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集体备课倍受青睐,源于其能够“积集体智慧,拓教学思路,促教师成长,提课堂效率”。但这看似“庇千山之木于一台,汇百家之流于一体”的集体备课,在实践中也弊端重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众多教师在来稿中交流了他们开展集体备课的经验,我们从中选择了三篇.前两篇从学校层面讲了集体备课的开展与管理,最后一篇讲了一种广义上的集体备课。循着他们的经验,我们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集体备课是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必要前提和保证,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相互的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4.
首先,集体备课各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学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必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提出集体备课教案的"四度调整"策略."四度调整"的名称是基于集体备课集中活动前的个体调整、集中活动时的讨论调整、教学后的个体调整、群体交流调整四个有序推进的层次性调整而提出,它关注的是教学活动全过程,调整的宗旨是以生为本,调整的主要途径是质疑探究,调整的灵魂是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树从泥土里吸收养料,人从群众中获取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诸如此类的谚语表明,互助能激发、点亮彼此的智慧,集体的力量远大于个体。教师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备课也是如此。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形成同伴互助氛围,彼此点亮对方智慧之光,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措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学校都将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放眼校园,集体备课俨然已经成为校本教研中的一道风景线。然而,因为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学校缺乏科学管理,或因为教师对集体备课方法没有掌握,本应“资源共享、智慧碰撞、互利共赢”的集体备课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成了个别教师的舞台,一些教师集体备课时出工不出力;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成了大家相互拷贝应付检查的范本;在一起美其名日为集体备课成果……一人一课“分工”的教案最后拼凑……集体备课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纯粹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如何让集体备课返璞归真,真正发挥其优势,点亮群体教师的智慧之光,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助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振存 《河南教育》2011,(11):24-25
集体备课是教师的一种学习方式。备学情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备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备共性问题可以使研讨更有针对性;备个性可以发挥教师优点,增强创造性;备学习可以发挥团队精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现象之一:受历史科教学内容特点的制约,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常会出现“教师精疲力竭地讲,学生昏昏欲睡地听”这种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时期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学校确立集体备课项目化研究为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以行动研究策略来推进和完善,使集体备课从形式走向实质,从工作应急变为方法指导,继而深化为问题研究,实现从"独立备课--集体备课--个性化课堂"的研究提升,从而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享受快乐,体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而集体备课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它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集体备课,是教师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集体备课可以促使备课真正由“写”转化为“备”,注重了“研”与“探”。  相似文献   

11.
苏瑜 《辽宁教育》2013,(7):65-66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集体备课逐渐失去了它的本质,教师备课能力也在减退:“下载一份教案,复印给大家”“你的发给我,我的发给你”“你备你的课,我上我的课”……那么,我们要不要集体备课?我们需要怎样的集体备课?如何让集体备课回归本质?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集体备课赢得了许多教师的青睐。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集体备课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体备课前个体钻研的时间难以保证、集体备课中教案修改的创新成分较少、集体备课后的反思交流针对性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学校精心做好集体备课管理的”加减法”。着力落实集体备课的精神和要义,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陈君慧 《甘肃教育》2014,(22):80-80
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集体备课制度得到了广泛的推行,集体备课的优势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集体备课中,一些课题经过讨论往往会得到理性的升华,获得的理论又将被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科研一起向前发展,这是一条在实践中创造教育科学的道路,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但是,从实践过程来看,由于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不健全以及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不足,导致大多数集体备课只是流于形式,甚至走入了统一教案的误区。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强调共性,忽视教师的  相似文献   

14.
曹均 《成才之路》2012,(33):69-69
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这个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小时候,电影中教师灯下抄教案的镜头已经深深刻在我们脑海中,在现在看来,那是导演对教师备课的一种误读,备课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搬运工"行为,它凝聚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体备课、导学案等多元备课方式应运而生,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对教案进行调整与反思,实现二次乃至多次备课。用"不看广告看疗效"这句广告语形容当下的备课是非常贴切的,无论采用哪种备课形式,它的旨归都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如何实现有效备课,助推高效课堂的打造呢?笔者认为高中数学备课应戴好三副"眼镜"。  相似文献   

15.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学校里,教师备课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体备课,另一种是个人备课。这两种方式缺一不可。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对于集体备课有时重视不够,往往流于形式。特别是在村小和较小的学校,一个年级就一个班,一个人教,怎么能进行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达到脑资源共享的目的,许多学校采取了集体备课。那么,如何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达到其目的呢?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实践证明,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有助于教师正确、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形成过程合理、方法得当的教学预案,养成合作、研讨、反思等良好习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但集体备课要真正取得实效,则应因校而异,因备课组而异,因教材而异,具体做到“四实”。  相似文献   

19.
赵密 《吉林教育》2007,(1):40-41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而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使教师个体在研究、交流、互动中,产生思想碰撞,进发灵感的“火花”.进而使教师个体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形成最佳备课方案。但是,长期以来.在集体备课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一直制约着集体备课质量。为此,我县在集体备课工作中,提出了“五步”备课模式。这一备课模式的实施,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优势和作用,使我县中小学集体备课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益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为了提高备课质量,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包括改革备课的组织形式,组织或要求教师集体备课,如教研组(学科组)集体备课,乡(镇)甚至区(县)的集体备课等等。较之教师独自备课,集体备课的基本特征是备课的主体由个体变成了集体。从钻研教材和确定教法角度看,集体备课具有如下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