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区域国别学是交叉学科门类中新增的一级学科,既面临着时代赤字不断增加和人才培养质量未能满足需求的国际、国内挑战,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外语学科是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力量,其定位应该是依托多语种优势,培养国别通、区域通和领域通的跨学科高端人才,同时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地开展对对象国或者区域的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专项或综合研究,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陈杰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1):40-46
中国特色的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需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如何培养国别区域研究人才"以及"为谁培养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这三个根本问题,分别涉及人才培养的规格、路径和目的 .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规格应形成"六要素"体系,培养路径应围绕教育"供给侧"改革这一关键.以外语学科为例,其开展国别区域研究人才高质量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应包括六个方面,即设置渐进式的培养目标、开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参与式的研究体验、提供多类型的资源支持、改变单维度的师资知识结构和打破传统式的组织壁垒.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目的 应服务于中国推进对外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为此,需开展课程思政并纳入一定比例的中国国情课.  相似文献   

3.
国别教育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对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概念的理解和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学说,可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教育比较研究、国别间教育比较研究、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发展教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从政治价值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既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确定明确的政治立场,还能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政治指导;从理论价值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还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从实践价值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体系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课题,符合区域中小学法治教育的现实需要,体现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要求,也是统筹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学法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新时代新征程,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加强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学法治教育实践的协同参与,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法治教育内容体系,探索中国式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教育软实力是一国教育发展所形成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辐射力,它是构筑国家对内发展与对外交往格局的重要力量。在全球竞争时代,中国教育软实力传播面临着全球性教育难题涌现、教育保护主义抬头与教育声音世界表达不畅等挑战。我们应以推进全球教育治理解决世界性教育议题为指引,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深挖国际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提炼中国教育经验构建中国教育话语体系为抓手,以推动教育产业升级实现教育创新发展为保障,助推教育软实力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多种学科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借鉴,本文从中国语境中教育学学科多元化发展中所形成三种学科立场,即教育学研究的角色定位出发,系统探讨了学科立场下所形成的理性观、世界观、知识观、真理观、语言表述、方法技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方法论谱系,以求为各类教育学研究者,提供一个系统反思研究立场的参照系,进而为建构更加科学的本土教育学知识,提供确立教育学学术信念的基础性准则.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扎实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新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国情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源泉。回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可以发现,其展现出从家国同构走向天下一体、从救亡图存走向民族振兴、从家国使命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进逻辑。家国情怀思想的核心意蕴体现为以家国共同体为内涵要义,以知情行合一为基本构成,以时代新人为目标指向和以家国情怀教育为动力支撑。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有助于挖掘丰富独特的教育资源,焕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构建和谐共生的教育空间,搭建家国互融的发展平台;创新中国特色的教育话语,激发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打造多元一体的教育格局,增强家国认同的内生动力;提升家国天下的教育境界,树立人类情怀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神州学人》2023,(5):F0002-F0002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论述,反映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新观点、新思考和新做法。“一带一路”十年之路。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在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取得的成果。教育数字化战略下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政策为出发点,探讨国际合作如何为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开拓新渠道、创造新成就。国别和区域研究。聚焦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及成果,探寻各国在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国情与世界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的,以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使命的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推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在教师教育政策取向上应强化党对教师教育的全面领导、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构建中国特色的教师培养体系;在教师教育模式建构上应廓清逻辑理路、培育原创理论、激活动力机制;在教师教育知识创新上应践行“学术强师—协同提质—大中小幼一体”理念、坚守“国家需求—扎根本土—区域特色”研究格局、建构“话语原创—工具撬动—技术迭代”发展路径。明确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取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中国自主的教师教育知识体系,能够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提供通往现代化之路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学传播研究自20世纪80qO年代兴起以来,到本世纪已呈繁荣之势,包括国内传播和域外传播两个研究维度。国内传播研究主要侧重于文学分体研究,以唐诗、宋词、元剧和明清小说的传播研究为重点。域外传播研究又分域外整体和域外国别传播研究两类,前者侧重于从世界范围考察中国文学的域外传播研究,后者侧重于从国别范围考察域外传播情况。古代文学传播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但也存在研究对象较狭窄、研究内容较单薄、理论探讨较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从教育立场理解知识的性质 (一)知识的教育立场 教育学的知识立场的基点是人的生成与发展,它始终围绕着人的发展来处理知识问题.因此,知识的教育立场具有三方面特征:第一,生命立场和主体视野;第二,生成立场和过程取向;第三,价值立场和意义关怀.  相似文献   

14.
新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指向,直指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展积累的矛盾与问题,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疑问。随着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完成,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中国洞察发展环境变化的主动作为,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新阶段构建新格局要基于新发展理念所引领的发展成果,而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以构建新格局为着力点,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理念的时代升华。  相似文献   

15.
疫情带来的灾难深重,重温《学会生存》可以让我们再次思考教育对“人”的回归。在此背景下,新时代区域教育在国家总体指引和部署下,必须以主动姿态回答时代的新命题,宁波教育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体制机制、育德铸魂、课程和教学以及评价等方面,构建富有区域特色的绿色教育体系,以实现教育和人本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别教育不仅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推动教育理解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从历史上看,国别教育研究在国别的选择上通常以美、苏、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为重点。但20世纪中叶以后,国别教育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国别上扩展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而且研究的论题呈现出各国自身发展需要和人类发展共同需要并举的趋向,具体体现为以历史融合为取向,以文化研究为基石,以国际理解为使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9,(5):102-10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文明间共处与交往提供重要的价值指引。它的思想基础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价值内核以及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与拓新,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理念。教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力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教师师德建设提出新的时代课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应从顶层制度设计、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和增强教师国际素养等方面突显教师师德建设的主体性、共同体意识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为人类健康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医药国际化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时代需求。在这一进程中,构建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对实现中医药海外应用落地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构建指通过对中医药名词术语内涵外延进行准确界定和固化,确定适合中医药术语对外传播的翻译标准、原则和方法,从而形成多元学科融合的立体知识图谱体系。作为高水平医教研资源集聚地和中医药最新成果转化为知识概念的重要策源地,高等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建设中承担了大量工作,但仍面临中医药术语翻译标准不清晰、中医药术语的现代意义与现代疾病体系的关联性尚未得到深入解读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的发展要求与建设视角,完善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的学术特征和内涵建设目标。通过多学科协同建设的路径,围绕中医药文献术语来源的谱系整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术语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构建、中医临床与理论机理研究、翻译和传播学研究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重点领域,推进中医药现代知识体系构建和学科专业建设,为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教育高地支持,推动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对外传播,更好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相似文献   

19.
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北大荒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振兴东北的重要精神动力。大思政格局下将北大荒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大学生思政课堂,对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政涛 《教育研究》2012,(3):4-11,3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