刻版画,创作雕塑并出版精致版画画册,撰写艺术书籍。安布兹·伏拉德无疑是欧洲现代艺术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50年前,在英国一些热爱和关心艺术进步的少数人心目中,亨利·穆尔的名字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次次的成功,他的名声愈来愈为人们所认可。1931年,德国的一个博物馆购买了他的一件作品;1933年,他成为英国一个甚为新颖的艺术团体的创始成员之一;翌年,赫伯特·里德写下了关于他的作品的第一篇专题论文。1936年,伦敦的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国际艺术展  相似文献   

8.
居斯塔夫·莫罗博物馆坐落在巴黎蒙马特山脚下的一幢楼房里。这所房子过去曾是艺术家莫罗本人的住宅和画室。关于居斯塔夫·莫罗博物馆,总是给人一种守旧的感觉。就拿一件事来说,人们不能径直进馆,而是要象登门拜访似地先按门铃,等保罗·比特尔出来开门领你进去。保罗·比特尔是博物馆的管理员。进馆后,他卖给你一张门票,一些明信片,甚至销售几本关于居斯塔夫·莫罗的书籍。保罗·比特尔是最近出版的关于莫罗博物馆近五千幅画的目录的作者。尽管莫罗(1826—1898)晚年曾在巴黎美术学院里教过马蒂斯,罗奥尔及阿尔贝·马凯,并且受到超现实主义之父安德烈·布列东的尊敬,但仍有人认为他在艺术实践上走进了死胡同。对莫罗轻视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他  相似文献   

9.
莫斯科造型艺术博物馆和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珍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大师们的杰作一百多幅。这些油画的作者几乎囊括了印象派所有的画家。当年备受责难、诋毁而今成为稀世珍品的印象主义画作,怎么会大量流入革命前的俄国呢?前苏联艺术学博士亚历山大·卡缅斯基在他写的《收藏的全是珍品》一文中解开了珍品落户莫斯科之谜,道出了印象派在莫斯科近百年的沧桑。1874年印象派绘画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和学院派风景画家约瑟夫·文森特在克洛德·莫奈的《卡普津诺克林荫道》前停下来,文森特发出墨菲斯托菲里斯(欧洲民…  相似文献   

10.
爱德华·赖斯所著一本关于理查德·伯顿的书终于问世了。书中竟然没有提及美国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实际上,这本书的主人公不是伊丽莎白·泰勒以前的丈夫,英国著名演员理查德·伯顿,而是生活在19世纪的理查德·伯顿。他除了对于和他相隔一个世纪的伊丽莎白·泰勒一无所知外,几乎  相似文献   

11.
胡塞·德·里贝拉(1591—1652)是巴罗克艺术风格的绘画大师之一,但是他的天才远未被人们所赏识。当时那不勒斯是西班牙的属地,仅次于巴黎的欧洲第二大城市,这位西班牙大师在那不勒斯度过了他的大半生,但从未有人为他举办过一次个人画展。人们对他的忽视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卡拉瓦乔的才能使里贝拉的艺术黯然失色。里贝拉的  相似文献   

12.
萧可能下意识地希望自己是才华出众的乔治·李的儿子,而不是境遇可怜的乔治·卡尔·萧之子。按照推理,索尼应该是李的儿子,但他为了维护母亲的名誉到处宣扬他的父亲是乔治·卡尔·萧。对于与李的关系,他采取行动,也许是唯一实际的行动并坚持这样做。他略去了与乔治·李和乔  相似文献   

13.
永恒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人们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这幅被誉为“永恒的微笑”或“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在他的家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据说该画是应他未来的赞助人朱利亚诺·德·梅迪契的要求创作的,此人从1513年开始资助达·芬奇,直到1516年去世。几十年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建筑师和作家瓦萨里第一个在书中提到,《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人佛朗切斯科·德·乔孔多的妻子。后来,他又考证了创作时间以及此作品的经历,认为《蒙娜·丽莎》曾归法国弗…  相似文献   

