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学阶段处于个体发展的心理断乳期,由于生理日益成熟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使中学生频频出现心理问题,包括个性品质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知识学习方面的问题等。教师应充分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中学阶段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学生由于发育期的迅速成长而带来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负担,使他们经受着极大的压力。因此,教师要及时总结中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探讨矫正他们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尽快从各种心理问题走出来。  相似文献   

3.
寄宿制学校的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关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的配合.本文就寄宿制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旨在从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环境影响的角度,让大家更加重视和积极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发育的成熟使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许多期望不能实现,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由于此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使初中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本文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入手,分析中学生常...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发育的成熟使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力,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许多期望不能实现,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由于此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使初中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产生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本文从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入手,分析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阶段 ,身心的发展变化 ,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产生许多问题 ,诸如不成熟的想法 ,过激的言谈 ,令人费解的行为等等。对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引导并加以解决 ,势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严重者还会出现行为障碍或性格缺陷。解决中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先应摸清楚他们的心理活动 ,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 ,为什么这样想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1.自负心理。有这种心态的中学生 ,表现出一种过份的高傲、自满、目中无人 ,无论什么事情 ,处处都想高出别人一头 ,不懂得虚心 ,不知道谦让 ,光…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绪、不良个性等方面,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等,预防和减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主要是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许多心里问题,如何解决,本文提出胆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学习心理是指中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即在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诸方面的现象。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因素,可为教师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优选教法等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从而提高中学物理教与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主要介绍了当前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做好心理问题的矫治。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学生“心理贫困”现象主要表现有:1.厌学恶学;2.逆反;3.不良的人际交往;4.网络成瘾;5.感恩意识缺失。造成中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因素有:1.家庭不良环境;2.学校教育工作失误;3.社会不良环境;4.个体不良心理素质。解决中学生“心理贫困,,现象的对策有:1.改变家长观念,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着力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3.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探究中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现象,主张学生学习物理要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要克服错误的心理倾向,要重视变势作用和变势习惯,要养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学生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对策,如进行专门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对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在心理教师设计下开展特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物理素质的培养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加强科技活动训练,培养健康的伙伴关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五个方面着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在时间上和深度上都没法得到保证。这样一方面,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另一方面,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帮助的时候,父母没能及时出现在他们的身边,使他们对父母逐渐丧失依赖性。进而丧失对父母的信任,亲子关系因此而受到影响甚至日益疏远。因而,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们在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制的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测验试题,从力学问题、运动学问题、图像问题、实验问题、简答题方面,对138名高中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在态度倾向、问题表征能力、识别和分析问题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检查与反思能力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大学师范生与中学教师心理安全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学师范生和中学教师这两个相关群体的抽样调查 ,表明中学教师的心理安全感优于在校大学师范生。大学师范生由于处在一个高文化的环境中 ,身心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冲动性和爆发性 ,加之师范生本身的特点 ,师范生缺乏安全感的比例较大。应通过科学的师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物理是中学物理的延伸和拓展,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础课;就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学习环境、学生心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应用、目标考核几个方面相互衔接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为大学物理教师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衔接教学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是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物理学习,优化大学物理教学的关键。在分析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现状,以及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衔接的方法与途径,即大学物理教学要在绪论课、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物理实验和习题教学4个方面做好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农村初中生的基础以及农村教育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应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教学资源、精心设计课堂导入、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等方面着手,提高课堂的驾驭艺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