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金陵十三钗》是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本兵、中国士兵、神父、中国女学生和一群妓女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多样。作者更是执着于探寻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尤其是十三钗在灾难面前、危机关头舍身赴难的动人行为,传达出了一种人情、人性上的感悟与思考.与日本兵身上人性的泯灭和残忍,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让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的审视、剖析和反省。  相似文献   

2.
《诗经》对数字运用的熟练程度及其丰富程度,与今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数字融入三百篇诗句中,准确地描述了事物,抒发了情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诗经》中一至九的基本数在159首诗篇中出现264次;十、百、千、万、亿、秭等位数在99首诗篇中出现155次;大写数字壹、贰,两、双、骖、驷等量词,数、倍等数学词汇,在28首诗篇中出现45次。合计在《诗经》中的数字及其词汇共达464次,平均每首诗出现1.5次。乃至出现了数字化诗篇《豳风·七月》。《诗经》中数字表明:中国在三千多年前创造发明了十进位制;西周时代已有四则运算,已有汉字大写壹、贰;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3.
流行文化在人文教学中的助推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流行文化在如下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构建交互主体,促进教学民主;拓展教学资源,推动教法更新;高扬生命活力,彰显人性自由;顺应时代发展,形塑新型人格。将流行文化纳入人文教育,有助于让学校占据理性的至高地,增强教学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并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的头脑和诗篇。  相似文献   

4.
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饮酒题材的诗篇,文人们在这些饮酒诗篇中寄寓了或出世或入世的理想。元代散曲继承了此种饮酒题材并延伸开来,反映了作家们沉醉的生活和对这种生活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殊心态——醉与醒,即对所处时代和自身境遇的深层思考所产生的无法化解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5.
人性是什么?其构成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还是自然与社会的综合?目前一般都认为.所谓人性就是存在于人的本身并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属性,它通过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给人性下这样一个笼统的定义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理解人性的构成要素和这些要素间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共同普遍性问题。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或人的社会属性都是片面的、错误的,人性应该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包容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规定性的概念。一、人的社会属性是根植于生产劳动基础之上的复杂体系人的社会属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余华小说的人性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惯于表现人生的苦难与死亡的威胁,让主人公在最大限度的压迫下去展现主题。但是,这些安排无一不为了使人性遭受锤炼,为了让人性的光辉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面对无边的人生苦难,他开出的药方就是:“活着”。在活着的过程中去消解一切对于人的生存不利的因素。在活着的过程中实现人性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出在人生的问题上,哲学家与文学家谈得最多.哲学家把它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它又像一个猜不透的谜,众说纷纭,成了一个难于解开的人生方程式。在文学家面前,它像一个五色缤纷的彩球,又像一个色泽暗淡的肥皂泡,他们或赞美讴歌,或哀叹低吟,成了一首首写不尽、翻不完的诗篇.对于教育家,谈培养人,谈人性的时侯居多,直接专门谈人生不多,把人生作为教育宗旨的似乎更少.精于哲理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他睿智的哲学头脑,在他的教育思想上,突出强调了人生的问题,把“培养合理人生”作为生活教育的大前提,从一个更新的视…  相似文献   

8.
徐敏 《考试周刊》2012,(84):16-17
爱国情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整个民族和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兴亡而奔走呼号,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因国家兴亡而豪情满怀,抒写爱国篇章,给我们留下了不朽的古典诗歌名作。这些爱国诗篇或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或表现对民族命运和祖国安危的担忧,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今天再看这些诗歌,依然为他们所感动。佩服与惊叹之佘留给我们的是深远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余华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其作品惯于表现人生的苦难与死亡的威胁,常常让主人公在最大限度的压迫下去展现主题。作为人,面对无边的人生苦难,无论怎样承受与挣扎,最重要的是“活着”,在活着的过程中实现人性的自我超越。苦难与暴力、承受与挣扎,这些安排无一不为了使人性遭受锤炼,而使人性的光辉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相似文献   

