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体运动行为中的力人体是一个多环节系统,且与外界物体(对手、同伴、器械等)组成多体系统。各环节之间、人体与外界物体之间不断发生相互作用,于是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力,这正是人体及其环节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并且,在人体的运动行为中,由于转动形式的运动占压倒的优势,因此力的作用常以力矩的形式表现出来。力矩是人体系统及其环节转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一)体积力与表面力体积力是作用于人体每一个单位质量(质点)上的力,是超距作用的力。重力便是这种超距作用的体  相似文献   

2.
四、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一)人体系统的动量动量是人体运动的又一量度,是矢量。质点的动量是它的质量m同速度v的乘积,人体系统中所有各质点的动量矢量和称为系统的动量主矢,简称动量: K=∑mv(4—1)令M=∑m表示整个系统的质量,则人体系统的动量(主矢)等于质心的动量,即总质量M与质心速度v_c的乘积:  相似文献   

3.
门球球体的运动规律完全符合力学原理。用力学知识可以丰富门球理论。一、对球体的认识门球球体在被撞击后不会发生形变,物理学上把这种物体叫做刚体。它的运动规律和台球的运动规律一致。我们把各个球体的质量看作相同的,用 m 表示。由于球体的质量相同,各球体的惯性就相同。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  相似文献   

4.
一、加速度定律在跆拳道中的应用 加速度定律说明了力量与物体运动的质量和速度的变化的关系,F=Ma(F=力,M=质量,a=加速度)。这个定律可以用于跆拳道,它需要考虑人体的质量,然后只要将身体、脚、拳等部位加速的话,则动作的速度也会跟着加快。换言之,“力”是由质量和加速度所决定的,通过计算即可得知跆拳道的攻击力、防御力以及破坏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京 《体育科学》2004,24(2):20-22
从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和生物电磁学的综合角度对人体调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的调控系统是由高级脑、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构成。而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在发挥人体调控系统功能对人体有序状态进行调节时,利用了不同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功能的调节上的不同。提出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增强人体机能上能够更加安全,避免了多种伤病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6.
六、人体运动行为中的碰撞过程碰撞是指两物体在运动中发生冲突并在接触处沿接触面公法线具有相互接近速度的一种过程。这是一种常见的力学现象,特别在体育运动中,没有碰撞的运动行为是极为罕见的。少数例外仅见于装备有运动变换装置的某些位移运动项目(如赛车)或完全在流体介质中运动的项目(如游泳)。碰撞过程的特点有三:①过程持续时间短促,且与相碰物体的刚度成反比;②在此短促的碰撞过程中,相碰物体的速度发生显著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人每周运动次数、就诊次数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获得有效问卷898份,以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1)每周运动5次以上的老年人在生理生命质量(PCS)及心理生命质量(MCS)得分较高,就诊次数较低。(2)与就诊次数相关的是运动次数、性别、年龄、是否参加健康检查、是否罹患慢性病、是否有工作,且达统计学意义。(3)老年人在75岁之后,在就诊次数有突然变差的现象,显示老化的程度在75岁是一个关键点。结论:每周运动3次的老年人,仅在心理生命质量(MCS)有较佳表现,而每周运动五次以上,则在生理生命质量(PCS)及心理生命质量(MCS)上都有较好的表现,同时在就诊次数上也较低,建议老年人采取"低强度、多次数"的运动方式,每周从事5次以上的运动,减少就诊次数,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20,(5):434-439
目的以Meta分析方法检验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运动干预效果,以提出更佳的运动方案。方法对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及方法学检验。结果 1)运动干预对儿童移动动作(MD=3.57,p<0.001)与物体控制动作(MD=4.13,p<0.001)影响的效应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运动干预促进移动动作发展的整体效应结果(I2=69%,p<0.0001)相比,儿童年龄、干预内容、干预时间、干预频率、干预周期以及文献质量亚组的异质性明显降低。3)与运动干预促进物体控制动作的整体效应结果(I2=97%,p<0.0001)相比,儿童年龄、干预内容、干预时间、干预频率以及干预周期亚组的异质性降低。结论 1)早期的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儿童的粗大动作发展。2)功能性动作训练对移动动作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身体活动干预对物体控制动作的促进效果更佳。3)30~60min、12~24周的方案对儿童粗大动作发展促进效果最显著;干预频率3~5次/周对儿童物体控制动作发展的促进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9.
对武术中发力的研究 ,根据牛顿定律 ,功能等于 1 /2的质量与速度的平方的乘积 F=1 /2 mv2 ,以及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 V=s/t的原理 ,阐述了武术中的发力运动规律 ,形象地说明了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抽鞭子、荡秋千、刮旋风、射箭等。将发力划分为挣力、鞭稍力、稍上稍力 ,秋千力和高旋力的 5个阶段及其练习方法与过程 ,其目的为了提高人体素质 ,掌握武术中的发力练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新兴运动——倒悬身体,不但可以拉长身体,还对肾脏、血管、腹内积聚脂肪的减少、肌肉的放松都有益处。这种运动的原理,是利用万有引力引导系统。地心吸力把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往下拉,同样人体亦不停地被这股不受控制的单方向力量向下拉。日复一日,那无情的力量足以使我们的胸膛及肩膊下垂,身躯由是渐渐缩短。但根据这个原理,用反其道而行的方法,我们的身体便会因万有引力而拉长了。这种运动最适用  相似文献   

