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AI到AIGC再到ChatGPT,人工智能将个体与技术紧密关联,“智能媒介化”成为当下热议的话题。关于ChatGPT,众说纷纭,但对“生成式图像技术”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从媒介学视角,以Midjourney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成式图像技术对图像生产及创作主体的影响与变革。研究发现,在生成式图像技术构建的虚拟图景中,“虚拟思维”促使人类观察逐步脱离经典的实体观察框架,转变为对计算机算法构建虚拟世界的高度抽象的构想,更深刻地反映了AIGC背景下实体与数据化的深度转化。  相似文献   

2.
《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以及其它关于"媒介环境学"的论著用不同以往的认识视角讨论了人类是如何发明了相关的媒介技术又对其进行创新、人类是如何在有意为之中成为技术的主人又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技术的"产品"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21,(5):4-12
本文通过梳理两条不同的学术脉络来探讨技术、历史、新闻和民族志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讨论了"组织化的时间旅行"(organizational time travel)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在《做新闻》(Making News)、《什么在决定新闻》(Deciding What’ s News)和《新闻的数字化》(Digitizing the News)这三部重要的新闻民族志研究著作中被运用的方式。本文认为,民族志方法为了更顺畅地融入历史学和社会学理论,采取既将自身"置于某一特定时刻",又尝试"脱离具体情境"的策略。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艾瑞克·亥乌络克(Eric Havelock)、沃尔特·翁(Walter Ong)和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等人的"媒体生态学"(media ecology)研究,认为细化的、针对特定地点的新闻田野工作能够丰富更广泛的、全方位的文化史并为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最后,本文认为,我们应当至少部分地将新闻室民族志看作人文学术的一种实践,并将其与社会科学等而视之。  相似文献   

4.
5.
"文化"(人与人的关系史)与"技术"(人与物的关系史)的关系是德布雷媒介学的核心.在媒介学中,"文化"是被限定的,它是具有特殊"三元性"的西方文化;而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技术"也是在与这样的文化互动中呈现出线性的无限发展的状态.德布雷试图通过将"文化"与"技术"悖论性地结合成"合二为一"的历史来考察整个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9,(11):52-59
在《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一书中,埃德蒙德·卡彭特提出了媒介偏重概念,认为只有通过某种媒体,我们才能以最佳的方式获取和交流这条信息和见解。文章分析了埃德蒙德·卡彭特媒介偏重概念与伊尼斯"媒介偏向"概念的异同,并借用媒介偏重概念,分析了文字与图像两种大众媒介的媒介偏重。研究发现,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文字与图像的媒介偏重各有不同,在意义的传递与表达上也各有侧重。主要表现为文字是抽象的,图像是直观的;文字是联想的,图像是强迫的;文字是间接的,图像是直接的等。同时,二者又相互渗透,在某些情况下,二者互相补充,为意义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文章同时指出,文字与图像的媒介偏重还指涉为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在表意上的差异,以及文字所代表的印刷文化与图像所代表的视觉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徐雅琪 《视听》2023,(5):29-32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性仪式逐渐确立。新闻业界对于“后真相”的警惕本质上是情感转向挑战真相观传统的焦虑型反应,媒介技术迭代、新闻生产进一步液化等确实催化了种种乱象,但“后真相”并未颠覆新闻业根基,其本质在于无共识以及信任走向异化。由此来说,中国新闻业面对的挑战是结构性的,事实核查无法解决经由时代棱镜折射而放大的体制机制缺陷。  相似文献   

8.
图像电子文件是一种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字典--静态数字图像技术元数据(2006)>(简称NISO Z39.87)是第一个适用于档案领域图像电子文件的技术元数据标准.本文从该技术元数据标准在电子文件凭证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发,深入探讨了该标准的元数据结构、标准特点,最后指出对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11):4-10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美国著名传播史学家理查德·约翰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历史学方法与传播研究相结合的具体方式。通过剖析约翰的传播史研究经历及其对前沿技术问题的关注,本文认为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探寻社会传播领域种种当下问题的答案,以消除边界的心态搭建跨学科传播研究的框架,是新闻传播学实现与巩固自身合法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0.
李超 《东南传播》2021,(7):65-69
出于对结构功能主义、媒介技术决定论以及批判理论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在分析大众媒介上的不满,雷蒙·威廉斯尝试从技术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建构自己的大众媒介观.关于大众媒介的起源,他否定技术决定论,而是强调作为文化科技的大众媒介的诞生离不开复杂社会形构,而在大众媒介效果上,他指出不能仅从科技的"高低"而露出某种文化悲观主义.在此基础上,威廉斯提出改造大众媒介的两条路径:在对电视文本分析中提出了"流程"理论;同时倡导改变大众媒介所有权,建立一种民主的传播体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对哲学探究、艺术创作和社会人类学分析,结合作者的实践,从后现象学论点和技术和社会技术的人类学历史这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人类和技术的关系。【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产生了依赖性和替代性,为人类进化的动态和持续叙事做出了贡献。人类与技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揭示了一种复杂而相互依存的共同进化,这种进化塑造了人类的经验和技术进步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熊忠辉 《视听界》2014,(1):23-28
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们的狂想、政治力量的控制乃至禁止,并在一段时期一个国家内部达到某种均衡。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介将共同形成共生共存的现实,系统内外的媒介合作注定使传播效果更佳。本文从媒介形态和媒体的发展规则、媒介变迁的历史等方面讲开去,透过媒介进化的视角讲述电视如何迎接新生。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重“明心性”的价值取向和主“一天人”的思维方式皆是以“无神”为其本质特征的.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佛,尤其是儒道两家对“上帝”与“鬼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儒家的“人事为本”与道家的“自然为本”的思想,其实质亦皆是取向“无神”的.中国无神论所昭示的“人文”‘有为”“创造”“自由”诸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并最终成中华民族千古以来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无神的人文精神终将能够成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再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