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苏雷姆林斯基曾说:“美能磨炼人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审美教育至关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文中去感受美是很关键的环节.因为课文是教与学最主要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往往有深远的内涵,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形象,精妙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高超的技巧与独特的风格.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努力去挖掘,用心去领会,从学文中感受美、创造美,使学习犹如漫步于桃源仙境,领略无限风光.要感受美,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相同课文,两份预案,有两个显著的不同点。第一,教者的视角不同,教学思路有别。第一份预案,围绕一个“美”宇展开,“谈话引入——唤起美,感知课文——欣赏美,课外延伸——创造美”;第二份预案,围绕一个“写”字展开,“抓朗读,抓观察,抓表达”,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情感,认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两种思路,异曲同工,达到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第二,教案的编制方法不同,预设粗细有别。第一份教案,预设较细,教学流程设计如“实录”,问题、答案、板书、活动历历在目,连学生的回答都预设了几种;第二份教案, 框架式预设,流程清楚,教与学的自由空间比较大。粗有粗的好处,有利于课堂的动态生成;细有细的优势,预想多种情况,让动感尽在掌控之中。  相似文献   

3.
[教学思路] 以学生自读体会和组织交流讨论为方法,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氛围;以组织学生质疑、解疑和互相评价为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创造性学习习惯,以"唤起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为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首先用亲切的话语和美妙的音乐激起学生追求美的愿望,接着通过看录像、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去感受文中春景的美、燕子的美,最后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春光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既能获得书本知识,又能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教学思路]   以学生自读体会和组织交流讨论为方法,营造创造性学习的氛围;以组织学生质疑、解疑和互相评价为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养成创造性学习习惯,以“唤起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为基本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首先用亲切的话语和美妙的音乐激起学生追求美的愿望,接着通过看录像、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去感受文中春景的美、燕子的美,最后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春光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表现美.这样,学生既能获得书本知识,又能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  相似文献   

5.
怎样寓审美教育于自然教学之中呢?现以《自然》第一册的第4课、第5课为例,谈谈我们的设计。 1、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叶,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千姿百态和斑烂的色彩,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美是千姿百态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课文内容和形式所包含的美的揭示,善于正确诱导学生去感受美.发现、感受、理解美的过程也就是陶冶学生思想境界、培养美好心灵的过程,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点拨.一、从朗读中让学生感受美.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  相似文献   

7.
<正>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诗歌便味同嚼蜡;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可以从对内容的阅读欣赏中更好地感受其中表达美感的手法,在阅读中感受美、发现美,并最终实现创造美的目的。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向辉 《生活教育》2012,(18):42-44,78
乡土文学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一读,感受语言美;谈一谈,感受民俗美;品一品,感受人性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文言文堪称美文。无论是文言诗词,还是文言散文;无论是精美的文言语言,还是优美的文章意境;无论是渗透文中的价值观念,还是负载其上的精神文化,文言文都具有自身独有的美学价值。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有自觉的美育意识,以推动学生从感知、想象、理解、联想等几个因素的和谐统一中去体味文章的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从而摆脱对字、词、句等认知方面的过分关注的消极影响。  像《岳阳楼记》、《与朱元思书》这样的美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解词、释句,学生的情感便难以激发,而在没有情感投入的教学状态下,审美…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词汇美,美得丰富,美得生动,看似冷寂的文字无香无色,无形无状,却凹凸显现,生机盎然,富于动态美和艺术美。本文从汉语量词的形象性、汉语词汇的音乐性、生动性等方面展示了汉语的美。  相似文献   

12.
感受美     
“妈妈,快看,这玩具多漂亮。”这是妹妹眼中的美。“瞧,那女生真靓。”这是表哥眼中的美。“看,那花色多好看。”这是奶奶眼中的美。行李,踏上了感受“美”的旅途。 那我呢?于是,我整好行李,踏上了感受“美”的旅途。列车上,服务员微笑着走过来,友好地问:“您需要点什么?”瞬间,我心一震:多美啊!微笑是美。街上,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到一个衣衫破烂的乞丐前,胖胖的小手中握着一枚闪亮的硬币。“给。”我一惊,多美啊。善良是美。十字路口,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一个盲人站在街道旁,不知所措。几个胸系红领巾的…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三次对中心句进行不同的感悟,递进式地自主品读。  相似文献   

14.
文寒冬 《教师》2012,(31):115-116
提到学科之美,很多学生都会想到音乐的动人旋律,优美意境:绘画的瑰丽色彩,生动气韵;语文的诗词歌赋,佳作名篇。而对数学,一些学生则认为数学很抽象,认为数学的公理、公式、定理仅仅是数学家头脑思维的产物,枯燥乏味。毫无美感,因而视数学如畏途,兴趣淡漠。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三次对中心句进行不同的感悟,递进式地自主品读.……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像演戏一样过瘾 在一片欢呼声中,《班超出使西域》现代版历史剧开演了。“班超”和“匈奴使者”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17.
王惠 《中小学电教》2009,(12):134-134
<正>在音乐课上,小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爱模仿,对音乐的感受与创造能力程度较浅。因此,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节奏是旋律的骨架,试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美,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是每个人的天性,美无时无刻不在激荡和净化着我们的心灵。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身心的愉悦为基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进行美育。不是脱离语言文字另搞一套,而是要紧扣语文学科的性质.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而汉语本身富有音乐性,好的音乐给人绕梁三日余韵的美感,而古今的名篇佳作莫不如此,它们以其独有的节奏旋律扣人心弦,使人感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由感知美到欣赏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失败者的失败各有各的不同,而成功者的成功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将巴菲特和盖茨这两位世界顶级富豪关于方向抉择、前进动力、环境适应和财富积聚的谈话进行一下比较,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