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件接收系统特征值寻址技术作为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功能的一个新延伸,在系统寻址效率、灵活性和扩展性上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结合单向数字电视广播网的特点,重点探讨条件接收系统特征值寻址技术及其应用和规划。  相似文献   

2.
当前,数字电视运营商具体到运营和转换工作之中,仍然在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对于他们的长远发展而言,CAS也就是条件接收系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笔者主要对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若男  孙远哲 《出版科学》2021,29(4):94-103
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影视行业在互动性方面进行了数字叙事形式的新尝试.从本体论视角切入,探索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的构建.在界定叙事对象、行动者、渠道和其他系统要素的基础上,指出相较于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传统影视叙事系统,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因其受众介入叙事的特性而形成了"四次叙事"运作机制;并结合先进数字技术从"完善上帝视角叙事""发展第一视角叙事""创新互动叙事模式"3个维度提出对互动影视数字叙事系统的优化展望.  相似文献   

4.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在电视直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普遍采用了最先进的误码纠错和信号调制技术,使接收机能够可靠地在各种条件和环境中接收信号,能够抗静态多径(接收机处在密集的建筑物环境中只需采用的简单天线接收就能满足正常接收)和动态多径干扰(在车速高达每小时150公里的情况下,都可稳定接收)以及能够抗各种家电脉冲干扰。上述特性不仅适用于固定接收而且也适用于便携式接收。下面,就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在电视直播领域中的应用谈点个人的看法,着重介绍目前国内电视台使用较多的直播车的微波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5.
严三九  童玲 《新闻界》2006,(1):67-68,71
数字电视的出现已给广播电视业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它将会是一场巨大的技术变革,将影响到广播影视系统、信息产业和社会。数字电视自身的特点优势将改变受众的消费习惯及其选择,使得用户从被动接受模式中走出来,成为主动获取内容服务的积极参与者,用户不再满足于单一传播渠道下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日新月异。电影技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色道到双声道、直至发展到今天的环绕立体声数字电影;而电视技术则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直到发展到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前者已发展一百多年,而后者发展也有几十年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归结一句话,影视技术的全面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8,(2):54-59
近几年,中国广电行业进一步加快了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推动广播影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推动广播影视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以付费电视为重要内容的数字电视的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高清晰度电视的概念作为付费电视的新亮点被倍加关注。同时,高清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规定的电视转播需求,发展高清晰度电视不光关系到我们广电事业的发展,还关系到保持媒体竞争的优势和满足国家推动技术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传媒》2008,(3):58-60
数字移动电视的概念 数字电视(DTV)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广播,供观众接收、播放的视听系统,即从节目的采集、制作、节目传输、以及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的系统,包括有线数字电视(Cable DTV)、卫星数字电视(Statellite DTV)、地面数字电视(Terrestrial DTV)和IPTV四大传输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9,(3):14-14
3月22日,在CCBN系列研讨会上,山东泰信电子有限公司《数字电视CA技术发展研讨会》召开,参加研讨会的行业专家和相关各界人士200余人。山东泰信电子有限公司针对数字电视CA系统,提出并设计了软硬件分离的“新一代长城无卡CAS”条件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地面数字电视引起了人们对收视和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地面数字电视新一轮应用即将大规模进行。本文介绍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定义、传输和覆盖等理念,总结了数字电视技术普及推广的方法和注意点。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TV:Digital Television)指的是采用数字技术把声音与活动图像等信号进行处理、压缩和编码,通过实时广播或者存储之后,提供给用户接收与播放的一种电视系统。在系统的众多环节中,从演播室制作节目,接着经过处理、传送、存储,再到接收、显示,这些过程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视时代电视广告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电视的含义和特点 数字电视是指从节目的采集、制作到节目传输,以及到用户终端的接收全部实现数字化的电视系统。按照麦克卢汉的学说:媒介及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将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兴龙 《大观周刊》2012,(6):7-8,41
影视人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诞生得益于影视技术的出现,同其他学科的诞生一样经历过一个从孕育到发展到走向成熟的一般性阶段,也经历过一个从无意识的记录到有意识的研究的阶段。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命途多舛,好在经过两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天的中国正迅速成长,很多高校和研究所开设了影视人类学的课程,到目前为止,影视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比较薄弱,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学科以后的发展研究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媒科技》2007,(4):42-42
随着网络双向化改造进程的加快,双向互动业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字电视的发展方向(后平移时代)也必然是糅合了多种业务形态的以互动为主要特征的双向化时代。而在一个双向的广电网络中,我们如何为节目加密?何种加密方式才是更经济和更安全的?天柏公司作为国内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集成和终端产品供应商,在CCBN2007上展出的BiCAS双向条件接收系统将会解决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14.
信息·数字     
严格管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中采用条件接收系统设备5月7日,广电总局科技司发出《关于严格管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中采用条件接收系统设备的通知》(技科字[2012]0115号)。通知说,根据广电总局地面数字电视发展政策,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主要用于公共服务,采用非加密方式传输覆盖。近期,广电总局接到群众举报,一些地方企业违规发射地面数字电视并加密向用户收费。通知强调,为确保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公益性服务,未经广电总局批准,不得销售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  相似文献   

15.
影视内容的高端特效包装系统研发是面向数字影视行业特效处理的重大需求,研发无损抠像技术研发、遮罩技术研发、多点跟踪技术研发及三维合成技术研发等模块,最终形成符合国内用户操作习惯的全流程特效包装合成系统。该系统从一体化的工作流程理念出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包装软件,而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作站体系,完成影视后期制作从素材采集、在时间线上进行粗编,完成视觉特效制作、精编配乐,直至打包输出的全流程工作。  相似文献   

16.
韦颖 《传媒》2005,(1):26-27
什么是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是采用数字信号来表示电视图像信息,在电视信号的采集、记录、处理、存储、播出、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技术的系统.我们现在的电视机上所收看到的是模拟信号的节目,而数字电视信号则是电视节目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卫星或无线发射传输到用户家中,通过机顶盒由电视机或电视显示器接收的信号.  相似文献   

17.
刘逸帆 《中国广播》2012,(10):29-33,98
2011年,我国广播影视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发展迈人新时期,进步与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广播影视各个层面的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广播影视制作播出、传输覆盖、用户接收等各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国际广播影视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8.
欧阳沛 《今传媒》2011,(5):57-58
影视与图书的关系从相互割裂到互相欣赏再到相互借力最后到二者融合,其间过程反映了多元媒介形式共同发展的趋势。影视和影视艺术的诞生创造了现代传媒形式的革新,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图书紧跟热播影视,从荧屏走向文字,一方面为图书提供了畅销的可能,另一方面又因操作不利让图书陷入盲目跟风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数字电视的发展步伐。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广播影视数字化工作,把它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曾培炎、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多次要求加快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安全的方式实现中国广播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及《我圈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我国将在2015年关闭模拟电视。而从近两年的情况看,虽然数字电视在标准、商业模式等方面遇到了梗阻,但国内大多数省市都已开始以整体转换为主要模式的有线电视数字化。青岛、深圳、杭州等城市已基本完成了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电视媒介越来越高的要求,有线电视网络正逐步向通信网络的方向发展,数字电视的接收系统技术也在随IPTV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当前数字电视的接收系统主要是靠两大块来完成,一部分是网络运营商,另一部分是提供内容的双向通信网络业务的安全保障系统。在这两大模块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又分支出若干接收系统网络,形成一个整体架构。基于这一特点,设计了可以实施双向任务的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可下载接收系统。本文将针对这一系统的架构、流程、特点、成就、前景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