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玲  张燕 《编辑之友》2001,(4):55-55
现代汉语中,通常用"作"与"做"的地方特别多.不论是日常生活语言,还是学术论著的书面语言,这两个字的使用频率均相当高.在口语中,由于"作"与"做"发音相同,而无须区别使用.但是,在书面语言中,要想正确使用"作"与"做"就比较困难了,往往出现两字混用和错用现象.这给我们在编辑加工、校对文稿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如何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两个字,从而避免写作当中出现混用和错用呢?  相似文献   

2.
"作”与"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玲  陈燕 《编辑学报》2001,13(4):243-243
"作”与"做”这2个字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在口语中,由于"作”与"做”发音相同,而无须区别使用,但在书面语言中,要想正确使用"作”与"做”就比较困难了,往往出现两字混用和错用现象.这给我们编辑加工、校对文稿带来诸多不便.那么,如何正确区分和使用这2个字,从而避免写作和出版物中的错用呢?  相似文献   

3.
常听科技书刊编辑同行反映:“做”与“作”用法上有时很难区分。现参照《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的释义和举例,提出如下用法要点,供参考和讨论。“做”与“作”,都读作zuò,用法上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更多场合又不能通用。“做”是动词,有下列8个义项...  相似文献   

4.
11月9日《人民日报》第二版一则消息《昆明8家宾馆被公开谴责》,在副标题中提到“两个月”,而在文中又写成“2个月”。前者是对的,后者用错了。类似这种不统一、混用、乱用现象,在新闻媒体上比较普遍。实际上,“二”、“两”、“2”、“俩”的用法是有分别的。《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该所1978年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作了较大修订,不仅增收了许多新词,而且对一些词的词义和用法作了改动。以下举报刊中常用的两组词“象”与“像”、“帐”与“账”为例作一说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里字音相同,字义相近的字有很多,“作”和“做”就是其中的一对。 “作”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起也,从人从乍。”它的本义是“兴起”。由“兴起”引申出许多义项。《说文解字》中没有“做”这个字。《康熙字典》里说它是“作”的俗字。在现代汉语里,“作”和“做”的意义仍然相近。我们只有清楚地认识和严格地区分它们,才不会用错。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作”(zuò)有 7 个义项:①起:振作/一鼓作气。②从事某种活动:作孽/作案。③写作:作曲/著作。④作品:杰作/佳作。⑤装:作态/装模作样。⑥当作,作…  相似文献   

7.
在报纸上,常可见到“作”与“做”两个字混淆误用的现象。如何区别二者的正确用法?这要注意几点。从字的渊源演变看,“作”字的产生早于“做”,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交际的需要,才逐渐分化形成两个意义和用法不同的字。二者都作动词用,所不同的是:“作”的基本义是“起、起来”,如“风雨大作”。“作”在句中带的宾语一般是动词,如“安排、估计、斗争、  相似文献   

8.
“反应”与“反映”,都是动词,读音也一样。但词义不同,用法也不同,不能混用。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反应”一词,除了物质受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外,我们常用的是“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如“妊娠反应”、“化学反应”、“他的演说得到的反应很好”等。“反映”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反  相似文献   

9.
商务印书馆于2000年1月隆重推出了自其辞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首部重点辞书《应用汉语词典》。这部词典是由郭良夫先生任主编,赵克勤、张万起、舒宝璋等三位先生任副主编。词典收单字条目(包括繁体字、导体字)11 400多个,多字条目4万余条,是一部以汉语应用为编写宗旨的中型汉语词典。所谓“应用”,按照《辞源》的解释,是“适应需要,以供使用”。《应用汉语词典》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等种种需要,供各方面读者使用、查阅的语文词典。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辞书…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词汇是极其丰富的,即或是语音相同,意义相近的一些词,在使用时,也各不相同。在一些书报刊出版物、影视、商业广告中常见到将“象”、“像”、“相”混同起来的现象。其实这三个字,并不等同,是不能混用的,尤其是“像”和“象”。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三者在词性上的区别。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象”和“相”还是比较容易区别的。它们只是在名词“相棋”上可以混用,其他方面,没有相近的义项。 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象”和“像”。它们作为动词使用时,人们常常将它们等同起来。这是因为不了解它们的各自…  相似文献   

11.
“度”与“渡”的错用,报刊上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出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仅北京几家大报的标题就有:《初渡儿童节》,《渤海渡假乐园建成》、《芬中航线喜渡五岁生日》等等。上述标题中的“渡”字应为“度”。其实,区分这两个字并不难。度——用于度假、度日、欢度、度  相似文献   

