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党员登记表》、《夜》中的母亲形象兰州市六中李晶在高中语文课本的小说、诗歌、散文、戏曲选文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在所有这些女性形象中,有三位母亲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一是高尔基《母亲》中革命者巴维尔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屠格涅夫在《春潮》、《罗亭》中对女性观照时,运用其独特的技法,写出自己理想的女主人公,挖掘女性的抗争与思想上寻觅解放的轨迹。他对女性的观照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歌颂与赞扬,而是深层次地追问与探求。他在叙述时运用障蔽性话语,以实现自己对女性及其命运的观照,思考女权问题,以暴露女性在自我解放过程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流水三十章》、《纪实和虚构》、《长恨歌》着力表现的是女性的孤独心境。这三部作品多有孩子感受不到家庭亲情的孤独,女性彼此之间隔膜缺乏真情的孤独以及找不到真正可以依靠的男性的孤独。王安忆借此表现她对女性生存境遇的关注与对人类彼此心灵沟通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在第5、6期的《山花》中,最值得说的是徐则臣的中篇《西夏》。  相似文献   

5.
自《镜花缘》问世起,其思想主旨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关注方式、分析视角和关注焦点等角度看,《镜花缘》思想主旨研究大致经历了侧重伦理教化的古典期、聚焦女性书写与社会问题的新变期和多元观点并存的开拓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镜花缘》思想主旨研究的关注点各有差异,研究者围绕宣扬儒家伦理、弘扬女性才智、批判社会现实和建构社会理想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相比前两月的平淡,7、8月出于0的《山花》、《作家杂志》明显热闹了许多,也好看了许多。 两期《山花》的两个头条都是中篇小说,都有可观之处。  相似文献   

7.
张洁的《无字》、铁凝的《大浴女》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经典作品。三部小说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中国当下女性写作的三个主题流向,即苦难的女性成长、凄楚的精神救赎以及深刻悲凉的历史批判。当然,三位女作家的三部重要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时期的诗坛中,舒婷是一位有着显著地位的诗人.她以特有的女性气质与风格凸显自身的性别意识.其诗歌传达的自由、平等、独立的爱情观念更是为万千女性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以其诗作《致橡树》、《双桅船》、《神女峰》为例,探讨舒婷诗歌传递给新时期女性的爱情现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周作人的散文《初恋》和《娱园》进行解读,指出它们意识形态上的相同之处以及叙述结构的同构性,并力图纠正以往对周作人女性观的认识的偏差,即总是把周作人的女性观放在五四启蒙和“女性解放”的背景中来理解。  相似文献   

10.
《万紫千红总是春》《街上流行红裙子》和《闺蜜》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和当下的三部书写女性情谊的电影。它们在讲述女性故事时所采用的相似而有区别的讲述方式,表达了左右女性之间微妙情感的主题,以及这种主题是如何与女性特质、时代情感及国家政治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部戏体现了中国戏剧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5、6月出版的《山花》《作家》《天涯》小说总体较为平淡,尽管不乏新异之作,却依然让人难以提起阅读的兴趣。第5期《山花》的小说较为单薄。潘向黎的《女上司》(短篇)试图对职场女性的心理进行细致描摹,却总让人感觉隔了几层,不够贴切,如果和今年《人民文学》第2期须一瓜的《提拉米酥》放在一起比较,远不及后者对人物拿捏自如。此外,小说中两个女人因误会而发生激烈冲突的缘由也过于牵强,难以令人信服。荆歌的《一生》(中篇)写一个男人在病痛中走向死亡的过程,情节单薄。张学东的《青秀的黄昏》(短篇)和盛琼的《雪》(短篇)在情节上比较老套,语言也缺乏出彩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不同的审美标准根植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审美的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母系氏族的结束,父系氏族的建立,女性由“统治者”地位逐渐沦落为男人的附属品,相对应于女性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女性的人体美、品德美、装饰美、性情美等方面来对比观照《诗经》、《楚辞》中的女性形象,清晰的了解不同政治经济文化状态下女性的审美特点以及审美意识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女权主义"的觉醒掀起一场争取女性自由平等以及合法权利的政治理论运动,而"女权主义"文学则是这场运动最有效的思想武器。本文旨在通过对《茶花女》、《简爱》、《傲慢与偏见》三部作品中女权意识的分析来阐述女权主义从产生、萌芽、发展再到高潮时期的特点以及女性意识从淡薄到强大的历程,同时指出了现如今女权主义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牧野作家群中,王春花、尚新娇、张卫红三位女散文家的作品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王春花的《最后的守望》隽永大气,尚新娇的《空的那些》婉约清新,张卫红的《红袖添香》绚丽优美。女性意识的自觉和独特的女性视角是她们创作文本的共同特征,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对之进行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博《诗论》发布和研究,推动了《毛诗序》研究。文章认为,《诗论》发现对深化《毛诗序》研究具有启发性。通过考察四个《毛诗》的关键性版本,再结合文献中相关记载,确实透露出了《毛诗序》作者、作期的信息:首先,《毛诗故训传》本为一体之作,《毛诗故训传》本来就包含有《序》和《传》两部分;其次,今所见最早单疏本《毛诗正义》,对考察了解汉代《毛诗》版本样式,提供了重要实物参考;第三,《毛诗正义》发布后,推动了《毛诗》传播,必须重视李善所代表的唐初普遍认可的关于《毛诗序》《毛传》作者的意见。另外,文章还澄清《毛诗序》研究中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吉尔伯特和古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问世以来,文学中的女性疯癫现象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中的这一问题。疯癫不是与生俱来的精神疾病,女性疯癫亦非自然化的产物,而是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疯癫的标签一旦落在女性的身上,她们从此陷入无声的黑暗之中。《简·爱》中的伯莎·梅森、《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和《黄墙纸》中的女主人公,三者的疯癫均是父权制在所谓"理性时代"的产物。对女性疯癫建构的探讨,旨在揭露父权制及其男性中心主义医疗体系通过建构女性疯癫达到剥夺女性话语权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15(大正四)年11月,斋贺琴的小说《战祸》刊登于杂志《青踏》的第5卷第10期,这也是《青踏》上唯一一篇反战作品。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最为激烈之时,日本为扩大在中国的利益参战其中。《战祸》以日俄战争为故事背景展开并以柔弱女性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家族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新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虹影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女性为主角,塑造了大批女性形象,她的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试图借助相关女性主义理论,以她的三部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K》《上海王》)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讨虹影小说的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衰微,玄学盛行,社会风气大为开放,受其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色。《搜神记》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自由穿戴服饰,勇于抗争。《世说新语》中女性追求美,崇尚夫妻平等,风雅又睿智。二者的区别在于虚构与写实,但是却都彰显了魏晋时代女性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