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哲学家、美学家。叔本华是悲观的,在许多哲学家都想为这个世界找一线希望的时候,他却教人们放弃生存的权利;叔本华又是精炼的,很少有哲学家象他这样,居然在一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融入了他百分之九十九的思想和生命。叔本华太自负了,自负得非要哲学界以万分惊喜的态度来欢迎这部著作不可,自负得只想以“普遍”为宗旨来阐述“一系列迄今还无人想到过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叔本华的主要哲学著作.该书昭现了他的新的哲学体系,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一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叔本华的哲学把主体看作是世界的支柱,是一切现象、一切客体一贯的、经常作为前提的条件.意识给了主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1877—1927),清末民初的著名美学家.王国维的境界说,主要是在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在《宋元戏曲考》中也有论述.王国维曾致力于康德哲学研究,因读不懂康德的书,转而研究叔本华哲学,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服膺于叔本华哲学,并回过头来,以叔本华主义的目光重读康德.1907年,在王国维思想中发生了一件  相似文献   

4.
叔本华哲学思想初探杨善解叔本华(1788—1860)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他的主要代表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l9)。在这本著作中,叔本华沿袭西方哲学的传统习惯,探讨了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和美学等问题,创立了一个以现象主...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受主体利益的主体性的制约,都只为主体利益的主体性而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是主体的表象,即主体的感觉、经验。它们是主体意识的产物,主体利益的主体性是它们存在的条件,离开了主体利益的主体性它们就不能存在。叔本华提出“世界作为表象”和“世界作为意志”的观点,并由此出发对利益的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利益的主体性的基础是生命,利益的主体性是从个人意志出发,利益的主体性是禁欲。  相似文献   

6.
叔本华是伟大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对人生问题的反思。他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人生是意志的表现、而意志却是无法满足的欲望,人生因此而痛苦。由于叔本华对人生持悲观主义态度,这极易使大家一票否决叔本华悲观主义的理论价值。其实,我们应该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分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观以追思其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7.
叔本华是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他从表象出发,声称寻找到了世界的本质--意志,从而创立了一种新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思想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对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叔本华从其意志论哲学出发,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表现为无止境的欲望与冲动,因而,人生是痛苦的,艺术可以展示使人沉醉于“自失”的境界,忘记意志的存在。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前提,认为审美存在的必要性在于悲剧性,这是两个人在意志论美学中的合唱,也是变奏之所始。叔本华从肯定艺术始,终于否定人生。尼采则肯定艺术进而肯定生命!然而尼采表面的乐观并没能掩饰住内心的失望, 他发出的最后的哀鸣把他带回到叔本华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张明 《文教资料》2010,(35):116-118
叔本华认为世界是表象与意志,生命意志要求人不停地欲求,这导致了无尽的痛苦。要寻得解脱必须摆脱个体的局限,忽视自身的需求,最终否定生命意志,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获得无限宁静与喜悦。  相似文献   

10.
叔本华是西方意志主义哲学的先驱,虽然他的"意志"同康德的"自在之物"很相似,但叔本华的"意志"是可以通过我们的直观认识的。叔本华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实叔本华的哲学却与我们的感性密切相关,从某种程度上又带有浓厚的唯物主义色彩。叔本华为了证明自己的"意志"可以被认识,他又引用了柏拉图的"理念","理念"是"意志"的客观化,人类可以通过认识"理念"而认识世界,而在此认识过程中人类又必须的借助"理性"、概念。叔本华的"理性"只是达到"意志"的工具而已。叔本华认为,"意志"就是欲望,由于我们的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我们的一生注定是痛苦的,由此引出了他的悲观主义态度,他还认为,"理念"是由艺术的表现而在经验生活中被给予的,理念是一种物质,是一种超经验的物质,而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关于具体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则是这种物质的表现方式,而艺术的对象即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叔本华"意志"的分析,来探讨一下他的几种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理解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其中一条重要的线索是其主体概念,此概念是对他所提出的人生意义问题解答的关键。虽然维特根斯坦对这一概念的处理非常散漫,但是他却非常明晰地区分了主体的两层涵义,即表象主体和意志主体。作为认识主体或经验主体,维特根斯坦是从叔本华意义上来谈论表象主体的,由于表象主体无法赋予世界和人生以意义,所以他直接否定了表象主体的存在,只承认意志主体。意志主体又被维特根斯坦称之为形而上学主体,作为伦理的而非生理的存在,意志主体从整体上以或善或恶的方式赋予世界以意义,主体因而可以通过主体的升华使自身处于无欲、无求、无畏状态当中,人生的困惑和处世的无力感得以消除,使得所谓的人生伦理问题得以最终解答。  相似文献   

