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徽因的小说理论虽然零散,却十分具有现代性。"诚"的小说观贯串于她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浓郁的人道主义关怀。她提倡开放的小说体式观,并提供了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经典范式。实际上,林徽因小说理论与创作中传统性与现代性是融汇贯通的,传统性中有现代性,现代性中也融汇了传统性。  相似文献   

2.
林徽因的小说理论文字事寥无几,但全是她创作经验的总结。一方面她在创作中忠实践行,另一方面以此为准则批评编选作品,理论与创作呈现为一种互动和共振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毕东海是河北省颇有产力的青年诗人,近年来在儿童诗的创作方面崭露头角,在爱情诗创作方面,也有不少收获。其爱情诗的意象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尤具艺术特色,可以肯定他是一位有个性有潜力的青年诗人。  相似文献   

4.
毕东海是河北省颇有实力的青年诗人 ,近年来在儿童诗的创作方面崭露头角 ,在爱情诗创作方面 ,也有不少收获。其爱情诗的意象美、语言美和情感美尤具艺术特色 ,可以肯定他是一位有个性有潜力的青年诗人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优美的意象、明丽的辞藻历来为人们传诵不绝。本文突破以往研究者以外在形式入手对其诗歌的解读,而从作者悲剧人格心理的形成、爱情诗精神境界的发掘、悲剧美的成因以及独特心灵感受的呈现等方面阐述了李商隐爱情诗动人心弦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6.
中唐爱情诗与爱情传奇几乎同时勃兴,但纵观唐诗与传奇的发展史可知,与爱情传奇在中唐后期的勃兴相比,中唐爱情诗的高潮出现稍早且持续更久。早期爱情传奇名篇及其同题爱情诗的创作,往往先诗后文。爱情诗歌与传奇的发展虽呈配合、并行,但爱情诗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7.
《再别康桥》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出色的抒情诗之一。但就该诗的主题,现行教材却莫衷一是。人教版高中课本认为该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高教版中专教材则认为该诗抒发了热爱和留恋母校的情怀,但又超  相似文献   

8.
论林徽因小说创作中的“出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意象。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女作家,林徽因小说创作中"出走"模式的设置反映了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极具张力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本体论关系”、“之间”、“相遇”等对话哲学话语基础上的教育管理观,倡导主体的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它认为对话是在教育管理权力制度化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管理过程中各主体间的理解与互惠,实现双方共同成长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对话过程,通过对话达到管理中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教育管理者素养不断提升。以"我—你"关系为哲学基础的教育管理观,认为教育管理主体之间是民主与平等的关系,其对话是在教育管理权力制度化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管理过程中各主体间的理解与互惠,实现双方共同成长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五四”“人的文学”观初萌于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此间 ,文学开始由贵族阶层转向广大民众 ,并初步树立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及至“五四”文学革命时期 ,“人的文学”观由起初“泛人性”地揭示人的“自然存在”,发展为“人生化”地描绘人的“社会存在”,进而达到了“个性化”地表现人的“主体存在”。之后的革命文学的倡导 ,进一步发展了“人的文学”观的意义内涵 ,它更加密切了文学与民众、文学与现实、文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并且在文学中确立了广大民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五四”“人的文学”观发展到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林徽因作为京派的代表人物,对京派影响巨大且深远。文章试图从京派文学阵地的建立、文学刊物的发展、对京派新人的提携和其本人的文学创作四个方面证明林徽因对京派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林徽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才女,其诗作数量不多,精品不少,秀美之作几乎无可比肩;诗作多发表于新月社的《诗刊》、《新月》等,其诗作最美者为《别丢掉》;沈从文以小说闻名于世,亦有诗作问世,其格律诗多,自由体少;长于爱情诗,表现欲爱不敢疯狂的爱,不擅创伤时事诗;柔美中略带硬度;部分诗受民谣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子本不想成为一个抒情诗人,但却正是他的抒情诗为他赢得了许多的欣赏与难得的荣誉.而其中爱情诗占了很大比例.海子一生经历了四次恋爱,有过甜蜜幸福,而每一次的失败结果都带给他无尽的痛苦.但海子并没有一味地沉浸在痛苦中,而是将他的爱情做了艺术的处理,使得他的爱情诗成为了他的爱情生活的艺术升华.这些诗感情真挚,语言纯净,意象独特,让人深深陶醉其中.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的爱情诗有着独特的诗学内涵,其诗情、才情、爱情的多维图式,是他独有诗思、诗情、诗性在20世纪中国爱情诗尚未成熟张扬背景下的一种魅力彰显。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爱情纠葛,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爱情范式,即徐与张的媒妁恋、徐与林的知己恋、徐与陆的素性恋。三种爱情范式的变异形态虽不尽相同,但情感内质的纯洁,转换方式的健康,认知态度的严肃却是相同的,其间倾满着诸多社会、家庭以及文化的无奈阻隔和冲破阻隔的抗争与斗争,有着波澜不疲爱情灵性的诗化律动。这使他的诗作既引领时代,又确立自身诗界席位,更留下何为纯诗珍品思考空间的重要一翼。  相似文献   

16.
沙鸥的爱情诗是诗人全部创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诗作,具有浓烈的自身体验感、精巧的艺术构思、独特的意象营造、奇美的语言风格等鲜明特色。沙鸥诗歌的思想和艺术品格,是诗人的精神人格和艺术个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人之间组成了不同的“对话”。而和亲情有关的对话,大都是温暖的对话,能开出幸福的花来。虽然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亲情是什么样子的,但是通过一场又一场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温度,在一场又一场的对话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林徽因小说创作的审美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徽因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女作家,其小说创作以独具的艺术魅力成了当时文坛上一道清丽迷人的风景。由于作家本人的出身教养、艺术趣味、性别身份及当时的现实环境等多种原因,使得其小说创作既充溢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单纯与繁复,宁静与喧嚣,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等多元化的审美风格趋向。  相似文献   

19.
对话     
“兵”对“丘”说:看看战争有多残酷,两条腿都炸飞了。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林徽因研究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属于她的"太太客厅"。随着林徽因曾经佚失的作品逐渐问世,她的一些反映"窗外"生活的诗歌正逐渐还原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林徽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