10.
故乡诗与画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化民族引以自豪的瑰宝。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读来仍琅琅上口。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到古诗所展现的美丽画卷中尽情去遨游吧。把这些画面用画笔描绘下来,让更多的朋友来分享,岂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我们本来就是腰间挂着诗篇的豪猪”!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莽汉代表诗人李亚伟的豪言壮诗,它影响了整整一代豪杰(猪)。腰间挂着的那些诗篇曾经是豪猪手中的剑、嘴边的情话、心中的欢乐,这些豪气干云的东西经过快二十年的发酵,集中到一本桃红色的集子中,《豪猪的诗篇》让我们感觉到莽汉诗、酒、色都随着时代变化升级为豪华版了。我喜欢李亚伟的诗集分成:好汉的诗、醉酒的  相似文献   

12.
<正>岁末年尾,回顾2008,这一年大事频频。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从北京奥运到"神七"飞天,从火炬传递到两岸三通,无不令人动容,令人感慨,也无一不从多种角度见证着中国人的人性和智慧。在教育领域,同样发生了很多让我们关注的事件,这些事件或让人振奋、让人感动,或让人困惑、让人思索,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广义地讲.讴歌祖国之美。期盼国家的繁荣昌盛,保卫祖国不受外敌侵犯等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涉及这些题材的诗篇都是爱国诗篇。在中国诗歌中,爱国主义是世代相传的神圣主题。这些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的爱国热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4.
袁亚南 《教学随笔》2013,(16):129-130
迟子建的中篇小说《鸭如花》是其人性书写的典范之作,让我们看到了善恶、美丑等人性中对立面的转化与交织,看到了人性的救赎与自救,看到了人性的皈依与完善。《鸭如花》通过底层小人物人性的救赎与自救,谱写了一曲温情的乐章,体现了迟子建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人道主义关怀,她让人性中善与美的光辉照亮了灵魂中黑暗的角落,给读者以精神的抚慰。  相似文献   

15.
《诗经》又被称为“爱情诗”,《诗经》里的大部分诗篇描绘了先民们纯朴、感人的爱情故事,而描写女性之美的更是为人称道,诗中女子或明眸善睐,或娴静柔美,或大胆执著,或活泼顽皮。那些蕴涵着古典情怀的女性,仿佛仙乐悠悠,让人在沉静中重返时光隧道,去同味那一份雅致与美好。  相似文献   

16.
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咏雨诗篇,在这些诗中,诗人把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倾注于“雨”这一自然事物之中,或表现出安闲自适的情怀,或表现出不尽的相思哀愁,或表现出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宽广胸襟。  相似文献   

17.
尚磊 《中学理科》2007,(11):72-72,79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无数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些篇章中,有很多与动植物有关的诗句.这些诗,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艺术上的享受,而且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在生物课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古诗词,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活泼,而且还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编辑导语 父母的一句谎言。让涉世不深的孩子重归正道:老师的一句谎言。让彷徨学子不再困惑:医生的一句谎言。让恐惧的病人由毁灭走向新生……善意的谎言不会玷污文明.更不会扭曲人性,因为这些谎言。都是人们心底里流露出来的一种柔情……  相似文献   

19.
冯雁 《考试周刊》2013,(83):28-28
《锦瑟》是李商隐晚年所写的一首诗篇,也是让人似懂非懂的一首诗篇。有人说它是在描写爱情,也有人说它是在描写作者对梦想、抱负的一种坚定信念。要理解这首诗篇其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可从作者的家庭身世背景和作品写作风格两方面分析此诗篇,不难得出《锦瑟》一方面是在描述爱情路的不顺利.另一方面是在描写作者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惆怅心情。教师可以从背景介绍、引发兴趣、了解语言文字内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篇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20.
古诗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小学课本中选录了许多古代诗篇.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婉约.无一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由于古诗的形式体例、遣词造句等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因此古诗本身所蕴含的独特意境和优美韵味很难被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