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研究和传承刘国钧精神,精心打造"刘国钧"校园景观、活动平台和宣传阵地,在刘国钧精神观照下努力进行文化育人实践,学生自信、自立、自勉、自强和"自由",成为具备自信阳光气质、文明有礼品质和创新创业特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作为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从抓好谋篇布局、完善文化建设体系;把握建设规律、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文化发展境界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学校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及其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文化的过程.以校企合作为背景,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以"文化"为切入点,实施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是增强职教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全新视角.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一,产学一体"的办学模式的探索,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实效性融合,实现校园职场化、教师专业化、学生社会化,促进师生职业生涯发展,积极探索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成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态是指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本文通过对文化生态特点的分析,提出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生态的引领作用、支撑作用和推动作用。在文化育人实践过程中,培育塑造人的思想信念,锤炼健全人的品格行为,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学以成人为目的,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程世全 《科教导刊》2024,(10):133-135
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专业拓展的实践平台,更是深化协同育人的重要场域。然而,当前社团协同育人工作还面临部分高校对社团协同育人不重视、社团自身协同育人意识有待提升、社团协同发展还需进一步强化、部分学生社团欠缺专业教师指导的问题。对此,高校必须采取促进社团协同育人、提升协同育人意识,全面落实社团育人、优化社团管理体系,推动社团协同发展、强化社团队伍建设,凝聚社团育人力量等多种方式来完善社团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发挥校园文化育人资源作用、探索行之有效的文化育人之道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破局”的关键。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贯通“三个第一”理念指导,积极探索并构建“三融双立、德技并修”的文化育人体系,为有效破解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的系统性不够、融合度不高、感染力不强等问题提供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对学生文化积累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普遍不足。剖析了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兰州石化学院文化育人的实践为例,探索了提高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侯艳霞  卢爱英  秦毅 《教师》2024,(5):9-11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蕴涵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影响着学生的德与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系“匠心园艺”特色文化育人的内涵,分析了特色文化育人的现实意义,并从育人模式、育人环境、育人素材、育人实效等方面阐述了“匠心园艺”特色文化育人的实践尝试,创新了文化育人特色,旨在形成一种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特色文化育人的方法和路径,为同类院校开展文化育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域特色文化育人是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形式,是树立职教文化自信、打造职教文化品牌的关键举措。广州市技师学院立足区域优势,联合广府人联谊会,将广府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其理念是对地域特色文化的现代传承、对制造业立省的主动适应、对工匠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其策略是以广府文化认同为切入点,以技能精准扶贫为主线,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本面,构建起政校会融合的宏观运行机制、馆室班融通的中观培育机制及技艺道融贯的微观成才机制。在行动框架上,因势利导,提取认知公约数;顺势而为,凝聚组织向心力;趁势而上,开展实践多样本。进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应然目标,培养源源不断的新时代“广府工匠”。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讲话作为理论依据,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文化建设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从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育人的角度,探索大学文化育人的有效途径:塑造精神文化环境、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培养浓厚学术氛围、开拓文化建设新载体。  相似文献   

11.
<正>班级文化是指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师生、生生在班级管理、学习、生活、教育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班级成员所认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以及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班级文化建设的精髓是精神文化,因为精神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班级精神文化本身是隐形的、抽象的,它的显性表现是通过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出来,即学生各方面的表现代表着一  相似文献   

12.
海上运输承担着我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和50%以上的国内贸易运输任务,有力地支撑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航运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愈来愈突出。航海类高校承担着培养航海人才的重要使命,发展航海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航海文化是航海类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半军事化管理视域下高校航海文化育人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分层次地持续对不同年级学生实施不同计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类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湖湘红色文化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文化与湖湘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孕育而成的产物,蕴含着心系天下、奋发图强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新时代,湖湘红色文化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理想信念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从将湖湘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助力学生思想引领、丰富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用好用活湖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榜样激励作用,在三个方面充分发挥湖湘红色文化的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仰。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思政教育也必然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二级院系可以从新媒体特色队伍、教育阶段、教育平台三个层面重点做好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从中探索出新模式与新方法,充分发挥网络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高校文化育人时间、理想、价值、实践四个维度的意蕴.文化育人作为教育实践,当前存在"文"与"化"的时代性未能彰显、整体合力不足、理论与实践的联通不够顺畅等现实问题,高校需从创新性、整体性和长效性出发,积极探索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育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文化育人是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重要载体的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文化育人,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全面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指引下,在对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构成要素、文化育人必要性以及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存在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挥多主体作用,实现全员文化育人;打通文化育人环节,实现全过程文化育人;拓宽文化育人平台,实现全方位文化育人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17.
“协同育人”理念在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运用旨在探索两者协同育人的价值,整合资源和力量,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这不仅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更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顾卫平 《考试周刊》2013,(93):166-167
文章阐述了养成教育的概念,分析了对中职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意义,再根据目前中职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谈谈多元文化下中职生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对策,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9.
陈晨 《小学教学研究》2023,(30):33-34+37
语文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低年级语文课堂是语言文字学习的启蒙阶段。文化对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文化育人是新时代语文课程的应然追求,是语文课程理念的指向,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规定。教师要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透析文本,寻找文化的内核;辨析汉字,寻找文化的源头;创设情境,结合生活的体验这三条文化育人路径,让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过程同时成为育人的过程,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化育人共同体建设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共同体建设基础上,明确文化育人共同体建设目标为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优秀人才,良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共同体建设.在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理念中应重视对时代任务的完成以及时代赋予的责任,探索新的育人方式,对教育载体实现创新,拓展文化育人平台,建立共享资源,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从全面抓起,建设更加完善的文化育人共同体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