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汉卿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由于所处社会时代的特殊性,他的名、字、号在曲学文献著录中一直含混不清。近半个世纪以来,前辈时贤裒散辑佚,洞微烛幽,对这一问题的发掘探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和长足的进步。但关氏之名在未发现坚实的材料之前,尚不宜轻易下结论;关氏之字、号蕴含着中国古代文人命名的传统习惯和他个人特定的心理沉积,是一个貌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文化现象。澄清它,对更深入地理解他的创作主旨及其思想底蕴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明清时期,柘城陈氏家族历史厚重,声势煊赫,支脉繁衍,家族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以元代著名文人陈思济为代表的陈氏文人群。但陈氏文人群的诗文作品多已亡佚,很难对其创作实绩作出客观评价,只能通过他们的生平、著述考述来了解柘城陈氏家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3.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关汉卿更多地把笔锋切入当代现实,反映了元代社会多方面的风景,描述了不同性格的、典型的、活脱脱的生命历程。毋庸置疑,关氏创作自当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其剧作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及戏剧冲突多出自吃五谷杂粮、论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神道剧在关氏笔下从未出现过;关氏语言质朴天然、犀利泼辣也恰如其分地适应并体现着他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然而这只是关氏创作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关氏杂剧中激烈复杂的现实矛盾冲突的解决却往往依赖于浪漫主义的喜剧结构,与扎扎实实的现实矛盾与斗争相比,多显出虚构的勉强——这…  相似文献   

4.
叶茂康同志的文章指出:“在阶级社会里,不光是劳动人民,统治阶级中的许多人也在创造着美,而从历史上看,艺术美主要是属于统治阶级一员的那些文人们创造的。”这个观点值得探讨。首先,艺术美的创造先于文字的产生,而文人的出现当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开始,到文人的出现为止,一切艺术美的创造活动都是在没有文人的情况下进行的。其次,艺术美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装饰、建筑、丝织、舞蹈、音乐、雕塑、绘画、文学等等。在这众多方面的艺术美的创造中,文人只能从事其中某些部分的创造,而更多方面的创造者并非文人。《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踏鸟青铜飞马的娇健,九龙壁的生动,  相似文献   

5.
梁代后期的社会变革,以及整个南北朝时期文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使这个时期的整个诗坛呈现出与宫体诗风相悖的另类之音,而这种另类之音又与陈氏之"风骨""兴寄"实为同类,若就此来管窥南梁后期文风之变,可总结出梁后期的文人创作在战乱的背景下对宫体诗的救赎。  相似文献   

6.
我与三哥     
我与三哥,似有前世怨缘。三哥叫广,我叫侠(狭),似有相斥之意。三哥很瘦,我很胖,似有贫富悬殊,三哥是家中可怜的“小三子”,我是众星捧月的“娇公主”……但这一切,都未影响我们亲密的兄弟关系。三哥大我六岁,  相似文献   

7.
王维审 《辽宁教育》2012,(20):90-91
我遇见他,是在村南的那座小桥上。他是我小学时的老师,按照辈分论起来算是平辈。没上学的时候叫他三哥,上学以后叫他老师,背地里还是喜欢叫他三哥。以至于,这一次偶然的相见,我竟一下子不知道该叫他老师还是三哥。"没事,叫啥都中!早就不是老师了,还是叫哥吧!"他笑笑,那笑里有些沧桑,更多的是一份恬淡。  相似文献   

8.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登高不仅仅是一种精神需要,更是一种审美创造,通过登高——望远——抒怀,文人们将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出来,为我们留下了浩瀚而又优美的登临佳作。文章从崇高感、超越感、和谐感、孤独感、悲怆感等方面分析古代文人登高的审美感受,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文人们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9.
江州陈氏东佳书堂的重要文献《陈氏家法》与《陈氏书堂记》的记载有抵牾之处。若把这两篇文献互为参照,可以发现陈崇在主持陈氏家族事务时有兴办东佳书堂的实力、动力与压力。对江州陈氏家族而言,陈崇不但是东佳书堂的兴建者,而且是江州陈氏家族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关汉卿籍贯有“大都”“祁州”河东三说,但从史籍记载、关氏作品语言特持、题材地域性及关氏与关羽关系等诸方面看,“河东说”最具优势。其它两说都有不足。  相似文献   

