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7,(Z1)
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往往比较重视其工具性,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的人文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文性",强调语文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感染。这是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一大飞跃,它将极大地改变语文教学的方向,转变语文教学者的思想观念,促进语文教学在新世纪的改革中不断发展。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人文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蓝聚林 《甘肃教育》2014,(10):72-72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还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如何把握语文课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成了新一轮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之一.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正是这一理念在文学科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不少语文教师却只看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严重地忽视了它的人文性.以至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人文教育的丢失。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摆在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拓展教学的途径方式,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正确理解人文,并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切实注重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拓展教学的途径方式,丰富语文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 体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凸现语文本体;凸显语文课程审美性特点,让学生在情境诵读中入情,在切已体悟中融情,在拓展延伸中升情;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键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写“生活作文”。  相似文献   

11.
张大华 《语文天地》2012,(24):39-4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可见,语文教育已从以往的专注于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开始转向对人文性的关注。反映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感悟,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又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创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方向和前景。正确地理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人文性,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各种偏差,克服语文教学中单纯为考试服务的倾向,让语文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相似文献   

13.
王崧舟老师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从审美和人文的角度深入探究语文教育教学,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重要启迪作用."诗意语文"理念非常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从"诗意语文"的内涵及价值取向出发,分析"诗意语文"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并提出运用"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从语言、审美、思维、文化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文核...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突出人文性与工具性,力求在教学活动中上出语文味,本文从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以及学生阅读兴趣的增强和运用来谈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展现。  相似文献   

15.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可见,倡导教学的个性化,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教学中如何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自由地发展,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思想之一,是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之一。它指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应该重视语文对学生思想的熏陶、感染。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小学语文悲剧作品教学中的人文性渗透,谈几点体会及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是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但我们不少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有余,而对其人文性则重视不足。人文教育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形成,对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给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根据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中加大了人文性内容的比重,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自我、自然、社会,关注人生和亲情,具有强烈人文色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张扬人文意识,落实以人为本,让语文教学中的人文色彩更浓。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陈淑华 《广西教育》2012,(21):26-27
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人文性,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有高情商。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情商的很好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商的重要途径。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王卫芳 《文教资料》2007,(13):142-145
过去,人们大多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往往忽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些年,情况虽已大有好转,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本文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是时代、现实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强调“人文性”乃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并且提出了一些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