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对课程资源的较高要求。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多方面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争取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以确保课程的实施。因此,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李瑞 《小学生》2010,(9):12-12
学生的发展同其所在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无处不在。因此,我们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会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课程资源,还要学会开发和利用农村家庭课程资源,从而弥补学校课程教学资源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怎样合理利用家庭课程资源,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品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这门程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在初中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社会的信心。总之,使用多媒体有利于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让社会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一、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生成的功能 人的发展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离不开家庭、社会的支持。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可划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学校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必须以家庭、社会为学校开发和利用其课程资源创造条件为前提。这就决定了学校必须摆脱孤岛状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寻求社会各界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解、参与和支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学校可与社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所以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可以通过开发和利用农村现实生活资源、开发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化学教材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等方法,不仅刺激学生视觉感观.加深理解。而且使化学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的课程资源总是有限的,教师也要受到时间、精力的限制,因而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如何使资源开发活动切合客观实际,符合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条件、特点与要求,以提高资源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课程资源开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如果盲目开发,不仅不能产生积极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给课程目标的实现带来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学校管理各方面的变化,例如校本教研的加强、学校课程的开发、校本管理的强化等,这要求校长不仅应重视操作管理,更要重视战略管理.校长应对学校进行长远规划,从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营造校园文化,凸显学校特色,顺利推进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一、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广开思路,开发有限设施的多种功能。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广开思路,灵活多样,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有限资源的多种功能。以语文课程与科技活动课程为例,在科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作品的多种功能。如第十册《理想的风筝》这一课中讲道他的风筝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9.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新的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发掘师生潜能,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当地文化、传统和优势,开发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下面简要介绍我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实践性课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首先要钻研教材,挖掘文本资源,活用教材,抓好每一个训练点,让课本的每一个训练点都成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例子",成为教师利用和开发的"引子"。其次要开发并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以及组织实践活动,开发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另外还要开发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实践证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语文课堂天地宽!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第一条就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文教学不仅要仰仗平时的作文训练课、指导课,还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架设文本与写作  相似文献   

12.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3.
卢灵 《中学教学参考》2014,(13):125-125
<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能否有效、高效地开展课  相似文献   

14.
马芳 《语文天地》2011,(9):21-2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第一条就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文教学不仅要仰仗平时的作文训练课、指导课,还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架设文本与写作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从两个教学案例《水调歌头》和《看云识天气》引发出如何智慧地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的思考,提出课程资源选择、开发和利用的真正决定者是教师;课程资源就在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在选择、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一是对课程资源有敏锐的洞察力,二是对学生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不断追问教学过程中利用资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此,学校在保证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努力建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开发是21世纪我国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学校应该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开放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量力而行原则。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家乡自然资源、经济生活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社会问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着手。  相似文献   

18.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合理利用与开发除英语教材之外的英语课程资源是提高英语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传统类英语课程资源,还要善于利用和开发早期类英语电教课程资源,并积极利用和大力开发现代英语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社会分工模式和教育现状下,要想贯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二者的合力作用,学校和教师应承担起主导作用,应认识到家长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发展体系之内,予以开发和利用。开发与利用家长课程资源的方式包括:引导家长为学校教育提供观念和资源支持;把家长请进学校,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创造机会,让家长之间共享良好的家庭教育经验;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监督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