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上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出现了研究价值观的热潮,但是大多存在于理论层面。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功利化等多种理解,导致马克思价值观也受到多方质疑与学术抨击。针对此类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经典著作中重新认识和解读马克思价值观,以便于使它更好的结合中国实际,为当代中国社会所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马克思劳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内涵与劳动教育的目的,基于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及青年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需求,从理念、空间、实践、教育四个层面提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路径:强化劳动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重构劳动教育空间,营造生活化的劳动环境;树立劳动创造自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劳动审美教育,培育和谐的审美人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新时代下,要加强对青年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教育,培养青年科学的劳动观,促进他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一、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1~202页)这种物质变换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同上书,第205页)这“是人类生产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同上书,第209页)是“生产劳动一般”。资本主义生产劳动“并不改…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青年价值观的变迁轨迹,可以看出青年价值观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意识反映,是青年自我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是青年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互作用的发展归宿,也是青年价值理想与现实选择之间张力弥合的重要表现。这启示我们,做好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教育需要以青年价值观形成的规律特点为依据,即尊重青年价值观形成的时代性,创设与青年主流价值观导向一致的社会环境;尊重青年价值观形成的主体性,创新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方式;尊重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发展性,优化青年价值观教育的传播机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经济价值观是马克思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遵循的价值原则,其本质是劳动人道主义的经济价值观。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探讨了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价值核心、价值原则和价值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当前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要素和明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劳动幸福观是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从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出发,对人类劳动与幸福关系这一问题的独特认识和思考.马克思的劳动幸福观诠释了人类文明社会生产的本质.基于当前社会发展问题,做好对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进一步解析,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时代影响力,同时,也是解决信息化时代下工人阶级部分社会矛盾问题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8.
劳动正义是劳动主体对劳动的正义追问。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没有提出过劳动正义思想,但马克思博大的思想体系中内在地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正义思想。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对异化劳动的非正义的批判、对剩余价值剥削的非正义的批判以及对共产主义劳动的正义状态的描述中。劳动正义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劳动正义思想,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劳动正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劳动观深刻阐明了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等观点。马克思劳动观对新时代现实问题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新时代青年劳动观形成过程中的问题,以具有先进性的马克思劳动观为指导,引导新时代青年从思想上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从实践出发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劳动中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别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中肯定“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从实现“体面劳动”中认识劳动的伦理精神、从创建“劳动自治、民主管理”的目标中获得劳动自治,进而阐释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以马克思的劳动人道主义与马克斯·韦伯的价值无涉观点的对比和马克思与亚当·斯密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态度的对比为线索,探讨马克思价值立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解放理论将终极价值指向放在现实的个人身上,目标就是自由个性的个人主体的历史生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实中国出现了个人生存发展问题的新问题。马克思的个人解放理论作为一种理想性的理论与我们的个人生活现实产生某种张力。如何将马克思个人解放理论的研究与现实的中国社会发展结舍、保障个人权利以加快个人的解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而活劳动是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外在体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人的价值创造,探析劳动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依据,积极引导人的价值创造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实现自身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是活劳动创造价值,而活劳动是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外在体现,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人的价值创造,探析劳动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依据,积极引导人的价值创造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实现自身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现诞生的标志性作,它以“现实的个人”作为新世界观的前提,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下,重温“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对坚持科学发展观、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等许多现实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引领性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在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面临如何培育和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的紧迫问题。在剖析马克思交往理论主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进一步发掘,并考察了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人类解放与幸福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崇高社会理想,是马克思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价值目标。马克思站在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论述了创造性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他将高尚的精神追求作为幸福的必要条件,将对人类幸福的关切作为幸福的最高境界,将幸福的本质内涵概括为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实现人类幸福提供了科学的理念指引,指明了现实途径。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同时,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文化的交流,对新时代青年如何理解与追求幸福产生了影响和冲击,而马克思幸福观是新时代青年最好的幸福指南和价值指引。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深刻领会马克思幸福观的核心意蕴和本质特征,对新时代青年如何获得、深化并升华幸福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有着基础的导向作用。本文分析了行政价值观与营销价值观的不同程度的契合,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也可以有营销思维,并以此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9.
20.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充分注重作为主体的人。在培育过程中,以马克思人性论为指导,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以人为本理念,又解决了"知而不信、信而不行"的问题。马克思人性论明确了人的本质属性,依据人的物质需求、层次差异、社会群体、潜在超越四大特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理论指导,明确了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克服人性异化,达到人性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