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珥·克沃尔认为"第一时代"社会主义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民主丧失、缺乏生态关爱、实施经济优先发展战略和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并认为"第一时代"社会主义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真正体现劳动者的自由联合的生态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出路。由于阶级立场、出发点、理论视域等方面原因,克沃尔对"第一时代"社会主义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存在一定理论缺失。  相似文献   

2.
克沃尔是20世纪90年代后生态社会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他通过对资本癌症般增长机理的分析与思考,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是全球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和幕后推手。在对三种主流的生态改良主义思潮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克沃尔构建了革命性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文关怀"是恩格斯自然观的价值维度,把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是他的一贯主张。无论在青年时还是晚年时,恩格斯自然观中"人文关怀"的价值维度是一以贯之的。探究恩格斯自然观的价值维度,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过程既是不断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人自身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解放,也是人的解放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和克服人的异化以进一步解放人的要求必然要突破资本主义,而向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在于忽视或背离了二者的统一,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要自觉实践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探索管理与人的解放,就是要把人从一切“非人”的或异化的管理中解放出来。人无法脱离管理而存在,从人与管理的关系上看,人的解放,体现为人的管理思想的解放、人的管理关系的和谐与人的管理环境的优化。人的管理思想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人的管理关系的和谐,是人的解放的保障;而人的管理环境的优化,则是人的解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赫伯特·马尔库塞既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也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奠基者。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论,阐释了自然革命与自然解放的思想,揭示了技术异化、消费异化、劳动异化、社会异化、自然异化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构想了实现自然解放和社会解放的新型主体———新感性的人,提出了以“非暴力”手段来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张。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丰富了对自然、技术以及人的感性解放的认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阿格尔从重建马克思危机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展开了有力批判,指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他认为要消除生态危机就必须克服异化消费,途径就是进行"期望破灭的辩证法"的社会变革,只有无情地粉碎人们对资产阶级商品永远丰富的期望,重建生态社会主义,才能走向绿色解放之路。他返本开新的研究,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者、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思路三大方面丰富和发展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方位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延续到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标准尺度从实现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延伸到推动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战略思路从区分体制与制度延展到明确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与制度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J.B.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主要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之中.紧密结合劳动异化来分析自然异化;强调自然异化是人为造成的,具体地说,是由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造成的;提出自然异化给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使人丧失掉基本的生活要素;力主通过"联合"的道路来消除私有制,进而消除自然异化,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世界观的主要内容.J.B.福斯特驳斥了一些西方学者把<共产党宣言>说成是"反生态"的种种误解,强调正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把关于建立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关系的思考作为"关于共产主义建设论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的一些核心理论实际上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形成,这就是:所有生态问题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的演进既是逐步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逐步解放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然而它无法做到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诉求必然突破资本主义的限制。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真正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能否做到两者的统一,是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压抑与异化,马尔库塞对人的解放之路进行了沉思。他在赞同马克思把人的解放的实质归结为人的本质解放的同时,又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学及心理结构理论,提出了不同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解放的理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解放美学观:人的解放的实质在于人格、精神与美感上的爱欲解放,而爱欲解放得以实现的关键途径是艺术和审美,艺术和审美具有造就“新感性”、批判现实社会、加强个体主体与社会整体力量的功能。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突出了艺术、审美与人的未来的深刻关联,值得借鉴。但这一丝毫未触及资本主义制度根源的艺术审美救世观只能是一种主观设想。  相似文献   

12.
解放教育思想主张人的解放,强调要把人从宗教迷信和唯科学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摆脱人被物化、被异化的压境,使人所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当前我国教育还存在被困境压迫的弱势群体、被传统异化的教育、被制度压迫的教师等问题。投身解放教育就是要挣脱使受教育者非人性化的所有压迫和扭曲,主要途径是:使教育回归生活、使自由回归学生、使教师恢复话语权、促进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等。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演进既是逐步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逐步解放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然而它无法做到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诉求必然突破资本主义的限制.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真正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能否做到两者的统一,是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到产品经济的三形态论,同时也是揭示的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三种状态。本文立足于此强调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独特社会形态下人的解放的独特性,即由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发达所导致的人的“原始丰富性”还未真正解体,使得人的“现代片面性”还未得到充分发展,为此,社会主义应该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而使人获得更大解放和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应能够更好地做到个体和类、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以避免资本主义的悲剧的重演。  相似文献   

15.
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将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的政治解放概括为"旨在人类解放的政治解放",以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确立明确的政治理念和原则,并厘清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基本理念与自由主义、国家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政治理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原则区别.  相似文献   

16.
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是有区别的,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的。回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同步进行,思想解放、人的解放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是从上层开始,关注下层,落实到民生问题上。当前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必须深切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必须从以"官本位"为核心的政治集权主义中解放出来;二是必须从以"情本位"为核心的"关系学"中解放出来;三是必须从以"虚拟的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偏见中解放出来。然而,人的解放是核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是关键。体制束缚人,体制也解放人。体制改革如果滞后,思想解放和人的解放皆是空谈。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究其宗旨应是人的解放。这是社会主义本质之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深刻体现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措施 ;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历史基础。因为只有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素质能力 ,才能实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性及满足人民利益需要的价值定向性 ;才能提高社会主义综合国力中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实力 ;才能使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姜义华教授:这堂课是本学期最后一次讨论课,在我们这学期所有的讨论中,无论是经济、政治、社会结构方面的讨论,还是观念、信息化方面的讨论,我们最突出关注的问题始终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解放与人的异化”。在经济方面,我们在讨论工业化时,中心问题是劳动的解放与异化;在讨论市场化时,中心问题是物流、人流、知识流的解放与异化;在讨论城市化时,中心问题是资金、人高度集聚下人的解放与人的异化。在政治方面,我们讨论民主化时,中心问题是政治公共事务的解放与异化;在讨论法治化时,中心问题是德治、礼治、法治递进下社会运作的解放与异化;…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者之间有内在逻辑联系。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发展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亦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流派之一。它认为,以"消费主义"为特征的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主流幸福观是一种"他者性"的幸福观,不仅在质底上不能真正实现,而且还会造成个人人生意义的异化、社会生产目的与消费手段的异化、自然从生存根基到谋利工具的异化。据此,后资本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应改择马克思的"自由劳动"作为"自为性"幸福观的内容。其重要意义在于: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个人只有选择了"自由劳动"的幸福观,才能克服"消费主义"所导致的幸福的异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们只有选择了"自由劳动"的幸福观,才能复归正常的"生产社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只有选择了"自由劳动"的幸福观,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对"幸福"观所作的探讨,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历史性"困境"。这需要当代全体马克思主义者继续努力奋斗来加以"解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