12.
咱们”与“我们”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乍一看好像意义接近,使用是不成问题的,其实不然。“咱们”是包括己方(我或我们)和对方(你或你们)。如“咱们”不分彼此;这事咱们好商量。“我们”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而不包括对方。当前这两个词混用、错用是屡见  相似文献   

13.
从“帐”“账”使用谈起孙明忠写文章用字,应该以词典、辞海为依据,这样才能保持我们国家文字的纯洁性,推动汉语规范化进程。作为新闻工作者,在文字使用中,更应如此。仅就“帐”、“账”二字而言,翻阅一些报刊,发现还没有规范使用。例如:人民日报5月22日十版《...  相似文献   

14.
一 编辑与校对如何区分"作"与"做"?这也许是绞尽脑汁想要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编辑们最感到头痛的问题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上对这两个字的区分完全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1998年制订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以下称<细则>)第二条规定:"语言文字正误的判别,以<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三版,以下称<现汉>)、<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等常用工具书为参考依据."然而,在"作"与"做"的使用上,<细则>却与<现汉>很不相同:<细则>"在图书中不论使用首选字和参选字都应看作是正确的"(第十五条)和"把量符号当作纯数使用"(第四十五条)中的"看作"当作",在<现汉>都被列为词条,但写成"看做"当做".  相似文献   

15.
同音字错用     
同音字错用若谷现代汉语里,同音字特别多。语言学家吕叔湘作过统计:普通话里有字的音节有1200多个,一般字典、词典收字8000到10000个,平均一个音节担负七八个字。《现代汉语词典》bo这个音节里,收字多达62个。同音字多了,就容易混淆。所谓别字,就...  相似文献   

16.
“做”与“作”两个字常常在我们的书刊报章上用错。这两个字不但含义相近,而且在普通话(北方话)中读音也一样,都读zuo因此,很多人分不清,有时候就混着用。实际上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在南方一些地区,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吴语地区(上海一带),“做”读上声,“作”读入声。所以南方人一般不会用错;从意义上说,这两个字意义虽相近,都包含有下列几种意义:1.从事某种工作或  相似文献   

17.
“图文并茂”不等于“图文并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文并茂”与“图文并重”虽只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不相同。“图文并茂”,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的意思;按照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图与文都“美盛”的意思。这两种解释可以用美丽、丰盛来概括,即有图片,有文字,形式美观,丰富多彩。“图文并重”一词目前尚未见到收入词典,但“并重”两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不分等次,同等看待(2000年版改为“同等重视”)的意思。据此,“图文并重”可以解释为图片、文字不分等次,同等看待、同等重视。“美丽、丰盛”与“不分等次,同等看待、…  相似文献   

18.
《新闻战线》第2期《读者论坛》登有一篇《“杀”出来的思索》,批评去年11月经济日报上一篇来信的题目《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说“杀”字用错了,应该用“煞”。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杀”和“煞”字通用。现代汉语词典举例说:“杀”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例:气杀、恨杀、笑杀人。因此,经济日报这则题目中的“杀”字没用错。该文作  相似文献   

19.
看客 《青年记者》2006,(3):63-63
就在3年前,《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将“唯一”改为“惟一”、“唯独”改为“惟独”、“唯有”改为“惟有”、“唯恐”改为“惟恐”,“想象”改为“想像”、“纪录片”改为“记录片”、“座位”改为“坐位”、“座次”改为“坐次”、“发飙”改为“发标”……让人们莫名其妙,很多人感觉不好理解其更改用法的原因,这与他们在学校教育阶段所学的用法不同。但在2005年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这些词又恢复了原来的词形,由于有关方面未对2005版《现汉》的这些改动作宣传,很多字工作还不知道,一直在别扭地用着“惟一”、“想像”等新词。  相似文献   

20.
做农业科技编辑已逾十载,经常发现在农业科技书籍中常用的一些音同而形、义不同的汉字发生混用。现举出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一、蓝和兰(lan)混用1.常用错字的词如:兰色、兰藻、兰图、兰旗营(地名)、考马斯亮兰(试剂名)……2.用字正确的词应是:蓝色、蓝藻、蓝图、蓝旗营(地名)、考马斯亮蓝(试剂名)……3.据《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字的解释,“蓝”的一种意义是指颜色;“兰”的意义是指兰花或兰草。“蓝”与“兰”二者的形、义是不同的。而巨,从词典里可知,“蓝”和“兰”的繁体字也是不同的。=、杆和秆(gan)混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