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加强辅导员工作,是当前社会和高校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新时代辅导员工作的研究除了需要纵深的推进,还需要进行战略性重构和融合研究。文章认为,首先,要全面认识辅导员之“辅”的深刻内涵,不断推进其“辅助”作用的高效发挥;其次,在深刻认识辅导员之“辅”的职能作用的基础上,有效掌握辅导员之“导”功能;最后,立足身份维度,深刻把握辅导员之“员”的多重意涵,全力探究辅导员工作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发挥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航者的作用,育人效果与职业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辅导员的职业形象也具有多样性和特殊性,因此,利用其职业形象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提供指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的实践性、时代性、融合性来阐述其内涵特征,从政治引领价值、综合育人价值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价值的角度分析其价值意蕴,最终探讨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形象塑造实现路径,即职业形象塑造的关键是明确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感,塑造其良好健康的人格,打造终身性专业发展的培养,并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提升社会大众对高校辅导员价值体系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在高校辅导员群体、学校、社会的协同下提升其形象,为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3.
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既是培养服务国家建设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改革与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还是培养高校学生劳动素养、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必须深入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精准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充分体现高等教育阶段的育人要求;系统规划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规范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全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模式创新,优化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然而,不少高校过于强调辅导员的管理作用,而忽视其教育作用。高校各级管理者应为辅导员减负,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社会认同感和价值感,鼓励辅导员向专家学者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以及实践逻辑三个层面把握发展型资助的生成逻辑,正确地认识发展型资助的价值意蕴,在团结奋斗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致力于开拓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路径。这既是现阶段扎实推进资助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德育是一项启之以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系统工程。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德育亲和力有助于改变传统德育的单向度模式,提高大学生德育建构的主动性、参与度、认同感和创造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渗透力四个维度构成了德育亲和力的养成、传递、影响与可持续,对于科学把握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应对现代高校德育主题转换、情感激励、内容多维、情境变革下的时代新命题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致力于德育目标同构、道德情感激发、德育内容生活化、德育生态长效性的德育亲和力实践也将推动高校德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7.
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奋斗历程所展现的一种价值态度和实践遵循,源于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历史经验、精神谱系,蕴含着深刻的逻辑必然性。将历史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是彰显思政课自身优势的内在需求,是实现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历史自信,需要丰富学生历史认知,构建科学大历史观;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坚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引导学生把握历史主动,辨析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学生“四个自信”,塑造新时代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参与批判性思维教育有利于更好应对大学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改善和优化自身工作方式,促进大学文化建设。高校辅导员参与批判性思维教育应秉持以正确价值导向为引领,以实践主体生成为根本,以校内外生活融合为载体,以教育事、理融通为核心,以整体方法系统为支撑的实践逻辑;遵循建设和谐且有思维张力的师生成长共同体,探寻理性与情感的融合,善用真实情境的迁移渗透作用,融合批判性思维训练与教育方法的行动路向,促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在专业工作中成己成人。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劳动教育的生成逻辑,然后从个人之维、社会之维、国家之维分析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方略,包括革新劳动教育理念、创新劳动教育实践、鼎新劳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厚的家国情怀、较高的人文素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行等构成高校辅导员人格的基本内涵。高校辅导员人格涵养要强化理论武装与提升思想境界,促进高尚人格涵养的内化,重视“慎独”修养,加强行为历练。  相似文献   

11.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需求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拓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正确认识美好生活的价值意蕴,致力于开拓美好生活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践行路径,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13.
美育是培养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和提升美的创造力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了新要求,美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美育在理工科高校中处于边缘化地位。通过研究美育在理工科高校中的价值意蕴,分析当前理工科高校美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课程、环境、实践、网络等五个维度探索理工科高校美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入手,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能力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组织和实施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扮演好辅导员这一角色,需要积极提升自身职业能力。练就精准“绣花”之功、善于“十个指头弹琴”、牵住“牛鼻子”,重点抓住这三项措施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共同富裕的首倡者,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不仅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汲取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其实践逻辑体现在:党的领导是共同富裕实践的指引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共同富裕实践保障了制度基础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共同富裕实践夯实了物质实力等方面;其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为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包含极大的价值意蕴,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维度系统地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黄鑫  林锦萍 《惠州学院学报》2023,(5):104-109+128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在学生认知、家庭认可以及社会认同三大层面上存在偏差,现行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亟需健全完善。精确剖析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价值意蕴,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保障体系构建为支撑、以文化氛围营造为驱动,探寻出一条规范化、多元化、常态化、可持续化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并结合这一职业的本质、身份、功能、内外关系考察,我们可以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性概括为:意识形态性、身份双重性、职能综合性、影响直接性和示范性、岗位基层性.  相似文献   

19.
20.
面对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在顶层设计、实践机制和主体参与方面的困境,国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四个最"劳动价值观的时代新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高校劳动教育新的价值意蕴。劳动教育必须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五育并举"、构建"三方联动"的协调机制等方面抓实,才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