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智能科学应用技术发展的必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广阔发展前景。但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隐匿着伦理风险,呈现出主体地位消解与情感疏离、算法推荐与学生个性发展异化、个人隐私泄露与权责不清等多方面的伦理风险样态。其生成原因在于其与相关主体的技术素养欠缺、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自身的局限、伦理制度和政策法规的滞后等有着密切关联。为防范和规避这些风险,需要“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师生伦理空间、“以术为用”增强智能思政的技术治理、“以法为界”构建智能思政大数据责任伦理规制,推进做好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风险的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2.
道家伦理智慧价值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伦理智慧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因素,也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应具有的思维品格和精神境界。道家伦理智慧中的"无为而治"、"无为而为"、顺其自然等思想理念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应然要求。人工智能在给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带来战略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主体弱化、对象钝化、内容窄化等潜在风险,迫切需要谋划应对之策。规避“机器替人”引发的主体弱化的风险,关键要树立科学的“人工智能观”,促进人机协同;规避“全景监狱”引发的对象钝化的风险,关键要处理好规训与自由、监视与信任、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规避“信息茧房”引发的内容窄化的风险,关键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驾驭智能算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圈粉”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量子计算等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时代,智能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融合,在为教育带来便捷、培养时代新人的同时,也衍生出复杂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伦理风险主要表现为:“我—他”师生的传统伦理关系错乱、数据壁垒和鸿沟带来的合法权利丧失以及确定性算法和不确定性发展之间的伦理背离。究其原因,与“一切皆技术”的算法崇拜主导着当前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固有制度观念的时空分离以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多元主体责任壁垒密切相关。为合理规避这些伦理风险,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系统完善的学生隐私保护规制,构建各责任主体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在新形势下,高校政治课教师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抓住时代脉搏,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环境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材中许多政治理论与环境伦理内容高度契合,具有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挖掘和活化这些资源,可以培养高中生的环境伦理意识,提高环境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环境伦理习惯,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教育,主要路径在于课前文本研读、课中参悟、课后渗透。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改正在全国范围轰轰烈烈的进行,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多方面问题。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而言,笔者认为,除了开设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以外,还应针对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理工类大学而言,开设工程伦理课程就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智能技术与教育的全过程融合正推动教育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同时衍生出算法歧视、技术滥用、隐私泄露和教育主体错位等技术伦理风险,如何规避风险以最大化享受智能技术红利成为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此,文章首先分析技术伦理相关报告文件,刻画智慧教育在智能技术、教育主体、教育数据和教育监管四个向度的技术伦理取向;然后,文章剖析“教-学-管-评-练-研”六大智慧教育典型场景下的差异化技术伦理风险表征,将其产生根源归为技术工具失信、教育实践失范和师生素养不足三个层面;最后,文章从技术升级、风险管理、问责监管、数据流动和素养提升角度给出风险防范与治理建议,助力智慧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伦理维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探索对完善人性、提升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含义与伦理内容,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伦理缺失问题进行了具体剖析,并深入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伦理缺失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能够影响人类道德观念和综合行为的重要活动,处理得当,不仅有利于顺利完成既定目标,还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实践品质和实践智慧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实践智慧通过实践品质反映出来,又进一步概括实践品质,最终落实到具体实践行为当中。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讲,实践智慧融合优秀道德观念,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实践品质各方面的内容,对于最终实现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将实践智慧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借助实践智慧来推动实践活动发展,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综合效率的提高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为研究对象,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的定义、逻辑起点、生成路径及逻辑旨归四个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的逻辑进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的相关问题展开阐述,从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对于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空间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它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之需,是满足教育对象智慧学习与高阶发展的实践指向。在智能技术加持下,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空间具有虚实融生、沉浸体验,深度交互、数据驱动等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学习空间的建构要立足以学习为中心,促进教育者学习空间观念更新;开放空间建设,创造适配而可持续的学习空间;遵循适性原则,推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智适应学习场景;优化空间生态,加强空间技术迭代与价值导引。  相似文献   

13.
智媒体兴起使学生可以在社交平台上自由发声、表达观点。大学是价值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沿阵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科技与思政教育深入融合,智慧思政变得可能、可行且有必要。新时代以来,智慧思政在教育形态、育人时空、教学艺术、培养方法等方面都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并存在协同效应、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即时反馈等基本规律。未来,可从理念创优、队伍建设、技术支持、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黏性。  相似文献   

14.
刘钊 《江苏高教》2015,(2):116-1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关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伦理意蕴,是从伦理视域以对"人的发展与需要关注"为价值取向,对教育目标实施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方式,对其进行"合道德性"的结果预期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17.
数字技术赋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挚画崭新图景,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之源。在数字化的进程中,人与技术的关系历经从“代具”到“复本”再到“他者”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对既定的伦理规则产生冲击。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风险表征为主体失格、关系失序和认知失衡,技术在服务教育教学的同时,也正以“异己的力量”存在着。本文基于本源性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伦理应然,将人本回归、技术向善和秩序重建相统一,以期为两者的健康融合与良性发展觅求镜鉴。  相似文献   

18.
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道德服务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回应。从本质上看,"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服从"社会发展,就是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受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制约;"服务"社会发展,就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从内容体系构成看,思想政治教育除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种基本内容外,还应包括心理教育的内容。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演绎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轨迹。通过促进制度伦理与德性培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最佳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工程伦理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在理工科大学中结合学生专业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应该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易于为学生接受,且影响持久、深远。工程伦理教育就是理工科高校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表现为对人的需求、个性的尊重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内容的建构,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思想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中的伦理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注重人格修养、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贵和特中、推己及人、修己安人的道德伦常等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