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体育艺术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典云 《体育学刊》2011,18(2):37-40
体育艺术化不是将体育转变为艺术,而是实现体育价值多元化,强化其审美价值。体育艺术化的具体途径包括体育表层的艺术化、本体层的艺术化和内核层的艺术化。体育融合艺术丰富了体育的表现形式,充实了体育的文化内涵,是体育表层的艺术化;在发现体育美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规则等手段创造和强化体育美,排除破坏体育美的因素是体育本体的艺术化;体育艺术的创作是体育内核层的艺术化,体育艺术的创作是使稍纵即逝的体育美成为永恒的艺术美,拓展了体育美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体育艺术化发展趋势明显,体育与音乐艺术、体育与建筑艺术、体育与视觉艺术、艺术与体育的结合似乎无处不在.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核心是完善、提高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核心价值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体育艺术化即是对这一生命本源的回归.针对竞技体育发展异化现象,指出艺术化是对体育中丑陋现象的纠错.是生命价值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美育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应具备正确的审美观点,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塑造美好的心灵,纯洁精神世界,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一切体育运动、一切艺术创造活动皆始于身体,也必然要还原和服务于身体的根本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体育与艺术尽管属于人类不同性质的活动,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某种联系,体育离开艺术必然走向苍白和野蛮,艺术离开体育同样缺少意义的充盈和敞现.因此,立足身体谈艺术与体育的远近亲疏给体育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展现体育与艺术关系之流变的一条主线,同时,也是考察身体之于体育与艺术重要性和从身体的维度来阐释体育与艺术关系的指导意义--对人之存在乃至人之生存的关切.  相似文献   

5.
现代体育教学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现代体育教学美的问题.现代体育教学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美,主要从体育教师的形象美、体育教学过程美、体育教学环境美等美的因素和美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观念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心灵道德美,热爱现实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对艺术体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走向现代化的今天,艺术与体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而产生新的体育艺术表现形式——艺术体育。艺术体育项目的产生,给体育运动带来很大的吸引力和无穷的魅力,使体育运动具备了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与审美功能。对艺术体育的概念进行剖析,论述了艺术体育的本质、分类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艺术都起源与劳动,是人们创造的体外文化现象,是人的精神生命对物质生命的超越,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使奥林匹克运动融入了更加丰富的美学元素。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是双向的律动,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可以促进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艺术都起源与劳动,是人们创造的体外文化现象,是人的精神生命对物质生命的超越,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使奥林匹克运动融入了更加丰富的美学元素.体育与艺术的融合是双向的律动,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同时体育运动的发展可以促进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艺术是一对孪生姐妹,体育向艺术提供的素材是丰富的,艺术表现体育的形式是多彩的,表现体育的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是极强的。体育和艺术作为两种通用的语言,体育艺术的发展前景是极为广阔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当前科学体育形态替代宗教体育形态的合理性与进步性。同时又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科学体育形态下人类为此付出的超额代价以及科学形态下体育对人类人性违背的一些负面现象。最后重新回归到“文化”的范畴,从中国传统文化里找到为科学体育去蔽的哲学思想,并结合西方文化,从理论角度提出艺术体育是将科学、体育、艺术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体育形态,它能有效的为当前科学体育去蔽,还可以为我国即将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方向和举办特色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现代美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现代美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问题。美化我们的体育教育,获得现代体育教学美。现代体育教学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美,主要从体育教师的形象美,体育教学过程美,体育教学环境美等美的因素和美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观念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心灵道德美,热爱现实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初步探讨现代美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问题。美化我们的体育教育,获得现代体育教学美。现代体育教学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美,主要从体育教师的形象美,体育教学过程美,体育教学环境美等美的因素和美的条件,来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创美的观念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心灵道德美,热爱现实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3.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艺术是人类最高度的追求美的活动。美是艺术之真谛,是艺术生命之源泉,音乐教学必须以美为目标,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而且表现出来,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想达到艺术的境地,就必须在其中融汇进美的创造和追求。作为音乐工作者,更应该把好的、美的、经典的音乐、流行美的音乐教给同学们,激发他们的共鸣,使精神得到进化,进一步塑造完美的人格。而教美的音乐是使学生人格和心灵不断健全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肖紫来 《体育科研》2000,21(2):14-15
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用体育中各种美的现象去感染浸润学生,培养学生形体美、心 灵美、行为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快乐的气氨中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效能和艺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体育美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而且能陶冶情操 ,塑造美的人格和心灵。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对体育美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及审美教育的研讨 ,提出体育美育势在必行的可行性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释法分析了艺术与体育的联系、区别和融合,在为艺术体育进行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艺术体育的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体育是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和“美的规律”自我塑造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民大众的健康。体育承担着成就青少年的任务。青少年是体育事业最重要的目的群体之一。同时,青少年也肩负着推进体育发展的使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促进青少年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推动体育事业,这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著名体育城市的重要保障。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世界著名体育城市建设,需要从政策资源、时间资源、思想资源、场地资源、技术资源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也需要处理好全面和特色、精英和大众、体育与生活、硬件与软件、事业与产业、官方和民间等几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体育是一个历史概念,是人类缔造世界时的伴随物。体育运动是人类血管中留存最为久远的"精神基因"。人 类离不开运动,运动是人类的本能。所谓本能,是因为运动是保持机体细胞活性必需的"元素",人类从蒙昧远古的群居到 今天的现代社会,始终对体育钟情不忘的是人类肉体价值和感性生命的合而为一的结果。我们的内体需要体育,我们的精 神更需要体育,特别是在技术--理性为尚的今天,在"上帝死了"的信仰真空时代里,人类的精神需要艺术和体育这两种 东西来实现心灵的净化与皈依。与此同时,我们的内体还需要体育为之支撑起生命之帆。于是,体育就被赋予了更为丰实 的存在价值,它的功能也就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宁 《体育科技》2002,23(3):86-88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离不开美育的渗透 ,同时美又是在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塑造美的心灵 ,两者互相促进 ,互相提高 ,是组成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育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体育与艺术的不断融合,艺术体育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培养艺术体育专门人才提供了契机.结合艺术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对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艺术体育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体育竞赛和表演类项目同相关的艺术形式结合的部分,具体研究方向为:艺术体育设计、体育音乐、体育美术、体育类舞蹈、体育表演等.艺术体育专门人才可以界定为从事艺术体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才.社会对艺术体育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社会先导性需求大大高于人才的培养;以主要艺术体育项目为热点,带动相关项目持续升温,造成了人才的短缺.因此认为,艺术体育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