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使之兴致盎然,享受语文学习中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先在课前按照教材设计意图,布置学生回家做一项水面升高的实验。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个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将乌鸦的图片,把它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相似文献   

2.
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乐于学习。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是力求做到让学生享受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一个小口的瓶子,里面装一点水,再用两个手指作乌鸦的嘴,让学生体会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之后再让他们放进一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趣味性、知识性强,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一、创新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汉字的发展与演变,简化汉字的特点与规律等,设计出许多创新训练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如《乌鸦喝水》一课,可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导入新课时出示课件上的乌鸦图,让学生比较“乌”和“鸟”,“鸦”和“鸭”的字形和读…  相似文献   

4.
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针对一年级孩子喜欢鲜活的小动物这一特点,一开课我就很神秘地提出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我拿出了准备好的乌鸦彩图,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这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鸦”,大家纷纷回答,学习氛围马上轻松了许多。大家各抒己见,说了乌鸦的样子、生活习性。然后我不失时机地出示“乌鸦”这个生词,让学生通过看图并理解词的意思,从而进一步地认识这一生词。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老师的问题并不难,我也可以回答得很出色。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5.
刘丽华 《宁夏教育》2002,(10):39-39
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积极的参与意识,数学知识虽然有些单调枯燥,但是也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物体的体积”这一课时,我首先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我问学生:“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呢?”我接着指出:“石头占有地方叫空间。石子放入瓶子里面后,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已成为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因而信息技术已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工具.下面,笔者对此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美国拉扎勒斯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吸引着小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此,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声、色、图、文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能进入一个具有魅力、引人人胜的多媒体教学情境之中,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节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演示了《乌鸦喝水》这一学生儿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接着,提出问题:聪明的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呢?话音一落,一下子就勾起了学生的回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踊跃举手发言.笔者因势利导说: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来演示一下乌鸦喝水的过程.在学生演示和教师讲解过程中,"空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就被突破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该知识点.  相似文献   

7.
做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推出结论,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方法,而在小学语文的一些常识性课文教学中也做点简单的实验,可以排除因学生阅历浅或知识不足而造成的学习障碍.一、用实验帮助学生明理《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写乌鸦想喝水,可瓶里有水却喝不着,后来乌鸦将石子放进瓶里便喝着了水.为什么放进石子水面就能升高?这对七岁的孩子来说是颇有  相似文献   

8.
复式教学直接教学时间少,自动作业多,相当一部分时间靠学生独立学习。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爱学。学生对老师讲的知识、布置的作业产生了兴趣,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做。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基础。如讲《乌鸦喝水》一课,可让学生事先每人准  相似文献   

9.
孔令荣 《四川教育》2008,(12):46-46
【案例】《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断 在教师引入、学生读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的一个什么故事时,有个学生突然质疑:“老师,我们原来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很会动脑筋,填石子取水,多聪明啊!现在遇上狐狸,它怎么变笨了呢?”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孩子们面面相觑:是呀,乌鸦到底是聪明还是笨呢?其实,《狐狸和乌鸦》与《乌鸦喝水》是两个不同的童话,此“乌鸦”非彼“乌鸦”呢。但就给孩子这样讲吗?显然不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对“乌鸦”的认识是统一的,在这儿却发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也许就是学习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两条基本理念。教学实践证明,针对小语教材特点及小学生身心特点,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主发展,是众多语文实践活动中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一、在“自编”中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品质课本剧的题材来源于教材,但绝不是教材的翻版,而是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把教材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实则是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飞跃的过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后,教者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来进行表演,为鼓励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最近听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先作一番演示,然后提问学生:“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一位学生回答“:因为乌鸦头太大。”老师微微一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马上又请另一位同学回答,学生说“:因为瓶口太小。”“对!”老师随即作了肯定。其实,第一位同学的回答虽然离“谱”(教材),但并不算错。对于“乌鸦头伸不进瓶口”这一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回答,既可说“乌鸦头太大”,也可说“瓶口太小”。当老师演示“乌鸦喝水”时,乌鸦(用纸剪成的)处于动态,瓶子处于静态,乌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加上演示用的瓶子的瓶口并不很小,所…  相似文献   

12.
《乌鸦喝水》是小学语文中一篇传统的课文。该课的教学,我曾经观摩过许多次,自己也教过,早已烂熟于心。但这一次教学却让我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堂课的“导入”设计上,我煞费苦心地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可课题刚出现,全班学生就已按捺不住了,个别学生急得大喊:“《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我早就听过了。”这一喊,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许多学生都把自己听过这个故事异口同声地“喊”了出来,这样的场面还真有些意外。考虑到学生早已了解故事内容,加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又乐于自我表现,对知…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38-40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据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上来了. [设计意图]从《乌鸦喝水》情境导入,使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自主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种提高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即以有效活动承载有效语文学习。 一、多样活动贯课堂1.以“活动”引入新课。 (1)实物演示。如上《我会查字典》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拿出《新华字典》,看看《字典》有哪几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5.
一、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注重识字与朗读,同时要让学生爱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们应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个性化. 二、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通过自己的智慧,就地取材,终于想出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的故事.课文的语言简洁流畅、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儿童阅读.  相似文献   

16.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应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观念。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就是说,学习中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挖掘教材,激发兴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以文字来反映生活,服务生活的。根据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把学生带入童真、童趣、童梦之中,如《骆驼和羊》、《小蝌蚪找妈妈》、《狐狸和乌鸦》、《小马过河》、《钓鱼》。有的课文把学生带入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生活中,如《金…  相似文献   

17.
1 .把知识传授课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如在教学《售货员与顾客》一课时 ,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顾客与售货员 ,按照课本上的画面进行表演或即兴发挥 ,表演后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做才是一个优秀的售货员?怎样做才是一个文明的顾客?因为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直观地感受到了买卖东西的场面 ,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时个个跃跃欲试 ,并且都能说到点上。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社会活动课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行进行的 ,学生感到“新鲜”、“刺激” ,学习的主动性有了。例如 ,教学《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一课时 ,在学习了有关内容后 ,把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注·提”实验课本中的课文。课文以精美的插图、形象化的语言,构筑了故事的全貌,引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及兴趣。我们根据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的特点,将课文中的插图化为吸引学生的磁石, 再巧用教材这一“引子”,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从而营造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学习的意境。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乌鸦搬家》的故事吗?乌鸦住在东村,但那里的人都不喜欢它, 说它不但长得丑陋,叫声也难听。在人们的冷嘲热…  相似文献   

19.
程云 《成才之路》2014,(32):84-85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考的。"我在语文教学时尝试着运用音乐、图画、诗歌、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体味到语文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一、简笔画——助生解读在课堂上大量运用简笔画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简笔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我就在黑板上迅速地画了  相似文献   

20.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插图不仅让书本变得更漂亮,也让课文变得更加生动可感。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始终将理解课文与看插图融为一体,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