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05方案"实施至今已近十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问题。就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现状来看,需要处理好这样几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纲要"课的课程性质与定位,厘清与专业历史课程的区别;二是避免与中学阶段历史教学在内容上的重复;三是处理好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关系;四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给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挑战。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背后观点先行、以论代史等现象,在课堂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在史料基础上,培养他们辩证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根本上认同唯物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五种错误观点,这些观点影响了"纲要"课程的学科地位,冲击了教材内容的理论基础,影响了"纲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坚决捍卫其学科地位,不断完善教材内容的理论体系,最终顺利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沉渣泛起,甚至一度有蔓延之势。历史虚无主义危害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它在大学生中造成一定的思想困惑。面对这一状况,"纲要"课理应承担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责任,应寻找策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运用“四史”经典文献教学,目标是促进史论结合、讲授与引导结合、中国本位与国际视野结合。围绕这一目标,教师应注意三个维度:一是视野维度,拓宽国际视野,引导学生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脉络中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二是史实维度,细化历史认知,强化论证链条,加强学生对历史逻辑的理解,加深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三是理论维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理解一些疑难、敏感但必须正本清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在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这门课程的作用,首先必须处理好"两个了解"与"三个选择"、课堂讲授的宏观叙事与历史史实的细微叙事、历史学科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要实现"两个转化",即把教材体系转化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层次的教学体系,把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就要坚持"以史育人"的教学目标,采用专题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大历史"观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原著、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真正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知识体系转化、升华...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科学借鉴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实现范式转化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途径之一.把概念史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说服力.在教学中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关注概念语境化,弥合历史概念与书写概念之间的差异性,诠释概念大众化,理清概念"下沉"过程中意...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明确大学生自身的历史使命。对于工科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而言,在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对其历史意识的培养,使他们深刻认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和中国的革命,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从而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于2013年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纲要”课的研究性教学持赞赏态度,研究性教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针对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通过摸清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困惑,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专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对学生阅读课外资料的引导,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等方式,以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质量,完善研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1.
"以学生为本"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着力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针对性,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5方案”实施五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分别在教材编写出版和教学研究、教学示范建设、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学科支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继续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建设,应围绕三个强化,即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问题意识,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教育评价,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历史思想、价值判断和现实观照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时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系统的教与学,最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纲要》课的教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重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可从关注历史问题的现实动态,以历史人物鉴古知今为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利用晕新的优琴銮化产品等几方面凸显该课的现实性,增强其时代感。  相似文献   

15.
教学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其价值实现的关键.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同时又是关乎其实效性的主要指标,因此,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教学过程四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教学内容的现实感、时代感,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实现这几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的课内实践是建立在广义实践观基础上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具有课程性、主导性、主体性等特点和成本低、时效高、易持续等优势。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分别阐述历史考察、历史研究和历史调查等三类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和组织实施,客观分析思政课课内实践的教学成效,全面思考思政课课内实践的教学困境和对策,力图能持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纲要"课立体式教学,就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教学主体到学习主体都实现立体化革新。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推进"纲要"课立体式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做到"四个结合"。三维目标是:情感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四个结合是:纪传体叙事与编年体叙事相结合;叙事模块化与叙事连续性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郭立  张静 《林区教学》2023,(8):10-14
文化本土化趋向下,以滁州为中心形成的皖东红色文化,能够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供鲜明的政治导向和道德引领。将皖东红色文化融入“纲要”教学的路径:转变课程理念,树立政治高度;培养历史思维,注重思想深度;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情感温度;创新教学形式,把握教学宽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比中学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要求教师在抓住历史主流和本质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历史细节的讲授;联系社会思潮并有针对性地回应,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此外,在增长大学生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加注重历史分析方法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历史影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是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更新教学方式的有效手段。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为帮助学生摆脱对历史教科书的依赖,恢复历史应有的趣味性,丰富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进而为建立多元性的历史解释框架提供可能性。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影像教学一般应遵循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增强师生的互动性等原则。紧密结合专题教学,认真回应课堂提出的历史的断裂性与延续性、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反映整体的历史等突出的问题,是完善影像教学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