11.
陈寅恪、唐长孺两位史学家在魏晋玄学研究方面的相同之处在于唐氏继承陈氏以小见大的治学方法,并在不少地方直接承袭陈氏的观点,不同之处在于唐氏比陈氏分析细腻,构建了玄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国的美术知识迁移是在异质文化间通过不断碰撞、调试和融合实现的,其中知识迁移主导者的作用非常重要。1920年前后,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的陈师曾为了解决绘画如何在实业救国中发挥作用、国画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颇具创新性地从实用的角度着手,借舶来品“图案画”来重塑国画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通过演讲、撰文、教学和图案画实践等方式实现了图案画在北京美术界的重新阐释、传播和推广。陈氏将日本图案画新理念与中国美术传统相结合,使移植的图案画与本土现有的美术知识发生了有效融合,成为现代中国美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陈氏对图案画的重新解释体现了他对中国与西方美术兼收并蓄的态度,改变了民初北京“保守”的文化图景和京派画家作为“传统派”的刻板印象,也体现了民初传统文人画家向现代美术知识分子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酸枣子     
山上住着三胖子,山下住着三小子,山腰住着三哥三嫂子。山下三小子,找山腰三哥三嫂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山腰三哥三嫂子,借给山下三小子三斗三升酸枣子。山下三小子,又找山上三胖子,借三斗三升酸枣子,  相似文献   

14.
汤慧玲 《天中学刊》2011,26(4):104-108
颍川大族陈氏兴起始于陈寔,陈群是陈氏发展成为高门大族的关键性人物,其后陈泰、陈凖、陈戴、陈眕等一直身居高位。通过对陈氏政治活动的探讨可以看出,陈氏以名士起家,逐渐变成名门大族;师生、婚姻等关系沟通加强了世家大族之间的政治联合;相机应变的政治态度,使他们顺利地通过了政权更迭的难关;经明行修的儒学文化传统,重视家学家庭教育,以及九品中正制保证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共同促成了颍川陈氏家族兴起。  相似文献   

15.
人在童年时有什么缺憾,长大了就想极力弥补。譬如,我三哥耳朵聋,偏喜欢唱歌,他对音乐的痴迷程度,古往今来,也就聋子音乐家贝多芬可以媲美。他爱读书,可老天不给他机会,连小学都没毕业,对我的学业就看得特别紧。好像我上学是替他上学,我念书是给他念书。有一回,礼拜天下大雪,雪大得自行车根本骑不动。我怕回校误了点,急得要哭,三哥也着急得在屋里转来转去,后园奶奶那儿有一个老式大座钟,三哥一会儿一趟,跑去看时间。雪纷纷扬扬的下,没一点要停的意思。而三哥额头上都开始冒汗了。大哥让我敬而远之,二哥在煤矿上班不回来,…  相似文献   

16.
饭卡     
阿三哥拾得一张第三食堂的饭卡,卡里还有103元钱。大家高兴得直吼:“今天是个好天气,因为我们有MONEY……”当然,唱完后就是一阵阵雀跃声:花掉,花掉,花掉它!阿三哥同意了,因为  相似文献   

17.
北宋文人歌妓词具有独特的意蕴和审美价值,是解读当时文人心理的一把钥匙。因其内容所限,此类词本该是俚俗的,但北宋文人俗中求雅,不断提升其内在之质与外在之形。在内容上,文人们或专力突显歌妓优秀品质,或抒写真挚爱情,或寄托身世之感,通过这些开拓使其达到“神”变;在表现形式上,他们尽力使用雅语、典故,创造清新淡雅的意境,从而使其达到“貌”变。北宋文人歌妓词的“神”“貌”之变体现了北宋文人的雅化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具有取仕与归隐的思想。对于醉心功名而不就的陈洪绶来说,这种矛盾冲突更构成了他一生充满悲剧色彩的根源。陈氏时刻有着与命运抗争的意识。1640年他43岁,仍然希望有新的仕途机会。于是,在这一年秋天,他便沿运河北上进京,走上了进仕的第二条路——入赀为国子监生。  相似文献   

19.
陈宝琛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家庭对他影响很大。陈若霖为乾、嘉、道三朝老巨,他为官清正,自他以后螺洲陈氏世代为官。陈景亮和陈承裘继承了陈若霖的为官思想,为民请命,忠节自重。陈宝璐在陈氏家族上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致力经学,学识渊博,为陈氏留下“好读书”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陈叔宝及其皇室文人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力起家建立陈国的吴兴长城陈氏家族,自陈霸先至末帝陈叔宝,不乏饱学艺文之士,尤以陈后主陈叔宝为代表,也包括一批宗室文人和后宫才女。陈叔宝的诗以宫廷游宴诗为主.在其数量较多的边塞诗中则不乏佳作,陈叔齐的《籁记》、陈叔达的《隋记》都是寄痛寓志之作。皇后沈婺华则堪称文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