12.
唯意志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重要流派之一,是现代人本主义的主要基石.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前者主要强调生存意志,认为生存意志是世界的本原.而后者则将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改造为“冲创意志”——权力意志,其实质上.是种占有支配他物的力量.本文首先将两者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个概述,然后从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恋爱...  相似文献   

13.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作为叔本华的代表之作,为我们解释世界本质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由艺术通达解脱之道是叔氏痛苦解脱的重要组成。人何以会痛苦,如何借助艺术解脱痛苦,这些能让人解脱的艺术的审美构成又是什么,上述三部分构成了叔氏艺术解脱的整体。叔本华通过艺术自失缓解人生困境,这是叔氏为解脱之道贡献的方便法门。  相似文献   

14.
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哲学思想,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悲剧意识的增强产生了重要影响。哈代对裘德、淑和艾拉白拉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刻画,深受叔本华意志论哲学的影响。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人不可遏止的生命冲动和欲望,而意志又具有悲剧性,所以人生是痛苦的。哈代小说创作后期,由于受叔本华悲剧思想的影响,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悲剧意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对裘德、淑和小时光老人悲剧形象的刻画。  相似文献   

15.
从德国浪漫派开始的非理性化文学倾向引起了西方非理性化哲学思潮的出现。19世纪中叶是非理性主义哲学兴起与重大发展的时期。叔本华开始了对人的非理性本质的尝试性的描述,提出“世界是意志与表象”,人的本质是原始性的意志之说。尼采认为人的本质是悲剧性的,并以激扬高蹈的气势发出与死之必然性进行抗争的口号!从此,  相似文献   

16.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是西方非理性思潮的开端,其唯意志文论直接导源于唯意志哲学,在文艺的起源,作用,本质及文艺与社会和人生的关系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观点,他主张用审美观审来把握理念。把握世界本质,强调艺术的目的的是复制理念,表现普遍永恒的世界本质,把形而上的理念视为艺术的唯一对象和源泉,这种文艺观是古希腊以来占据欧洲文论主导地位的“模仿说”的反拨。  相似文献   

17.
叔本华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又是唯意志主义音乐思想家,他从唯意志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唯意志主义音乐思想:首先,从本体论出发,叔本华认为音乐复制了理念,而音乐与理念之间的关系则是对应的类比平行关系;其次,从认识论出发,叔本华认为音乐是形而上的具有哲学深度的艺术,是一种独立于根据律之外观察事物的方式;最后,从方法论出发,叔本华认为音乐完全孤立于其他一切艺术之外,是一种普遍性与清晰性都最高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源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尼采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他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遥远的理性拉回到了距离人们比较近的感性世界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把世界的根本理解为权力意志,其目的是想表达生命世界的生成、创造和提升的特征,即“权力意志”具有非主观的实在性、追求自身能力之保持或增长的能动性以及价值关系性。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批判地研究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叔本华认为摆脱了生命意志的驱使而直观到“物自体”本身就是美.他仍然是把认识事物的“本质”作为真正美的根源.仍然是一种传统的认识论美学.只是他认为要认识到“物自体”不再是理性的认知方式所能达到的,只有“非理性”色彩的直观方式才能达到.在这一点上具有与传统不同的“现代性”。尼采则是完全转到了感性生存论的价值上.认为原始生命强力的直接展现本身就是最高的价值.就是美之所在,这与叔本华是有根本区别的。  相似文献   

20.
叔本华将康德的“自在之物”原创性地置换为他自己的“意志” ,这在西方哲学史上不啻又一次哥白尼革命 ,德国哲学由此而走上了一条非理性主义的道路。不过 ,这一革命的完成并非轻而易举 :叔本华必须证明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在被说成是“意志”之后如何是可知的。本文梳理和评论了叔本华研究者对“意志”之可知性的怀疑、批评和修正 ,并展示了叔本华自己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武断和犹豫 ,最后试图说明 ,问题之关键不是学术性的 ,而是在学术性之后所隐藏的思想动机和历史意图。本文所涉及的论争可能对认识中国哲学史上理学与心学之争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