11.
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而骨骼肌的收缩能力则与肌纤维类型及其百分组成有关。由于不同个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不同,因而在运动中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持续时间也就因人而异,使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运动能力,肌纤维也在训练中产生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因此,了解人体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和在运动训练中的适应性变化以及对运动的适应机制,对改进运动训练方法,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进行科学选材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人体肌纤维类型及其形态、功能、代谢特征 早在17世纪,有人就发现动物的骨骼肌纤维有些较白,有些较红,而且肌纤维的颜色与运动能力有一定联系,因而将骨骼肌划分为“红肌”和“白肌”。 近年来,随着针刺活检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超微分  相似文献   

12.
运动生理学     
G804.2人体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Comparative ana-lysis,4 calculating methods for human body surfa-ce area[刊,中,A]/陈志强(浙江大学体育部)∥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6).-576-579表6参6(MYL)人体∥体表面积∥计算∥模型∥方差分析∥代谢∥训练 人体体表面积是体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人体体表面积的计算模型有4种。对运用4种模型所计算出的18-24岁大学男生的体表面积(m2)值进行F方差分析,各数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人体运动行为的系统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体运动行为系统特征出发,初步构建了人体运动行为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出了人体行为系统研究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及涵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外力改变了人体的运动,产生了加速度,同时出现了惯性力。被人体加速了的外界物体,反作用于人体上的力叫惯性力(真实的)。该力等于产生加速度的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F_(NH)=-m a 被人体加速条件下的外界物体,惯性力的方向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它的作用点同被加速的物体相联系,在人体的作用点上。人增加速度时,加速度为正值,例如,用铅球可以说明这个道理,这时铅球所具有的惯性力是同加速度相反方向的(图1)。人减少速度时,加速度可以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价值认知与其运动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了《运动动机量表》(张力为,2001)和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评定标准对60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 (1)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能够有效预测其运动动机。(2)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对其运动动机的参与倾向具有显著的解释力(R2=37.70%,F=107.463,p<0.001)。(3)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对其运动动机的回避倾向维度显著的解释力(R2=1.60%,F=3.842,p<0.05)。结论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认知与运动动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水平越高,越是倾向于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6.
(四)登山和爬山运动由于登山运动的目标不同,分为健身性爬山和专业登山。运动特点:(1)登山运动是指山势较高,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行进路线的总坡度在20度以上的运动。爬山运动的山势较低,行进路线的总坡度在20度以下。(2)登山运动由于山势的高低、地形及高山环境的不同,对人体机能变化的影响也不同。爬山运动由于山势不高,坡度小,山的环境对人体机能变化的影响也小。  相似文献   

17.
除了理论力学本身对惯性力有着不同的提法(实力、虚构力、作用同反作用力、惯性离心力、作用点等等)而外,我觉得理论力学主要研究的是机械力学,研究的是刚体的运动,这样对刚体来说,是无生命的,因而谈不上物体本身感觉受力问题。即使本身受力。也是表现于物体的表面。在一些理论力学教材中,惯性力这一概念虽然论点是虚构力或作用点于施力者身上,同等于反作用力等等。但是在教材的例题所举的例子中,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8,(3):114-120
为揭示我国运动员运动亲反社会的归因特点,采用质性研究法对我国运动员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我国运动员运动亲反社会行为包含18类树状节点,如"私交好"、"被动反击、以牙还牙"、"团队精神"、"战术安排"等,其中涉及运动亲社会行为的8类,涉及运动反社会行为的13类,有3类树状节点在运动亲反社会行为中重复出现;2.运动员运动亲社会行为的归因表现出了内部归因倾向,而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归因则表现出了外部归因倾向;3.亲社会行为归因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归因在不同指向以及不同性别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第四讲“五·人体系统动力学”中已经述及从影像解析法获取人体各部分位形的空间坐标随时间变化的离散函数,并应用插值法或回归法等建立连续性动力学方程,在无法得到解析解的情况下仍用离散方法(如差分法)求取离散数值解。这就要求影像解析系统进一步细致化,以便给出每一瞬时(对应影像的每一帧间隔)的各项运动学量和惯性参量。这样,我们似乎已经有了基本完备的数学分析方法,因而可以随心所欲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人体运动过程,首先要客观地记录动作特征,取得与动作有关的大量信息,否则研究工作就无法进行。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学参数,往往也是一些随机变量。虽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简化的数值运算可以得到数据,但是这种方法很不精确。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测定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并以此来评价动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