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临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刘询做皇帝(宣  相似文献   

2.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临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又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刘询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  相似文献   

3.
张小锋 《家教指南》2001,(1):115-120
1977年发现于甘肃省玉门花海的汉代六棱觚并不是真正的武帝遗诏。武帝猝崩,幼主新立,燕王、广陵王觊觎皇位大搞阴谋,朝野内外人心浮动,霍光等人为了扶住幼帝渡过政治危机,拟武帝口吻制作的所谓“武帝遗诏”。它的出台并公布全国,对稳定昭帝当时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小车宰相田千秋田千秋,西汉中期宰相。他为人质朴敦厚,多智略,常劝武帝厚恩惠,薄刑罚,与民休养生息,颇受信赖。武帝临终,千秋与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mì)(石单)(dì)、御史大夫桑弘羊共受遗诏,辅佐少主。汉昭帝即位后,在田千秋、霍光等人的尽心辅佐下,继承武帝遗策,政治稳定,国家富强,百姓丰足。田千秋前后居相位十二年,昭帝以其德高望重,格外优宠,每次朝见,都让他乘坐小车入宫殿,享受“特惠”,因号为“小车宰相”,或为“车丞相”。久而久之,田千秋遂被人称为“车千秋”,其子孙也以“车”为姓。  相似文献   

5.
西汉王朝是世俗地主和军功地主联合组建的封建政权,在上层统治集团和地方郡国中,除以汉族官僚为主体构成的统治阶级外,尚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参政,他们在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汉武帝时匈奴人金日磾就是其中的一个。金日磾幼年时因“父不降见杀,羁虏汉庭”被没为官奴在后宫养马,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又能顺应历史潮流,武帝执政期间“忠信自著,笃敬寤主,未尝有过失”,得到武帝的信任和赏识,官至车骑将军,被封为(禾宅)敬侯,并与霍光受遗诏辅佐昭帝,成为西汉政治舞台上功勋卓著、知名显达的人物。因此弄清金日磾的家世及其政绩,对我们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的贡献,加强民族团结,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析汉武帝的个性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个性心理的角度,来剖析汉武帝。汉武帝个性中的唯我独尊、刚愎自用、孤独、冷酷等特点,是由于生活在帝王家庭这种特殊环境中养成的;而他的倨傲无礼、好大喜功的一面,则是虚荣心理所致。武帝执政之后,其个性的发展集中表现为他的强烈的权力欲、表现欲和享受欲。武帝晚年在个性上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有极积意义的。最后结论是:历史铸就了武帝的个性,武帝的个性影响着历史。  相似文献   

7.
都督制作为西晋的主要军事制度在晋武帝统治时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晋武帝统治前期,异性大臣和司马氏皇族出任都督的比例大体相当;晋武帝统治后期,司马氏皇族出任都督的比例明显增大,反映了司马氏在晋武帝时期地位的变化,这与晋武帝执政思路及用人观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芒刺在背     
1.汉代大将军霍光是汉武帝的托孤重臣,辅佐八岁即位的汉昭帝执政,操有废立皇帝大权,威势很重。2.昭帝二十一岁驾崩于未央宫。霍光与群臣商议,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做皇位继承人。谁知刘贺继位后,经常宴饮歌舞、斗鸡弄狗,在宫嫔居住的掖庭寻欢作乐,与昭帝宫人淫乱不止。  相似文献   

9.
西汉帝王与帝王之学及经学之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汉经走向朝廷与帝王重视儒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初承袭秦法,执行“以吏为师”的思想路线。到汉武帝时,儒学战胜于朝廷,开始显露出“以师为吏”的政治端倪。经学是汉代的帝王之学,以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为分界线,经学显示朝廷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帝王从经师受业自惠帝开始,武帝以后,经学成为官学,经师与帝王的关系空前密切。是时,经师任太子太傅或太子少傅为常职,昭帝时蔡义以人主师拜相,开西汉人主师为相的先例,此后,人主师为相遂成惯例。尊重经师,以经治国是西汉武帝以后政治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五陵少年源于西汉皇帝的陵墓。五陵指西汉时建在长安城外的五座皇帝的陵寝,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为防止墓冢被盗,西汉独创了“依陵建县”的制度,也就是一边建陵,一边将全国各地的豪族大户、富商巨贾迁到陵邑周围,形成繁华的新城。这些地区的富家子弟倚仗家  相似文献   

