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我们要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一、从实际生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就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它强调数学教学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理论联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37-37
一、新课程——喧匕学生在生活中学 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取材”往往被文学创作所重视,其实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恰当地“取材”,它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学习的材料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材料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材料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情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的体验学习难以得到深刻体现。而借助信息技术的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能更有效地改进课堂时空的局限性,使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获得学习的成功.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儿童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小学生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正因为如此,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设计应注重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源于生活,基于生活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将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背景。因此,教师要善  相似文献   

10.
戴晖明 《云南教育》2001,(23):32-3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增加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学中应注意的第四个问题”里再次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和勇气和毅力”。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愿学。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  相似文献   

11.
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需开放.只有开放,才能使自身更“有序”,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取材”往往被文学创作所重视,其实数学教学同样离不开恰当的“取材”,它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数学学习的材料更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取,所选材料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联,材料的组合要有逻辑关联,或对比、或延伸、或迁移、或补充……下面就以《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节课为例,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是如何取材的。一、生活性材料引起有意注意学生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感性知识的积累,但这些积累往往是学生的无意注意,课堂教学必须选择合适的生…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提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数学课堂的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数学活动更离不开实际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注意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让学生的学习素材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尽可能地将“数学”与学生身边的、与他们直接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在学习方法上,注重把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参与“做数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在认真开展好教材中安排的数学实践活动外,还应结合教学内容,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学生构建数学学习的实践“平台”。教师要将固定的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数学活动材料,并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教师要将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亲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让课堂成为…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老师们说: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上课无精打采.萎靡不振。下课时精神抖擞,活蹦乱跳。可我们的老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这与我们老师设计的教法,学法有很大的关系。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正在逐步实现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所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重视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应按新课标的要求去做,尽量选择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因为实践是数学发展的丰富源泉。数学脱离了现实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平均数”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为“锻炼人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 ,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 ,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一、为什么要重视数学活动教学重视数学活动教学是主动适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学生的学习心理应主要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 ,能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亢奋状态 ,并调动一切因素进行积极的探索、探讨及操作 ,而当学生获取成功时 ,…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式,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地联想、积极地思维,以获得与新学内容有关的形象或思维成果,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创设数学情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学科,而不是枯燥的数学游戏,学起来才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生活的兴趣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使之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猜想型猜想是在对研究的对象、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和归纳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思维方法。数学猜想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