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见的学习”的核心观点是教学过程中真正让教师的“教”对学生“可见”,让学生的“学”对教师“可见”,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教师。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的单元教学为例,展开“可见”学习理念下的单元教学重构,实现单元学习路径可见、学习目标可见、学习过程可见、学习评价可见,让“教”与“学”变得清晰可视,推进深度教学。  相似文献   

2.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至于怎样“学”,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教学”了。使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适切性”是教学的根本属性.在数学教学中,展开“适切性教学”就是要在教与学之间找寻平衡,努力让教学建基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对教材、学生以及学习方式等进行理性考量.努力在“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找寻平衡.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教学?过去往往理解成“教师教-学生学”,现代教学论认为应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固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但归根结蒂要靠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学”才能起作用。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目的将是一句空话,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大量的要靠离校后的体现,因此,掌握学习本领至关重要,教师“教”学生“学会了”学习(即掌握了学习本领)。并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那么,教学目标才以实现,教学的价值才得以真正的体现,本文从教师要教“学”的理由(转变观念)、如何教“学”(改革教法)、完成教学轨道转移的标志(达到效果)三个方面探讨教学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学观,尤其是新课标下,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教师的作用不应是死板的“教”学生,而应是巧妙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到首位.  相似文献   

6.
“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体。教是外因 ,学是内因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教”是为了“学”。在教学过程中 ,主体是“学” ,关键是“教” ,要通过教师的“教”来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要想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积极主动地发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应大大多于教师的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兴趣 ,改进教法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 ,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事物的好奇心。因为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  相似文献   

8.
有篇文章这样写道:“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带进知识海洋,不是由教师扬帆驾船,把学生送到彼岸,而应是教师给学生勇气,力量和方法,让学生自己驾船航行,乘风破浪驶向彼岸.”真是道出了教学的实质.教学中:不能习惯于向学生讲述现成的东西,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视主动学习;不能只强调记忆和表面的知识,忽视教学生去挖掘知识、应用知识,忽视创造性的学习.那么教师应如何教,学生应如何学呢?几年来的教学使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教”起源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中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学”也不可忽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学”得好,同时也体现出教师“教”得妙。而学生的学习将直接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是说学生对体育课有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271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授人以渔”,在于让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实现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以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合作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高效学习,最终实现终身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可以分为2个部分:一是“有效教”,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单位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或是形成更多的技能或能力,要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解决好“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更易接受或是更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如何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和想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的有效性最主要是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尽量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学”的“教”,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第二,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确实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因此,尽量少教多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双向活动。教师之“教”离不开学生,学生之“学习”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的作用,学生则发挥“主体”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教学”之成败,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这双方面的诸多因素。那么,在众多的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 传统教学强调“先教后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教”有效教学观强调教师指导下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注重学生课前围绕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进行有效地预习.为此,笔者围绕“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在校级数学赛课中做了一次尝试,执教“认识比”一课.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心论是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何者为中心的理论。其发展轨迹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继而发展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伴随教学过程中的始终,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是一个不可分离统一整合体,只有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和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时刻交互作用影响,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形成班级学习共同体,提高课堂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师既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学”,又要重视教师的“教”,教师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也将带动教师的“教”,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因此,“学”是“教”的基础和目的,“教”是“学”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美国的一位学者也凼默地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为了彻底地逃避学生”。速都表达了一个意思: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施学清 《陕西教育》2006,(12):30-30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充当教学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