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动态数学模型、参数改变及易受外界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控制的PMSM转速控制系统.利用专家控制算法对PMSM控制系统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并与PI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超调小,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PMSM(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性能和速度的观测精度,建立了PMSM在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PMSM转子速度的估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PMSM启动时可以提高速度观测精度,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神经网络的PMSM转子速度估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PMSM控制系统建模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电流和速度双闭环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算法,为在实际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运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PXI的永磁同步电机快速控制原型教学实验平台,阐述了实验平台的整体硬件结构和软件应用进。采用Matlab/Simulink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自动代码快速生成,快速验证算法的可行性。采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实现对FPGA板卡资源分配,再通过Veristand实现控制算法与硬件资源对接,并且快速实现上位机的设计。利用上位机监控系统控制永磁同步电机运行状况,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瞬时波形实时观测。该平台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可完成永磁同步电机先进控制算法快速验证。  相似文献   

5.
电机控制理论的发展使得新型控制算法层出不穷,其中数字离线仿真无法验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真实效果,而直接采用单片机或DSP的实际系统又需要编写复杂的程序,因此基于dSPACE实时仿真系统设计了电机控制算法研究平台,使得快速开发和验证各种复杂控制算法成为可能,且易于修改,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船舶电机推进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及算法实现,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SVPWM速度环、电流环双闭环模型,然后用DSP在2.5kVA的实验样机上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121-127
以双容水箱为被控对象,引入快速控制原型技术,结合RTW(Real Time Workshop)/xPC Target工具箱提供的实时仿真环境和基于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运行监控软件,开发出一套基于快速原型控制器的过程控制实验平台。该平台支持自动代码生成和在线调参,提升了控制算法设计与验证的效率,对于加深学生理解和掌握过程控制系统,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网络拥塞控制是网络服务质量(Qo S)机制正常运作的基础,而TCP/IP网络的拥塞控制机制是保证Internet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的关键。利用NS2仿真平台,分别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实现5种经典网路拥塞控制算法:TCP Tahoe、TCP Vegas、TCP Newreno、TCP Reno和TCP Sack,仿真结果表明在无丢包环境和高时延环境下各算法所受影响基本相同,而在低带宽和一般拥塞环境中Vegas算法的性能要优于其它算法,该结果为不同网络环境拥塞控制算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有效依据。同时通过软件仿真与实际测试,加深了学生对拥塞控制算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TCP Hybla拥塞控制算法因其具有较好的吞吐量和兼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高时延混合网络中以解决网络性能下降问题。针对Hybla拥塞控制原理抽象,过程变化快,在混合网络环境下较之传统实验教学难以直观展现的问题,引入了NS-3仿真实验平台。通过搭建哑铃状高时延混合网络环境,添加追踪和流量监测机制得到仿真数据。与Hybla理论分析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一致,真实反映了混合网络环境。同时通过与其他拥塞控制算法对比,直观地验证了TCP Hybla算法能够提供较好的网络公平性、友好性以及响应灵敏性,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难以形象直观分析拥塞控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α稳定分布模型是描述脉冲噪声的最佳理论工具,研究了对称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的有源控制;对基于非线性变换的脉冲噪声有源控制算法进行了推导与分析,并对FXSigmod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用实验证实算法消除噪声的效果。该算法无需估测阈值,容易实现,连续更新性能好,可快速有效抑制脉冲噪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连接接纳控制策略的相关内容并重点介绍了基于测量的接纳控制算法,提出了新的接纳控制算法来改善VoWLAN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性能。该算法对应于不同的业务类型采用不同的时间窗阀值测量机制,根据负载的实时情况动态调整时间窗大小,从而可以改变系统的接纳性能,并提供相应的动态带宽分配机制,有效地保障VoWLAN系统的QoS需求。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学生掌握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原理与应用,设计了综合实验,以MCGS组态软件为基础,应用Microsoft Excel的VBA和Matlab为辅助,设计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实现了对二阶液位对象的控制。通过与PID的比较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电动汽车用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糊控制的仿真分析。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用于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其数学模型的电机控制仿真软件包。在PMSM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电流环采用滞环电流调节器,速度环采用参数自调整模糊PI控制。通过对传统PI控制和模糊PI控制方法的仿真实验,去验证这种模糊PI控制方法响应快、无超调,与传统PI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所开发的电动汽车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电动汽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一个网络控制系统实验的设计。该系统为局域网和Internet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内置了PID控制算法、广域预测控制算法,并自行开发一种新的网络控制算法,通过比较这些算法的控制效果,用户可以更好的认识网络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还提供了通用的C语言二次开发接口,为用户设计并验证各种网络控制算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结构特点,建立PMSM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测函数控制(PFC)和空间矢量控制(SVPWM)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的仿真模块,并在速度环、位置环中应用预测函数控制;同时结合空间矢量控制跟踪特性,创建仿真模型,验证控制方案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拥塞控制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引入NS3网络仿真工具,对构建复杂混合网络实验环境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论述,并在4∶4哑铃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多个网络实验场景;以拥塞窗口大小为依据,对常见的多种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了理论验证性实验;以吞吐量为依据,对同类拥塞控制算法之间的公平性和异类拥塞控制算法之间的友好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并对拥塞控制的算法思路和控制过程进行了形象直观的展示。  相似文献   

17.
时隙ALOHA使用了各种控制算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应用控制算法前,必须对算法的性能进行前期仿真测试.在比较三种常用网络仿真工具的基础上,分析了MATLAB离散事件仿真原理及基于蒙特卡洛法的随机数生成原理.给出了MATLAB仿真平台下实现时隙ALoHA控制算法的流程图,并依据该流程编写了MATLAB代码对时隙ALOHA的伪贝叶控制算法性能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示,MATLAB能很好的实现对时隙ALOHA控制算法的仿真.  相似文献   

18.
软件定义网络(SDN)将网络控制平面与底层的转发设备解耦,为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途径。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教学亟须基于SDN的网络实验和仿真案例。构建SDN视频跨域专网实验平台,采用PIE算法对专网进行网络流量控制实验设计。结合通信网络教学常用的ns-3仿真软件进行了实验仿真,测试了典型业务场景的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PIE算法具有在网络拥塞时改善端到端时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着教研结合的原则,开发了直膨式空调系统的控制研究、算法开发测试与控制系统教学一体式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由空气分配系统、制冷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与控制系统组成,有用户界面控制和LabVIEW程序控制两种控制运行模式。用户界面控制可运行启停控制等基本控制策略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LabVIEW程序对于各类控制方法具备高度扩展性的接口,可快速实现控制算法在实验系统上的测试。  相似文献   

20.
针对视频阵列监控需要稳定成像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间歇式运动特点的二轴异步电机运动控制实验平台。二轴转台的运动可以分解为方位运动和俯仰运动,考虑到真实平台模型存在的偏差和各类干扰,间歇式运动控制通过自适应逆控制算法实现。算法通过一个工控机来运行,产生控制信号,输入到多轴运动控制卡产生脉宽调制信号(PWM),经过放大后分别控制方位和俯仰伺服电动机。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定点运动、零点复位与间歇式运动的性能。该实验平台可用于运动控制的实验教学,以及具有间歇式运动特点的视频监控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