11.
寇润泽 《文教资料》2020,(7):73-74,37
汉卫太子刘据因汉武帝征和二年巫蛊案而与其父反目,最终被围困自尽,汉宣帝即位初期为其定谥为“戾”,后又称“戾太子”.本文重新梳理征和二年到宣帝定谥的历史过程,着重对宣帝时期霍光专权、建立武帝正统权威的政治实际,昭帝时期隽不疑对京城长安发生的假卫太子案的处理,以及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体现出卫太子“不悔其过”的法律因素三个角度进行解读,分析卫太子谥“戾”的内外原因,总结背后武帝统治权威的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南朝人何点直率旷达,不拘小节,傲视权贵。梁武帝与他过去交情很好,夺取皇权后写信与他叙旧,并赐给他鹿皮巾等物,召他到皇宫来喝酒。何点穿着粗布衣服来见武帝,武帝与他饮酒赋诗,气氛十分融洽(qià)。武帝当场下诏书,任命何点为侍中。谁知,何点不仅不谢主隆恩,反而捋(lǚ)着武帝的胡须,不屑地说:"你是想让老子做你的臣子,为你服务,老子可不干!"捋他人胡须,这在当时是一种对人极不  相似文献   

13.
咸阳是我国的著名历史古城。城北的毕原(秦名北阪,汉唐以后名咸阳原、北原)是古迹荟萃的地方,这里有西汉九个皇帝的陵墓,自西而东为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成帝的延陵、平帝的康陵、元帝的渭陵、哀帝的义陵、惠帝的安陵、高祖的长陵和景帝的阳陵,绵延约百里之遥。西汉元帝以前,每立皇帝陵墓,辄迁徙四方富家豪族和外戚于  相似文献   

14.
一次汉武帝召见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让他讲讲异域的风土人情。当张骞向武帝述说狮子时,由于武帝从未见过狮子,所以,不管张骞如何竭力描述,武帝就是不明白“狮子”的样子。张骞急中生智之下索来纸笔,当场为武帝勾勒出一幅“狮子图”,武帝马上弄清了狮子的体貌特征。由此笔者想到,我们教师平时给学生讲课,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中,其中也有许多词  相似文献   

15.
(一)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人,后迁家至金城郡令居县(今甘肃永登县西北)。他生于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一三七年),殁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五二年),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世,终年八十六岁,谥号“壮侯”,是我国汉代著名的军事家。汉武帝时,充国以六郡“良家子”身份,充当骑士。“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天汉二年(公元前九九年)五月,以假军  相似文献   

16.
作文写实谈     
古今著名篇章中,很多都是作者应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写作的。例如:李密是为请求晋武帝允许他终养祖母而写了《陈情表》。如果实际生活中没有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而他辞不赴召之事,何来这篇婉曲动人的佳章?闻一多听到好友李公朴倒在国民党的枪弹下的噩耗,抱着  相似文献   

17.
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即汉武帝。他爱好文学,曾没立专门的音乐机关“乐府”,集民间诗歌与乐曲,后人称为乐府诗。汉代的乐府诗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帝在文学上还提倡辞赋,他本人也能诗善赋,“武帝辞华,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一生好仙,在许多重大政治事件背后都有他求仙的动机。张骞通西域除地缘政治、军事目的外,也有武帝求仙的考虑。武帝好仙既受神仙信仰弥漫的时代风气影响,亦是武帝本人企望长生不老的私欲使然。好仙使武帝在治国战略上轻重失序,到晚年方始悔过。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一生几易官职,其二十壮游是以低级史官的身份奉命搜求史料、史迹而去的.此后,他以荫任方式仕为郎中,陪侍君侧达十五六年之久,渐得武帝的赏识与信任.在父亡三年后,他又顺利的继任为太史令.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突遭"李陵之祸",惨受腐刑后,武帝惜其才,又任其为更加尊贵的中书令.这构成了司马迁一生迁官的全部经历.  相似文献   

20.
千古一梦     
西晋初,荆州刺史胡质父子以清廉闻名天下,有一次,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疆之事时,谈到了他们父子的清廉。武帝问胡戚:“你的清廉与你父亲的清廉相比,哪一个更高?”胡威回答:“我比不上我的父亲。”武帝问为什么,他说:“我父亲清廉唯恐别人知道,我清廉唯恐别人不知道,所以我远远不如我父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