14.
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里迪克·鲍(绰号“火鸡”)是举世公认的拳王。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一直奋斗在拳击场上呢?他的经纪人罗克·纽曼通过一些调查发现,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弥补他那不幸的童年。里迪克·鲍自幼丧父,在13个孩子中他排行第12。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5.
约翰·埃弗里特·密莱司、威廉·霍尔曼·亨特和丹特·加布里埃尔·罗塞蒂等三位有争议的画家,于1848年在伦敦联合起来。这些渴望艺术革命的年轻人自称“拉斐尔前派兄弟会”。他们提倡拉斐尔以前的意大利画家所推崇的绘画风格,如光线明亮,自然逼真以及表现英雄主题等,以取代阴暗的背景和公式化的构图。尽管当时人们在性方面是压抑的,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成员则依然可以在各阶层的妇女身上寻找灵感,而且造就了一个欲望高于一切的放荡不羁的亚文化群。亨特爱上妖艳的酒吧女安妮·米勒,替她付学费,让她做模特儿。唯有罗塞蒂能得到他的准许,“偷走”安妮,既满足个人享用的目的又有绘画  相似文献   

16.
科波拉的从影生涯魏晓昕编译对电影导演、制片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来说,1993年是他的丰收年,他的最新成功力作──根据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改编的《穗拉库拉》荣获三项奥斯卡金像奖。他对朱利亚·弗菜明畅谈他的生活和工作。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向喜欢讲...  相似文献   

17.
温莎·麦凯是第一次大战以前美国首屈一指的喜剧漫画家。然而25年前真正了解其艺术的鉴定家却寥寥无几。如今,纽约州韦斯特切斯特的卡托纳艺术画廊展出了麦凯的漫画及卡通片的原始手稿作品,这标志着这位卡通画明显正在再次升起。展品中央竖立着他1905至1911年的系列卡通片《小尼莫》的十几幅大型连环漫画作品。 1911年以后,他的老板反对大量生产卡通片,这实际上使麦凯的艺术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漫画作品的少量交易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支持者为一些收藏家,经纪人是米里亚姆和斯图尔特·赖  相似文献   

18.
勿恋(4)庆祝《文化译丛》创刊+周年(3)马克思的风采(已)列宁一生‘},的六天(4)·书林信息··世界艺术名作欣赏·帝莫克莉娅和色雷斯士只(1)上学前的道别(2)《圣马太》和《墨丘利》(4)一位关国作家的自我毁灭 —《一卜波特传》问世(1)《公民韦尔斯》—又一部韦尔斯传发表(3)索尔·贝洛和他的新作《再遭情变》(4)新发现的狄更斯的小说(1)英国女作家缪里尔·斯帕克及其新作(2)一部传记揭示的乔伊斯夫人诺拉(2)·成才之路··世界古典名著总解说·永远改掉坏习惯如何做生活的强者梅特林克的童话剧《青鸟》(3文坛漫步··作家与作品·忆法捷耶夫…  相似文献   

19.
克里谈她的父亲罗伯特·肯尼迪周年编译罗伯特·肯尼迪被害25年后,他的女儿克里·肯尼迪·科莫谈起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往事,以及他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罗伯特·肯尼迪是位政治家,但是美国人民却视他为明星。那年春季竞选期间,作为美国参议员的他,无论什么时候出现,...  相似文献   

20.
晓莉 《世界文化》2003,(5):24-25
6月12日,87岁的老人格利高里·派克悄然离去,他潇洒的身影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来说是无法磨灭的。美国媒体以“一生都值得爱”的男人来赞誉,以对他表示哀悼。北京时间6月17日凌晨,格利高里·派克追思弥撒在洛杉矶郊外刚修好的天主教大教堂举行,教堂内外摆满了影迷送来的鲜花与点亮的白色蜡烛。他,成就绅士典范第一,他在银幕上告诉我们做一个绅士,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性,知道什么是正义,知道黑白是非。在美国电影学院授予格利高里·派克终身成就奖时,他在领奖台上公开反对媒体垄断。他警告道:“赚钱不是惟一,艺术的尊严胜于一切。”他坚决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